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农村兴起了新一轮资本下乡热潮,工商资本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基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乡村振兴原则,资本下乡不仅要实现自身的获利目标,也应当产生带动农民发展、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社会效益。当前存在两种地方政府角色错位现象,分别是政府主导和政府缺位,均不利于资本下乡背景下农民保持主体性,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正确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治理资本下乡的能力是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的关键,可通过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激活村社组织机制,将工商资本嵌入到农民主导的产业体系中,从而兼顾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体现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逻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高职教育和城乡统筹情况分析,针对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以及重庆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高职院校以自身教育资源为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服务。坚持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整合理的高职教育体系和机制,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主力军,有力助推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德强 《人民论坛》2010,(11):154-155
通过对重庆高职教育和城乡统筹情况分析,针对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以及重庆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高职院校以自身教育资源为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服务。坚持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整合理的高职教育体系和机制,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主力军,有力助推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才有活力,社会有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应将人才培育置于关键地位,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需建立以本土人才内部塑造与外部人才吸纳引进相结合的双重人才动力机制,使美丽乡村留住人才、善用人才,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院校德育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军 《前沿》2011,(24):233-235
民族地区富含红色教育资源、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和地区建设成就教育资源等地方特色教育资源。民族地区院校德育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转变观念,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创建实践教育基地。不仅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且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国阳 《传承》2012,(2):34-35,67
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途径应当在差异性资源配置原则、合分原则、教育功能转移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指导下,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灵活撤并教学点;改变农村闲置校舍的用途;合理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三农问题的焦点,"空心村"的问题由来已久,大量的农村房屋和土地闲置,是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针对农村闲置房屋的利用建议(一)从静态角度推进资产激活。一是有效推进农村房屋抵押。二是因地制宜打造民宿,理性引导房屋出租。三是合理建设公益性场地。四是  相似文献   

8.
潘燕 《就业与保障》2023,(7):175-177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承担着为本区域乡村建设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使其培养的人才与乡村人才缺口相契合、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下城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从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专创融合”新农人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校政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构筑等方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区域乡村建设输送高质量“双创”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5月下旬,来自全国40余家地方党刊的编辑记者参加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党刊全媒体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四川行采访活动。本刊记者先后来到四川省蒲江县插旗山村、两河村、明月村,对该县基层治理的创新经验进行了调研。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川省蒲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  相似文献   

10.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天更蓝、水更绿、生态宜居"的顶层设计,其法律内涵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发展三方面内容;其核心是平衡多元价值。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污染源头多样、治理难度大,制度供给乏力以及治理方式单一。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以国家立法为基础,突出地方环境立法的补强功能,形成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其次,推动政府主导的单轨环境治理机制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双向互动治理机制转变;再次,发挥法治与德治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湖州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从重处着力,在实处落脚,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系、整合资源、增强能力,完善乡村治理体制,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全面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湖州市在完善体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上先行先试,社区  相似文献   

12.
地方红色文化中有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并取得实效,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廉政教育结合起来,构建起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教育的教育、学习、考评和激励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9月3日)沪府办规[2018]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旅游局、市农委《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乡村民宿是指利用农村依法建造的宅基地农民房屋、村集体用房、闲置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依托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特色,基于合理的设计、修缮和改造,既保持乡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需"兴"在乡村农业、文明、产业、教育等方面。各级政府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技农业、文化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市和乡村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5.
当前,乡村教育远不能适应乡村改造与建设的需要;乡村自组织的培育和建设是乡村社会与国家对接的载体;今天的学术研究要有国际的视野,更要首先充分关注和了解地方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务必要立足国情、根据地方特色,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乡村产业与乡村文化、乡村社会、乡村生态以及农民自身的发展协同共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省国资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安排,为深入查摆省国资系统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解决困扰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6月20至21日,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倪健带队,利用两天时间,赴省国资系统驻屯昌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点开展蹲点调研。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2,(21):66-67
近年来,泰顺县凭借国家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创建等资源,通过"千百工程",致力于"中国美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泰顺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总战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生态经济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但是,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业应该深挖地方特色,遵循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统领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逻辑涉及因果逻辑、主体逻辑、实施逻辑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规范理念和产业思维。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是要精准规划乡村振兴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二是要精准识别客源市场和贫困农户,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三是要精准开发特色商品和"三农"人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