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粱武帝萧衍以佞佛著称,但其对南朝儒学复兴居功至伟.刘宋、萧齐二代鉴于两晋之弊,崇儒兴教,广开儒学之门,但由于朝代更迭频仍,儒学之建仅是具文.梁武帝登基后在崇佛的同时并不废儒,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认为三教虽有高下之别,但就本源说,佛教是包括儒、道的.梁武帝在其执政期闽,为恢复和发展儒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君子观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孔子周游列国呼唤正名至后世理学家讲求性命之学,儒者鲜有不论者,论者鲜有不慷慨激昂者。然论者愈众,所论者歧见愈多。早在儒学肇端的先秦,荀子所说,比之孔孟,已有明显差异。为辨析清楚,兹先从他们的共同点谈起。  相似文献   

3.
《礼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一部先秦儒家的学术论文汇编,囊括了从孔子到荀子的儒家各派学说。文中多反映先秦古制,内容庞杂。而《儒行》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篇章。全篇通过记述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自立、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等十五个方面阐述了儒者所应具备的品行,描绘了一个立体而完美的儒者形象。  相似文献   

4.
《礼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一部先秦儒家的学术论文汇编,囊括了从孔子到荀子的儒家各派学说。文中多反映先秦古制,内容庞杂。而《儒行》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篇章。全篇通过记述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自立、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等十五个方面阐述了儒者所应具备的品行,描绘了一个立体而完美的儒者形象。  相似文献   

5.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深刻地支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天依然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但在儒学的性质、中国传统宗教、儒佛道三家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等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澄清。从历史发展和现代性挑战来看,以儒佛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需要进行现代转化,在新的基点上实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外来宗教在中国生存、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努力倾向--以多种不同方式"会通儒学",特别是尽力阐明佛儒、伊儒、耶儒相通或同源."会通儒学"是外来宗教中国化并进一步适应中国封建社会而生存发展的核心表现,加强对"会通儒学"现象的研究,对21世纪外来宗教与社会主义中国相适应,以及党和政府更有效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从孔子开创儒学以来,对它的研究在历史长河中可谓不绝如缕。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深化儒学的研究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智。由彭立荣研究员所撰著的《儒文化社会学》(由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为我国的儒学研究事业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新途径和新方法,这对于我们汲取儒文化社会学的优秀资源服务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提高社会整合水平,对于促进儒学同文化学、社会学的有机融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庸借助武侠小说的形式进行着一场形而上的思索 ,他通过武侠小说 ,在文化之路上独辟蹊径 ,对中国文化进行方方面面的试验和创造 :从对正统儒的否定转向对原儒的幻想 ;由于儒学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对儒的全面否定而转向佛 ;又因佛的出世逃避而将其否定 ;最终走向韦小宝式的虚无 ,不得不封笔  相似文献   

9.
2004年秋天,与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一起到韩国访学,我们在韩国学者的热情招待下,参观了七、八个城市,访问十几所大学,与韩国数百名青年学者、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既感受到了韩国底层社会浓浓的儒风儒韵,同时也感受到儒学在韩国所面临的窘境。在返回国内的飞机上,牟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儒学在日本已接近死亡,在韩国也正在衰退,在中国大陆正在兴起。十多年国际儒学发展的状况说明:牟教授的判断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是汉代儒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以儒家经典思想为基础独创了"新儒学"体系。"天人三策"是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书"的奠基之作,为汉武帝的集权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天人三策"提出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梳理解读这一思想在天人关系、古今之道和治乱之端的核心内涵,从而可以现代管理的视角予以积极借鉴,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提高效率;以人为本,德法结合推动管理有序运行;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适应一体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19日至20日,由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东南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主要就儒佛道三教及其关系、儒学与儒教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研究基地建设等论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理性的探讨。以下就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明初所建之太原县城,是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城中除孔庙、关帝庙等古建筑外,尚有明清至民国时期七位名人故居,即王琼府第、段故居、杨二酉宅院、马仲秋"聚文会"、胡瀛宅院、陈畏三故居、张友椿宅院。  相似文献   

13.
考察儒学在现代的意义,离不开儒学自身的内涵。从现代的视域看,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儒学的仁道原则,后者所内含的观念有助于我们反思存在价值与社会正义、善与权利等关系。儒学以道的追求为其内核,其中既包含着天道观层面的形上之思,也蕴含着人道观层面的价值趋向。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观念中,儒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从不同的侧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专制统治者的“帮凶”、或者儒家思想对经济社会发展是“拖后腿”的、或者儒家思想是一种“过时”的思想这三方面错误或狭隘的说法,应该从儒学发展史以及历史上的儒学与时政之关系的角度进行辩说和澄清,对儒学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应作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以“伦理主义”为特征的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也应该失去“国家哲学”的地位,发挥不了也不应该发挥“兴邦治国”的指导作用。不过,儒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并非没有任何地位,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儒学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占据“主席”之位,但能够也应该处于“宾席”之位;不可能也不应该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却能够也应该起辅助性的“帮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儒学: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精神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学作为一种观念文化形态的传统知识体系 ,内藏着许多推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价值资源。儒学的性善论可以为慈善行为提供自然人性基础 ,它充分展现了人的慈善之举的人文内涵和内在潜质。儒学所弘扬的仁爱思想讲究亲情伦理 ,讲求“有差等的爱” ,这不如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 ,更有利于善行的生成 ,但它毕竟为慈善事业创设了血缘基础和伦理根基。儒家所推崇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 (实为同情之心 )是引发人扶危济困、救助弱者等行善举动的心理根由。而儒家的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则能够为慈善事业的勃兴提供政治保障。为了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必须“返本开新” ,从儒学传统中寻找生存智慧和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富有开拓和进取精神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宽容和创新精神的杰出思想家。在思想领域,王安石本着"惟理是求"的精神,客观地、平等而不存偏见地对待各种学术流派,吸取各家各派的合理思想。他援佛入儒,援道入儒,援法入儒,以及援诸子百家入儒,以充实和弘扬儒家的学说和义理,从而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由儒入医的陈嘉谟在《本草蒙筌·序》中,念念不忘儒学之道,把《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与《六经》、《尔雅》相比拟,实质上既阐明了医学与儒学在学术上的通约性,也阐明了集撰本草以“发《素》、《难》治病之玄机”的重要性,并针对时弊提出了“医责通变,药在合宜”的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先生以八十高龄撰成《本草蒙筌》,的确“嘉惠后学之心盛矣”,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公安队伍存在警民关系紧张、警队管理简单、缺少关爱、民警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追本溯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智慧,将警营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相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而儒学"仁学、礼义、中庸、保民"思想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奉献"一脉相承,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当传承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于培育警察素养、管理警队,营造"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儒警文化氛围,以建设一支并将其具有良好道德水平的当代儒警队伍。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公安队伍存在警民关系紧张、警队管理简单、缺少关爱、民警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追本溯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智慧,将警营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相结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而儒学"仁学、礼义、中庸、保民"思想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明、奉献"一脉相承,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当传承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于培育警察素养、管理警队,营造"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儒警文化氛围,以建设一支并将其具有良好道德水平的当代儒警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