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祖贵 《求是》2015,(3):56-5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以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与时俱进、更加主动,积极构建中国周边战略,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取良好周边环境。新理念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以来,汇聚世界67%人口、1/3经济总量、众多文明和民族的亚洲,崛起态势愈加凸显。21世纪是亚洲世纪,  相似文献   

2.
翁淮南  刘文韬 《党建》2012,(1):63-64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已经到位,正在全面展开和完善。这给冷战结束以来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带来重大冲击。○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后,重塑了国际战略格局,中国战略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情况。○从国际和国内大局上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目前应对国际复杂局面、确保中国有个安全环境的战略基点仍然在内部,而不是在外部。我们要练好内功。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外交家,是新中国外交方针的主要奠基者.他根据国内外格局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保障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是毛泽东国际战略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是其必然趋势。基于这种战略格局,党中央于十六大作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判断,并于十七大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和平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为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5.
王一新 《前线》2021,(1):44-47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当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人类社会出现的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大转折的总体概括。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和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世界产业格局也将迎来百年之变,经济增速放缓、再工业化、逆全球化等潮流涌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三期叠加”的机遇和挑战,要积极应对世界产业格局百年剧变,化解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提出到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站在全国乃至全球角度,高度关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密切跟踪世界产业发展潮流,加速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  相似文献   

7.
许晓春 《新视野》2003,3(5):78-80
中国多极化外交战略是根据国际格局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其根本目标是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使中国逐步地融入国际体系并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增强为多极化外交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应抓住机遇,在参与国际机制、处理大国关系、建立稳定的周边关系方面有所作为。虽然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将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但其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这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了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大势,把握国内宏观战略调整的关键,以明确区域的发展方向,找准区域发展的空间节点,这是当今任何一个区域或地区推进发展必须认真而又审慎思考的重大课题,尤其是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探索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从时代发展趋势和加  相似文献   

9.
《红旗文稿》2012,(23):30
编者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如何认识和判断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头十年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国际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汇,各种战略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分化组合牵动着国际安全战略格局的动荡与调整.为应对诸多复杂的安全挑战,避免陷入历史上新兴大国在崛起进程中的"安全困境",中国迫切需要制定正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按类型可划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利益、国家实力和战略环境等,主观因素主要指战略文化和安全观.战略文化与安全观是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观念因素.观念来自于实践,决定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观念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正确、全面地理解战略文化与安全观,是把握好国家安全战略主观因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蕴岭 《前线》2021,(3):23-26
用好战略机遇期是我国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自身是影响和引导我国战略机遇期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中国通过自主努力,能够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新机遇,实现国际体系和秩序的合作性变革,推动世界向新发展范式转变。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是一个变量,中国在主动创造良好环境方面大有可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助于创造战略机遇期的良好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景治 《新视野》2003,(4):10-13
本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战略机遇期是由当前国际大环境、美国全球战略和中美关系、我国周边环境、台湾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决定的。为了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我国国际战略的制定,主要应当依据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国家综合实力、理论指导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因素。我国国际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包括核心利益和外延利益。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运用广结善交、相互融合、睦邻友好、多元制衡和有效威慑等谋略。  相似文献   

13.
曹普 《前线》2012,(12):158-16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申明的这个重大判断来自于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国内局势新变化及其走势的冷静分析与综合评估,是制定和实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项大政方针,确保2020年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际格局的走向与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际格局是由欧洲中心向欧洲以外推进的过程,先后形成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一超多强”,现在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国际格局走向下,为更好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在外交领域应坚持和平崛起战略、实施伙伴战略、推行多边外交战略、实行大国外交战略、继续推进睦邻友好战略,并一以贯之地维护和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上一个百年是人类历史上发生巨变的百年。今天,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既深入发展又面临挑战,全球治理体系也面临变革。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既发展自己又造福世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风云变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国际战略思想,在国际战略谋划和外交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新论述,成为指导我国把握国际战略斗争规律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行动纲领。一、江泽民关于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理论对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是我国制定国际战略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邓小平曾经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虽然这两个问题至今都没有解决好,但是这个判断指导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使我国走上了…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在新的征程上面临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中国际环境的变化就是一个新的历史特点。习总书记指出:“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这既是对我们军人树立世界眼光、拓展国际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党建文汇》2021,(1):43-43
中国与世界关系进入新阶段后面对的机遇和挑战1.中国在新阶段面临的机遇第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机遇。当今的世界各方面都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现行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身也在调整对国际体系的部署,主导力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化,这使得中国有机会作为重要成员在未来的世界格局规划中获得更多的新的战略机遇,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治理规则体系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丑则静 《新视野》2021,(3):120-128
国际格局中美“两极论”者的局限,在于其研究方法是将国际格局作为“因变量”,认为国际格局变化往往是重大国际事件所触发的结果,而非用来解释国家间关系的“自变量”。然而,国际格局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远远大于中美关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其系统性变革远非中美两极所能概括。纵然在疫情期间,中美战略竞争在美国对抗性、冒险性的对华政策持续影响之下不断深化,但疫情同样凸显大国权力竞争固有逻辑的局限性,更趋均衡的多极力量和不断崛起的非极力量,更趋复杂的国际互动博弈,在赋予中美战略竞争韧性的同时,也为中美关系企稳合作预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20.
杨升祥  杨睿 《党课》2013,(9):10-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机遇期,战胜噶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当前,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