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昂 《群众》2020,(18):48-49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一些新问题。进入新时代,乡村要实现有效治理,必然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瞄准打赢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乡村切身利益问题靶向突破,在破解难题中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部分,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涣散加剧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边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2]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而且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在中央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揭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厘清乡村振兴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区文复乡的实践经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逻辑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者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本质和内涵一致。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提供现代文明和消费市场,促进现代要素资源配置到农业和农村中,为乡村振兴战略创造重要前提条件;乡村振兴战略打破要素单向流动的格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不可或缺的要素保障和市场空间。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人、财、物与信息的相互交流,实现生产、消费、分配维度的协调,不断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的急速推进引起乡村社会结构以及乡村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剧烈变化,如何破解由此产生的农业农村发展难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城乡关系的历史与国际比较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在重工业赶超战略及城市偏向政策影响下,农业农村农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改革开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往城镇化城乡发展格局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扎实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现实的乡村发展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对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切实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江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是城乡融合发展。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要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做好"城乡空间""人""地""钱"等  相似文献   

7.
黄承伟 《人民论坛》2022,(24):44-49
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简要回顾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理论逻辑、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系统总结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进展及成效、全面展望新征程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对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3)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我们这代人,就是要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宋新春 《群众》2022,(13):54-55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近年来,江阴市坚决扛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筑堡垒、育人才、聚合力,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新理念,培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新势能,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胜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民政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使命。农村社区治理如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是当前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实践探索,从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的视角,对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郭煦 《小康》2018,(10)
正"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详细部署。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  相似文献   

12.
王怀忠 《群众》2018,(1):29-29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向系统化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适时制定,是基于中国乡村在最近20多年发展中,与城市发展之间呈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乡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衰落的实际状况而提出来的。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许多国家都曾经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下,经历过乡村的衰落,而又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去推进乡村在新起点上的振兴发展,尤以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经验值得学习。我国所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是对近代以来充满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们乡村建设理想的再实践和再创造,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更是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在进入新时代的浪潮中,如何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之路,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均衡发展、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走出“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同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也指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庆市都市近郊型乡村,近年来九龙坡区铜罐驿镇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市、区对铜罐驿的发展定位,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生态本底,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钟淑颖 《小康》2023,(11):76-7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普遍问题,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下乡、返乡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我们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解决好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实现从"物"  相似文献   

18.
雒亚男 《人民论坛》2022,(21):62-6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对“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要义是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在思想方法上遵循党的农村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在工作方略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实践路径上健全现代化农业体系和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相似文献   

19.
董国喜 《群众》2020,(11):43-44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总体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作出的庄严承诺。重大决策部署能否落地落细落实,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实现,基础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而最重要的在于要有一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是连接群众与各级党委政府的纽带和桥梁,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胥爱贵 《群众》2020,(18):44-4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自战略实施以来,顶层政策设计持续完善,基层探索实践日益丰富。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带好头、领好向”的殷切嘱托,立足“三个高位”,努力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先行探索,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