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研究"调查数据,探析家庭因素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收支状况与理想工作单位性质存在一定的关联,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毕业后更想回家乡所在省份工作;家庭收支状况与创业比例呈正相关;内向等性格特征影响其就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建议应从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角度出发,采取多阶段、早介入、走出去的全方位精准帮扶方式,促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相似文献   

2.
李倢 《青年探索》2020,(3):31-45
本文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发现贫困大学毕业生成绩优秀、能力均衡,在寻找工作中较多重视收入及福利等保障性因素、收入整体偏低、就业中易受到学历歧视、劳动权益不能完全落实、就业流动较为频繁、虽有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但难以抉择等就业特点和困境,相应提出建立全国层面的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加强追踪帮扶机制,以专项政策及法律为保障,经济手段为激励,联动各部门、高校、地方共同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激发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热情等建议,为精准服务贫困地区青年的就业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当前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呈现出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偏低、创业资金来源单一、个人成就型创业动机明显、创业能力发展不均衡、创业服务评价不高以及创业政策认知与政策供给错位等特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创业资源匮乏、创业政策体系不完善、教学与实践融合度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创业环境不佳等问题,建议从破解资金供给瓶颈,构建多元化创业融资渠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出台专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健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创业能力,克服"求稳怕变"的择业心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切实转变贫困家庭的就业观念等方面入手,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唐捷 《思想工作》2007,(10):14-16
近几年,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确保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困难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接受职业教育和大学生就业。这一政策体系包括了奖、减、贷、助、免等。今年,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方面可以说我们国家建国以来资助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资助强度最大的一项得人心、得民心的好政策。仅今年秋季,自治区财政筹措2亿元支付普通高等学校、中职学校的贫困大学生。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得到了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农村教师特设岗位等大学生就业政策.2007年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无论是上学还是就业国家始终把这些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来抓。因此,本刊就自治区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力度和在校大学生的勤工俭学情况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采编了一组报道.让我们共同关注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求职就业是每位大学生成为职业社会人的必经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师范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增加,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时,难免会遭遇到各种挫折,甚至会引发出各种心理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对地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的研究,并从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的方法,以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6.
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 构建学校支持体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陈德明  张革华 《前沿》2004,(10):152-154
近年来 ,随着贫困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和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化 ,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学校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择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国医科大学1178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择业观念及价值观念,并根据医学院校毕业生特点,有的放矢开展系列毕业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增多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状况看,就业形势近期内不会有较大好转,想要解决就业困境,毕业生需要适时适度转变择业观念。要转变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其次,家长正确调整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家庭作为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成为主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力量。最后,高校切实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转变择业观的教育,学校是主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贫困大学生就业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难点.本文侧重从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两方面分析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并面对多变形势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贫困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高校就业情况,特别职业学院的就业情况成为了社会、家庭的关注点。本文以就业难为出发点,从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自身竞争力、培养创业意识等方面探讨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