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来武汉第10天,生活和工作都上了轨道。常规交接班后,正赶上45床要去做CT,因为是危重患者,需要大夫陪同,同组的男大夫没有大码防护服,我就主动要求前去。下了9楼,救护车已等在路边,几分钟后到了CT室。我想扶着她进去,她喘息着说:"不用,你离我远一点。"我说我穿着防护服没关系,她依然摇头坚持,我只好看着她那么艰难的进了CT室,  相似文献   

2.
1988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北京后海边一个拾垃圾的老妇人,看到一个满头白发、隆鼻、深眼窝的外国老头时,立即走上前,“马大夫,马大夫,您看看我的手?”那个被称为马大夫的人,扶着她的手,戴上眼镜仔细地看了会儿,温和地说:“明天这个时候,你还在这里等我。”第二天老妇人如约而至,马大夫已经等在那里,他手里拿着药膏、纱布,还有一双手套,极其耐心地教老妇人如何涂药,如何用纱布包好,并嘱咐她一定要带手套。同年10月6日,马大夫去世的第三天,当他的家人准备去医院向遗体作最后的告别时,发现那位老太太跪在了家门口……为所有人看病,是马大夫坚守了一生的信念。马大夫的中文名是马海德,他的中国病人称他为“马大夫”,熟悉他的人叫他“马老”或是“老马”,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耳科专家罗森大夫,1981年10月第九次来华访问时,不幸于11月5日在北京猝然去世,享年84岁。14年过去了,但我记忆犹新。 不久前,我刚接到罗森大夫的夫人海伦·罗森的两次来信。她说,她很想念我和其他的中国老朋友,可惜她今年已经八十七八岁,而且双目几乎失明,不能再来中国访问了,深为遗憾,祝我们大家平安幸福。  相似文献   

4.
2月15日,我在赵大夫的诊所里见到了周姑娘。昨晚,她借宿在一家医院,那有吸痰设备。眼下,周姑娘躺在诊所的床上,一声不响,两只眼睛微微地闭着,只有连接她喉管的吸痰器轻轻地喘息,承受着生命的重负。我理解了赵大夫说的生命第一,不论是规章还是制度,首先要为生命负责。  相似文献   

5.
说起我与《前进论坛》的情和缘,那是发生在1997年的一个遇然巧合。那天我去了医院门诊耳鼻喉科找李大夫就诊,就诊完后刚好看到李大夫的桌子上有一本杂志,经允许后我便翻阅了杂志,我被杂志里的内容所吸引,我问了李大夫:“这是你们党的刊物,你是农工党员?”李大夫点了一下头。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一位医务工作 者说起自己的老师丁 秀兰大夫时,不禁潸然泪下。她说,丁大夫的学问、人品令所有的学生钦佩;医术、医德让所有的患者信赖。丁大夫在非典一线以身殉职后,人民医院门外的隔离绳上扎上了许多白花,那是学生们、患者们和许多素昧平生的人们表达的敬意和哀思。  相似文献   

7.
江南恋情     
浙江临海,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城市,有美丽恬静的东湖,有如诗如画、景色宜人的金山,还有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那位多情美丽的南国少女。我和丽华相识是在部队医院的病房里,当时医院对驻地百姓开放。我因重感冒住进二楼病区,她当时在一楼病区。一次偶然,我从她病室的门外经过,看到她吊瓶的药液已输完,而她还在打盹,我急忙进去为她拔掉了针头。当时她很惊诧,但很快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危险,多亏导管中还有那么一点药液。她坐起来赶紧向我表示感谢。这样过了三天,上午大夫查完房刚走,门又一次开了,一个端庄秀丽的姑娘站在了那里,我怀疑她是否走错了门,…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2017,(5):52-53
残疾人家属说 “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康复训练的方法,不能完全依赖康复师” (华华母亲):俺女儿叫华华,今年5岁了,长得很漂亮.想当初,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能说话了,华华还一点动静都没有,领孩子到医院检查,大夫说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当时感觉天都塌了. 听大夫讲,青岛有人工耳蜗植入救助项目,推荐我去试试.  相似文献   

9.
忠于职守默默奉献──记农工党员王月华任鸣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院,提起王月华大夫大家都很熟悉。她对待患者热情和霭,看病耐心细致,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以她良好的医德向社科院展示了一个农工民主党党员的应有形象,赢得了大众的信赖和赞誉。王大夫对医术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0.
初次见到魏丽惠大夫。白皙的脸庞,扁扁的、圆圆的,戴一幅细白边眼镜。她很热情,和蔼、可亲,谈起话来快快的;精神饱满,很自信。 她是台胞。 其实,确切地说,她是台胞的后代。她出生在日本,后随父母到了大陆。不过,在她的身上,却有着一种台胞质朴、执著的打拼精神。 她说,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台胞而沮丧、自卑(在那些特殊的年代),  相似文献   

11.
教学资料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25年后的医药学发展作了这样的描述:你大汗淋漓,无精打采,浑身酸疼。大夫诊断为流感。然后她问:“你的基因卡呢?”计算机分析了你递给她的方形塑料片。她安慰你说:“我这就让药房给配一副药。明天你就会精神焕发了。”  25年后,科学家们将解开人体基因组的全部密码,然后把你的基因图复制到芯片上,帮助医生确定你患上某种疾病的危险程度以及你身体缺乏何种蛋白质和酶,不会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无效情况。你将得到度身定制的药方。  这仅仅是开始。2025年后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药理学…  相似文献   

12.
闲聊监督     
O:可以吸烟吗? X:请便。上海北京相继颁布了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给老兄这样的烟民带来了许多不便吧? O:弄个“请勿吸烟”或“无烟室”的标志就可以了,还立什么法?管得太多了!抽烟的人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了!蹩扭! X:我的妻子前些年发生多痰、剧咳和蹩气,医生怀疑是肺有毛病,我生怕她得肺癌,经过活检取样诊断是肺结疖。大夫问她,你吸烟  相似文献   

13.
水利大夫     
大夫在古代是个官名,和现代人对医生的称呼无关。真要说有点关系,那也是在宋代以后,宋代的医官官阶有"大夫"一级。后来这称呼就渐渐流落民间,人们把救死扶伤的医生称为"大夫"了。我此时说的一个大夫,既是一个官"大夫",也是一个民"大夫"。只不过他这个"大夫"不是治病,而是治水。他就是曾任隋朝谏议大夫的黄鞠。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从秦代开始设立,专掌论议。不同的朝代根据自身的需要,可立可废,有点随心所欲的样子,完全取决  相似文献   

14.
“‘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我的工作就是向癌魔宣战,征服它,消灭它。“单国英,这位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远近闻名的郑州市邙山区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这样说道。单国英出生在河南省睢县西陵镇,亲身体验并目睹乡亲们看病难的状况,她从小立志要做一名大夫。1973年,单国英如愿以偿进入卫校学习,毕业后到一家医院进修,此间,目睹了许多患者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后来,厄运降临到她的亲人家。单国英的外婆、姨父、大伯相继因癌症被死神夺走了生命。一幕幕惨景,单国英的心在滴血,这一切更加坚定了她向癌魔宣战的决心。一个只有中专文化的女医生,想要治癌,谈何容易!但单国英是个要强的女性,凡是她认准的事,不干出名堂决不罢休。她一头扎进  相似文献   

15.
《春秋》1994,(3)
我曾三访报道王德龙大夫。第一次是在1988年夏天,那时王大夫花去7年时间,研制的治疗中晚癌特效药——中华普陀膏启用不久,但有66位病人已见卓效,在如今每年死于癌症1000多万人的世界上,此消息经中国新闻社发出后,当时立见各国30多家报刊选用了。第二次是在1990年夏天,王德龙大夫发明的普陀膏经过专家鉴定,认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再次向国内外作了报  相似文献   

16.
闲聊监督     
<正> N:可以吸烟吗?X:请便。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给老兄这样的烟民带来了许多不便吧?N:弄个“请勿吸烟”或“无吸室”的标志就可以了,还立什么法?管得太多了!抽烟的人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了!别扭!X:我的妻子前些年发生多痰、剧咳和憋气,医生怀疑是肺有毛病,我生怕她得肺癌,经过活检取样诊断是肺结核。大夫问她,你吸烟吗?不。家人有抽烟的吗?  相似文献   

17.
Angelica George 是一名坦桑尼亚的内科大夫,她的丈夫、气象学家 Caidi George身患艾滋病,在得到中国中医专家治疗后,病情虽有所好转,然而他处于患病晚期,最终生命未得到拯救。Angelica 不幸也染上了艾滋病,所幸的是在中国专家的精心治疗下,她的血清抗体竟转成阴性,身体逐渐康复,并且恢复了工作。为她治病的是中国医学专家吕维柏教授。Angelica 是中国与坦桑尼亚在协作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28日,郑容荣升为内蒙古乌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人们先是不解——因为在此之前她仅仅是乌海市人民医院的一位普通的妇产科大夫,但转瞬人们便释然了——她的确该当此任,因为她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更重要的是她为卢旺达人民的健康事业及中卢两国的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高兴太早     
高兴太早一男青年将被征入伍,军队医院眼科医生给他做视力检查。青年边接受检查边表白自己是个近视眼。检查完毕,大夫说:“是的,你说得对,是近视眼。”青年听到这句话非常高兴:“尊敬的大夫,那么我可以免服兵役了?”大夫摇摇头说:“不……我写上了‘可参加肉搏战...  相似文献   

20.
我國海南省有一對中年夫婦,因婚後多年不育,求治無效,双双來到當地一家法院要求離婚。弄清原委之後,莊重威嚴的法官竟一反常態,打趣似地說道:“如果為要孩子闹离婚,本法官判你們找梁惠珍大夫去要!”果然,時隔不久,女方便奇迹般地懷孕了。現在,這對夫婦已經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廣東省湛江市的女大夫梁惠珍並非人們傳說中的“神醫”,然而,經她親手治癒的病人確也遠不止這一對夫婦。行醫三十多年,她給千家萬戶送去了幸福和歡樂。我們翻開醫院收存的部分報道和記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