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天津市作为进入老龄化较早、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特大型城市,在《天津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中明确指出,要"推广‘互联网+养老’的智能居家养老模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智慧养老充分利用智能硬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以减少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让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更便利、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因此,探索智慧养老落地实施与发展,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9)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步步加深,我国养老需求旺盛与养老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百姓、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养老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基层政府及其下属的各个社区的实践之中。山西省阳泉市下站街道官坊街社区探索出的"结伴养老"模式,以尊重老人的意愿为第一原则,充分挖掘老人自身的可行性,依靠老人自身的力量将自助、他助、互助结合起来,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更实现了以老帮老、以老养老、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3.
向符合居家养老条件的老人发放“服务券”,所有区县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鉴于“未富先老”的现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行主要养老模式。上海等地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三大体系支柱:健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让机构养老成为居家养老后盾的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评估监督体系。依托社区资源的服务网上海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不过老人活动主要在上午、下午,中午和晚上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从今年8月1日开始,街道的清风老年服务社利用闲置时段办起“老年食堂”,每天中午和傍晚向社区老人供应热饭热菜。以治疗老年病著称的上海市华东医院就坐落在静安寺社区,服务社和医院食堂达成协议,按老人营养标准为“老年食堂”配餐。  相似文献   

4.
白水 《侨园》2013,(5):34-34
<正>196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步入这一行列。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人们大多依赖"社会养老"。日本、新加坡等国在汲取西方社会养老优长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概括起来,国外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居家养老老人居住家中,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等。服务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饮食  相似文献   

5.
杨雨馨  车洁 《学理论》2014,(23):58-59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迫近,"以房养老"模式的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电视剧到电视新闻相关信息不断,无疑增加了民众对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期待。什么是以房养老?以房养老到底如何操作呢?鉴于此,主要结合我国的实情来分析"以房养老"这种新型养老理模式到底如何依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具体操作呢,也就是"以房养老"模式应该多样化,期望能为今后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政策打开一个突破口,实现房屋前半身居住,后半生养老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7)
中国老年人口不断攀升,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在养老供给中面临更大的困难。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养老以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农村缺乏发展土壤就无法发展,而偏远农村逐渐出现空心化,养老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愈发严峻,深化农村养老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案例探究"空心村"互助养老模式,发现存在资金不足、社会参与性较低、缺乏专业性人员的困境,继而提出要宣传互助共享的养老思想、鼓励乡贤参与养老事业、鼓励互助集体发展特色产业进行创收、鼓励大学生村官参与互助集体建设等举措推进互助养老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引致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现行的集中居住政策有利于改善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据此可尝试“居住家庭+家庭供养+养老保险+社区照顾+支持系统+社会化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具体方略是: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利用土地收益,完善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动员邻里,开展社区照顾;强化政府责任,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26日,位于北京的养老社区"燕园"正式迎来了首批入住者,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也受邀前来参观。77岁的吴仪,面色红润,步履矫健,完全看不出花甲老人的状态。"您怎么精神这么饱满?"面对燕园的诸多老人的疑问,她笑着说:"我就是爱折腾。折腾着学习和体验。所以不仅让我身体,还有心理都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4)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对各个领域发展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涉及众多领域的老龄产业当然也位列其中。从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居家养老仍然是占未来养老模式的主导地位,居家养老是未来老龄产业应该投入的重点发展领域。通过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居家养老将是未来社会化养老发展的主攻方向。利用现有资源,通过低成本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将互联网有效地应用到居家养老领域,这将是进一步拓宽老龄产业发展的一个前景可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多主体参与的智慧养老新模式成为可能。本文基于行为人理论,尝试构建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老年人为主要行为主体的智慧养老集体合作行为人模型。深入剖析了智慧养老集体合作的社会环境下各主体的合作条件及主体间博弈与互惠行为。在此基础上,从优化集体合作的决策环境、改进合作互动的空间结构、加强集体合作的社会规范等方面探索智慧养老模式合作机制的优化,以期提升智能科技介入养老服务过程的成效,促进智慧养老模式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晶  郭乔冬 《学理论》2013,(17):60-61
孝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成为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文化根基。受各因素的影响,目前孝文化遭到冲击,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由于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这就决定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家庭养老仍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要切实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就应该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鼓励、扶持符合我国传统孝文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家庭养老,真正让家庭成为农村老人安度晚年的稳固后方。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5)
以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为切入点,在深入调研北京与云南昆明两个养老机构个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养老机构如何为痴呆症老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当今学界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重要的民生议题。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缺少家庭养老的氛围和条件,所以开展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势在必行,促进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也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在分析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思遥 《学理论》2011,(26):28-29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日益加快,养老已成为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养老问题面临着诸多困境。解决我国养老困境的途径有: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培育老人独立的意识;加大老年福利的财政投入,提高老年人生活的经济保障;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超大城市提出了诸多挑战.日本东京是全世界首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00万的超老龄化超大城市,面临着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显著、独居老人比例高、失能与失智老人照护负担重等多重问题.为此,东京都在近十年颁布的《10年后的东京》(2006年)、《2020年的东京》(2011年)、《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展望》(2014年)等城市规划中,连续推出构建"世界领先的超高龄城市模式"的目标,从养护机构、老年公寓、医养结合、智能养老模式、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东京都正在推进的高龄城市建设模式的经验得失,对完善我国超大城市养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的劳动力外迁不仅加速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也给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安徽省巢湖农村地区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的四期追踪调查数据和在广东省深圳市进行的"外来农村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同时面向农村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外迁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的农村家庭养老表现出传统和变革共存的特征;子女外迁给农村老年父母的生活福利带来双面影响,使得老年人获得的经济支持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减少,加重了老年人照料孙子女的负担,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福利;子女在城市外出务工带来了传统孝文化的弱化,但女儿的养老功能得以增强,长期低生育率条件下发生的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使得传统依靠儿子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发生转变。本文最后探讨了在劳动力外流背景下政府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福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日益庞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阐述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重点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在生产劳动、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精神供养等方面存在的养老保障问题,指出了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生活理念等使农村空巢老人出现养老问题的原因,并在农村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社区养老、精神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9,(6):133-138
智慧养老是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在养老领域的运用,它既依托于传统养老服务体系,又是传统养老服务体系的升级和创新,较之于传统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具有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人力替代、高效精准等优势。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养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动力,老年人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扩张是智慧养老发展的社会和市场基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智慧养老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还需要理念的转变、资源的整合和组织的协同。智慧养老发展必须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坚持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原则,实现线下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协作联动,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治理。智慧养老是"为夕阳服务"的"朝阳产业",通过专业化、精准化、人性化的服务,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和老年人幸福指数,为我国老龄化社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卫小春 《民主》2014,(1):7-8
<正>近年来,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惠及范围从农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无"老人向低收入老年人和全社会老年人拓展。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5)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而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均高于城市,农村养老服务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围绕"健康、参与、保障"三大维度对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重视农村老人身心健康、积极构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农村养老生活照料保障和物质保障的对策,从而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