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叶荣生 《群众》2023,(22):24-25
<正>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支持南京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在城市能级、人才技术、场景应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人工智能企业和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产业载体、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2.
正闽政[2018]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颠覆性、战略性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加快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  相似文献   

3.
杜传忠 《人民论坛》2022,(24):22-25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要求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而数字经济就为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数字文旅产业正成为促进当前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新型业态成长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数字经济既是引领实体经济创新的引擎,也是助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8,(22)
正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立足江苏制造业的深厚基础,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机遇,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省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的重大任务。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等领域掌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椒...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2018年底,我国活跃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动能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决定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大规模的数据支撑,通过数据的开放共享创建数据生态、以数据生态激活创新生态,能够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新政     
《群众》2018,(14):6-6
上海:率先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上海举办。上海将借助承办大会的契机,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努力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形成全国示范,率先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开放一批应用场景,吸引全球顶级人工智能企业和团队来沪,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持续实施人工智能专项计划,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协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我省通过开展"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在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据调研发现,我省在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产业政策和管理措施不配套。缺少逆向淘汰和相应否定性评价措施,对大数据企业的支持政策不完善。我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领域在国有企业,一般由大数据企业先期介入,但在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20,(1):29-30
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生态软件园充分发挥党中央赋予海南的制度创新优势,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结合海南实际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数字经济"作为未来发力方向,聚焦"一区三业"新发展战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区块链为主导,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率先创建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下称"试验区"),重点发展数字文体、数字健康和数字金融,培育和发展千亿级数字产业,为海南高质量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平衡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推动药品及医疗器械产业研发创新等方面均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以政策法规为引领的顶层设计尚不完善。二是以优质数据为生产资料的健康医疗数据运营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三是以跨界为特点的人才队伍极度匮乏,兼具专业医学和数据算法科学背景的人才数量质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四是以资本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尚未建立。五是以新技术新思路为特点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  相似文献   

12.
王刚 《群众》2023,(2):11-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指出“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贯彻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省数字经济“关键增量”发展目标的可靠保证,为全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周勤 《群众》2020,(6):14-15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时深刻论述了区块链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趋势及其产业创新模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江苏大力培育壮大“三新”经济,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在引领未来20年产业革命的ABCD四大关键产业中,人工智能(A)、区块链(B)、云计算(C)和大数据(D)的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撑起来的人工智能决定了区块链技术的基础,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也会促进人工智能的产业升级,同样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停滞也会抑制相关产业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我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结合  相似文献   

15.
芮黎明 《群众》2011,(8):34-35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代表科技创新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紧密关联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其特殊地位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8,(2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通过发展新经济来推动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和塑造,发展新经济已成为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7.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产品新功能、新内涵,实现制造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江苏将大有可为。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少数国家,这三个国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73%,领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位次相对靠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还体现着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陈清华 《群众》2023,(8):12-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必须积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机遇,聚焦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未来趋势,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0.
正闽政办[2018]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数字技术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省正处在经济发展优结构、转方式、提质效、调动能的关键期,发展工业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工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