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可 《前进论坛》2020,(6):29-3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坚定回答了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我们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尚玲  彭劲 《中国人大》2020,(2):55-5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开创性地专题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总依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总纲领,宪法的全面实施,不仅在推进"中国之治"中更好发挥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而且有力地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国宪法为构建和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总依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在理念、体制构建、治理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治理的历史成就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社会治理,其在理念、体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就,为中国社会治理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区工作法来自于基层探索实践,完善于基层改革创新,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工具,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一个"大概念",而社区治理是微观层面的基层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与总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长远的历史价值。不仅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半程"的指南、方向和任务,还从方法论上彰显了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以优取胜的治理韬略,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奋斗方向,同时也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一步是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国家治理"的理念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价值评判。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对"国家治理"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国家治理"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的演变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趋势。惟其如此,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崔晶 《思想战线》2016,(4):71-77
中国地方社会治理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历史传统与逻辑。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地方州县官依靠非正式聘用的胥吏进行社会管理的局面,及与地方士绅共同进行公共事务治理的传统。同时,城乡分化使得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在这些传统背后,隐藏着地方社会治理的历史逻辑,即"非正式治理行为"的存续和由官、吏、绅、民形成的地方社会协作治理网络,以及城市化对乡土社会侵蚀背景下城乡的依存与分化。这些中国自古以来的地方治理传统,对于当前中国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于坚定“四个自信”,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治理现代化是基石和重点。从历史经验和当前实践来看,中国公民参与治理的主要形式是“被动式参与”。要改变被动、实现治理目标,注重协同效应是良策。公民治理可以为当前国家整体层面的治理提供呼应和支持。通过深化改革实践,构建强政府、大社会的协同治理模式是实现公民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察势者智,趋势者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发展智慧气象的背景下,建设智慧后勤是转变后勤供给方式,实现后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气象事业发展,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牢牢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站位全局、着眼长远,主动融入气象部门发展大局,以智慧后勤建设为主要抓手,努力实现从经验治理向精准治理、智慧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学术研究经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题、十九大定调、十九届四中全会谋篇布局,三个历史节点高潮迭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则标志着中国国家治理研究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在时空压缩与双化叠加的大背景下,深入理解“中国之治”内生性演化的历史底色、创造性转化的时代新色、现代性生成的本体特色、原创性深化的价值本色、自主性优化的实践成色和发展性更化的战略亮色,有利于廓清和加深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认知,进一步深化治理研究和提升国家治理认知力,既是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也是加速推动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三治结合、五社联动、三事分流、智能支撑"的基层治理实践路径,全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警务治理也必将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资源和社会相关力量,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造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警务治理共同体,提升警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警务治理的良好局面。①近几年时有发生的"邻避"事件②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本文以发生在××县6·22"邻避"事件的管控工作为例,谈谈对警务大数据在"邻避"事件管控中应用和对策的几点思考。一、××县6·22"邻避"事件概述××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该市2019年市政的一项重点项目,因相关职能部门前期工作开展得不够细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存在决定治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治理。中国社会治理的目的不在于对社会管理技术名词上的革新,即"统治""管理"向"治理"的飞跃,而在于努力实现中国社会稳健发展,维护人民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利益。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和全球化情境下,谋求做到国家、政府"治理社会"向国家、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相互治理转变,将社会治理社会成为国家治理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9,(3)
在新疆域蕴含的天空、海洋、极地和网络四大领域中,历史机遇与安全威胁并存。危机的紧迫性、关涉性与全局性要求中国必须主动参与新疆域治理;把握国际竞争先机、提升国际话语权又助推中国必须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一推一拉"两个相反相成的因素生成了中国参与新疆域治理的逻辑。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建构的新疆域参与式治理,主要有四大路径:一是拓展内容,阐扬观念;二是倡导"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三是召开高峰论坛,共商、共建;四是契合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共享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九届四巾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探索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系统冋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由此可知,办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什么是国家治理,如何做好国家治理"新的时代命题进行了大量探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治理的成功关键之一就在于广大农村社会的活力与生机。历史表明,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有一类不可忽视的群体——农村积极分子,他们的命运与国家政治生态保持了高度一致: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分子政治下的"新生",集体化时代全能政府下的"没落"到改革开放初期猝不及防的"迷失",再到新世纪以来,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中的"回归",彰显了农村社会与国家基层治理行为的深刻互动关系。纵观农村积极分子命运变迁的历史轨迹,只有在党真正落实"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真正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就这一总目标特别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这不仅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再动员,同时也提出了掌握和运用现代中国社会治理规律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