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消费时代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消费、汽车消费、休闲消费、文化消费迅速发展推动下,以“四高”、“四化”为特征,以深刻改变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为结果的新消费时代正在形成,其支柱是网络经济、汽车经济、休闲经济,其标志是网络消费时代、汽车消费时代、休闲消费时代的来临。新消费时代是新经济时代的动力源,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是消费增长主动力,消费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2.
周常青 《群众》2020,(10):5-7
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消费被抑制和冻结起来,但消费需求并不会因此消失,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这种蛰伏的消费需求,已经并且正在持续通过新兴消费方式释放出来,催生出新的消费形态,涌现出许多新的消费场景。只要把这些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就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带来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3.
毛中根 《人民论坛》2023,(18):40-45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服务消费随人均GDP增长逐步上升并成为居民主导性消费。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水平提升、结构分化、新业态涌现等特点。把握服务消费发展机遇,建议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服务业新热点、开拓服务消费下沉市场以及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永林 《人民论坛》2022,(9):116-121
近些年,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呈现出生产消费平台化、消费空间在线化、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模式多样化、消费推送精准化、消费体验场景化的新特征。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推动文化消费发展需要处理好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线消费与在场消费、城市消费与乡村消费、公共供给与个性需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关系,通过正确的消费引导,促进消费升级,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疫情冲击下,我国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并催生出一批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步入"新消费时代",人们对"新消费"的需求和依赖逐渐转化为消费习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相较于以前的"买什么""如何买","新消费"更重视"买得好""有品质"。面对目前存在的供需不匹配、供给不足等现象,亟待通过供需两端齐发力,以"新消费"引领供给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更高质量满足消费需求,从而促进消费和产业"双升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投资和出口动力逐渐减弱,消费需求相对处于平稳上行的通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上升.2014年,国内三大需求结构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51.2%,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最主要的动力.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网络消费、服务消费、大众消费和绿色消费成为新亮点.如何把握扩大内需过程中的消费新热点,捕捉浙江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的“重大引擎”;集聚资源、优化消费资源配置的“全球枢纽”;引领潮流、促进消费创新创意的“策源中心”三大功能。实践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经济发达、服务能级高、消费地标明显、国际消费者众多、文化软实力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力强、消费营商环境优越等特征。对我国五个试点城市而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三点,是未来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适应这种新环境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我国新消费发展已势在必行。促进新消费发展,需从四个方面着力推进,即以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为先,以营造良好环境为依托,以实现城乡平衡为抓手,以强化消费金融为支撑。  相似文献   

9.
羌薇 《中国发展》2023,(2):30-35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消费复苏正在加速,今年将迎来着力创新消费场景、持续营造良好消费氛围、创新消费升级加快的新阶段,深挖新消费增长点、抓住新契机促进新消费为经济企稳向好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持续动力。与传统消费相比,新消费更能将消费潜能发挥到极致,使消费市场活跃起来,进而促成消费升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正从改善型、物质型消费需求向追求品质提升的服务型消费需求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新消费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我国正在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0.
事件     
商务部启动九大刺激消费活动 商务部5月4日宣布,该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为期7个月的刺激消费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九大主题活动,一是提升假日消费,利用节假日大力开展购物节、旅游节、文化节、嘉年华等活动;二是扩大会展消费;三是提高家政服务消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便捷安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霍达 《人民论坛》2023,(18):46-49
数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重构与消费升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催生了新型消费模式和消费业态。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出从“满足基础需求”到“常态化品质化升级”、从“单一渠道消费”到“全渠道消费融合”、从“追逐外资光环”到“国货信心崛起”的发展趋势。在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数智技术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深入挖掘数字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潜力,将为全球市场的经济重构与可持续性消费升级提供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3月15日,为了全面展示履职尽责成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风险,共创和谐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推动最终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消费者协会会同省委宣传部、纠风办、省高法、省人大财经委、省卫生厅、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沈阳打造立足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沈阳要从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以数字赋能消费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消费国际化程度以及打造对接国际的消费制度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发力,把沈阳建设成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社区商业最贴近百姓.许多新型消费可以在社区完成,通过现代服务方式与社区商业结合拉动大众日常消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品质、安全的消费方式,既体现惠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树立大众消费安全信心。  相似文献   

15.
张璇  周琳 《半月谈》2020,(3):72-73
网络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时下再次“点火”发力。在国内三四线城市中,众多已过上小康生活的居民日益迸发消费新动能,网络消费力大增。主流电商平台的消费大数据显示,电商下沉市场增速亮眼,消费升级亮点纷呈,农货上行粗具规模,消费新空间不断拓展,消费新动能不断培育。  相似文献   

16.
杨凤华 《群众》2020,(15):18-19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持久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努力促进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加快回补的同时,加快培育新消费,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不仅是当前守牢“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提高“进”的质效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积蓄势能、增创优势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将中国城镇居民分为七个收入阶层,并将收入细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深入分析了收入结构对各个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最低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倾向反而越高,但由于受低收入影响而制约服务消费能力的提升;从整体来看财产收入对服务消费影响最大;不同收入结构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服务消费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影响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收入是所有收入中对中低收入家庭服务消费影响最大的类型,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家庭服务消费的影响比较大,而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能显著增加对于高收入和最高收入家庭的服务消费;家庭规模、教育和职业也对服务消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综合信息     
《政策》2015,(1):77-78
【正】我国经济新常态呈现九大趋势性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呈现九大趋势性变化:(1)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从投资需求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从出口  相似文献   

19.
最近,杭州市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2+8"消费新模式。"2"即农民和农民工两大消费群体,"8"即住房、汽车、旅游、通信、商贸和文化、健身、网络八大消费热点。通过构建"2+8"消费新模式,拉内需、促增长,力争使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扩大消费则是长远之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