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安全与发展两大领域,统筹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五大文明,贯通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门类学科,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国家政党军队治理、外交战略国防建设等多维层面,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包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的立场方法论;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坚定自信论;以"中国梦"为通俗表达的奋斗目标论;以"四个全面"为基本框架的战略布局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论;以"协商民主""政治规矩"为突出特点的政治建设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强国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理念、注重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并且在实践上有所作为的发展环境论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领导的职责,重在出主意、用人才。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话,号召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指出: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在中国浩繁的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在其统治期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治理国家朝政,安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对我国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著的文治武功与少有的政治清明为古今中外所称颂,其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而把我国推向了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顶峰。唐太宗内容丰富而独特的治国理政思想,如超越之前帝王的"天下一家"的民族观世界观、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政在养民"的治国仁政和"开直言之道"促成谏风盛行的治国之策创造了灿烂的古文明,值得我们今天深入发掘与传承,对滋养今天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的超越和提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孙景民 《人民论坛》2014,(11):194-19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6.
季明 《岭南学刊》2005,(5):10-13
吸收和借鉴国外政党治国理政经验既有客观依据,也是我们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出发,当前我们学习国外执政党的经验主要有:发展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降低执政成本等经验。吸收和借鉴国外执政党的经验应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8.
9.
<正>以哲学智慧为支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能高屋建瓴的秘诀,哲学智慧的高超运用,使其思想得以成为当今中国的行动指南。娴熟驾驭辩证法。在长期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用辩证法分析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得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首先,他立足于历史的联系性分析和评价历史,以史为鉴,获得解决今天现实问题的智慧。其次,他立足于全局性、整体性、系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十八大以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矢弓 《今日海南》2014,(1):27-27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次跃升到首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来就没让人轻松过。去年的贺岁片《1942》,把人们带回已经过去的灾荒年月;亲历过历史上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立足国内国际发展实情,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改革思路、战略决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这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展现了忠诚、责任、担当、智慧。对人民忠诚,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恪尽责任,直面各种困难挑战;敢于担当,不惧任何风险压力;富有智慧,善解治国理政难题。  相似文献   

14.
治国有大成的卓越领导人,普遍具有强大的意志力、掌控力、创造力、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在中国和世界的政治舞台上,以其特有政治远见、变革魄力、治国智慧、人格魅力,赢得了赞许,赢取了人心,向世人昭示出一个正在复兴崛起的大国领导人的泱泱风范。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国家的政治能否凝聚人心,能否有决断力和执行力,很重要一点就在于能否把真正优秀的人选到重要岗位。从十八大到两会,中国政治生活牵引着国际社会的目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李世默说,事实证明,这个自信的、崛起的大国最高权力交接是平稳、周密且有序的。可以预见,中国不仅不会崩溃,还会像神州大地上奔驰的高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法治思维作为法治实现的思想基础和重要条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必须深化对法治及其内在价值和规律的认识,实现从日常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由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第一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至2014年6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  相似文献   

19.
封毅 《党建研究》2005,(2):21-23
依法治国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措施。提出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标志着党的执政方略的转变,也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正确把握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治党”与“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国要依法,治党要依党章,两者内在统一。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表述,较好地概括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成果,对其精神实质的把握须厘清逻辑起点、价值导向、理论主题和战略意蕴四个基本问题。把逻辑起点归结为"实际问题",具有事实和价值两方面的科学依据,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具有一致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为注重从思想和感情深处对"百姓心"的强调,以"托底"的底线思维奠定了意识形态底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是由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从根本上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战略意蕴主要通过奋斗目标、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总体布局、国际战略等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思想而得以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