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从党的历史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得以实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得到历史性验证;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新的历史起点,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贯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线和红线,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实现人民主体利益的反贫困战争,必将书写人类历史上反贫困事业的奇迹,也必将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21,(1):10-11
八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强调,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打赢脱贫攻坚战归根结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密结合,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改革,不断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考核督查问责机制等,这些重要的制度经验对于完成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6.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解决。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包含了丰富深远的价值意蕴。从目标维度讲,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依归;从理论维度讲,诠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向;从制度维度讲,完善了脱贫治理体系;从实践维度讲,探索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从精神维度讲,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世界维度讲,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从战略维度讲,奠定了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研究并大力弘扬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脱贫攻坚战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任伍 《理论导报》2020,(2):28-29,3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然而,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却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构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影响,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目标的征程中再一次遇到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关键环节的农村,带来了重大考验和新的冲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农民是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部分贫困  相似文献   

10.
精准脱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精准扶贫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担当。只有政府、社会和广大群众形成精准扶贫合力,才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崭新篇章,在扶贫脱贫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强调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注重聚焦问题且减贫举措精准;把减贫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相结合,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人类提供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刘文典 《前线》2022,(6):9-12
十八洞村是见证精准扶贫首倡发轫、标注脱贫攻坚历史成就的新时代红色地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十八洞村新时代红色地标镌刻着人民领袖心系群众脱贫大计、牵挂民生福祉的情怀与足迹。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十八洞村实现了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全面小康示范村寨的历史跨越,是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写照,展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日前,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终于迎来了历史性一刻。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有效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湖南与全国一样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6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洞村成为全国老少边穷地区脱贫的典型。回顾8年来的攻坚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是最关键的条件,总书记和党中央举旗定向、领航掌舵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脱贫攻坚是百年奋斗目标的工作重点,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具有特色理论优势、实践特色优势、民族特色优势以及时代特色优势,在此背景下,脱贫攻坚需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本文探究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优势,分析了其在扶贫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为实现脱贫攻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20,(5):53-54
近年来,泾源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4%,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世界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最大程度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扶贫、减贫,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佳楠 《世纪桥》2020,(3):84-8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当前脱贫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扶志和扶智层面的精神扶贫是解决难题的切入点,更是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人们思维水平、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从观念导向、凝魂聚气、精准服务、维护稳定的四个作用点出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着重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五个发力点,为摆脱"精神"上的贫困这一根源性问题发挥独特优势,有效推动全面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