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台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全县林地面积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69.2%。近年来,天台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林地资源流转,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连片面积100亩  相似文献   

2.
桂政办发[2015]12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林地用途管制,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在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要素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建设,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树木和林地资源非常稀缺。即使这样该县高公庄多大李庄村村西仅有的400多亩树林,2001年5月却被一次性无证砍伐。更奇怪的是这片400多亩林地“摇身一变”又成了沙荒地之后。国家几十万元退耕还林补助金却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个人的腰包。  相似文献   

4.
黄奏球  罗刚 《政策》2002,(5):38-38
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大县,也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资源大县”。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10,(12):19-22
为进一步引导我省农户土地(不含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政协天地》2013,(11):39-40
林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相结合的立体复合经营产业,是现代林业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14,(16):68-69
正自2012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以来,金华市大力推进林权股份制流转,实行保底式收益,创新政策、金融服务,有效释放林地流转活力,开创了林地使用权股份流转的"金华模式"。截至目前,该市已成立股份制林地合作组织159家,涉及林农4.7万户,林地股份制流转10余万亩。按林地流转协议预期,50年林地流转期内,林农长期流转收入78亿元,亩均年分红近千元,与传统一次性流转方式(约200元/亩年)相比,收益翻两番。  相似文献   

8.
青山绿水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龙潭乡特有的宝贵财富,也是当地最大的资源优势。自2009年以来,该乡政府认真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把以林地流转工作为重点的配套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让山林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联合国关于林业可持续管理的指标体系 ,对云南四川藏族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实现林业可持续管理的目标分层进行了论述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区林业可持续管理的难点和制度影响 ,并立足该区藏族传统文化特点和社区林地的传统管理方式 ,提出了确立林地权属制度和社区管理体制、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林业可持续管理的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0.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为此,我省各级政协委员围绕利用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建言献策,展现了政协委员一心谋发展、真情牵民生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1.
《吉林政报》2015,(2):45-48
<正>吉政办明电[2014]9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为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保护林地资源,有效遏制林地流失势头,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进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林地清收还林的范围全省林地清收还林范围主要包括:毁  相似文献   

12.
我所在的延平区南山镇江布村有江布、白源、下楼三个自然村,全村220户,930人。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全村林地总面积12000余亩,其中划归采育场经营的有2400亩。谁会想到,这郁郁葱葱的山林居然引发了一场林地冲突。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1,(9):26-26
最近半个多月,连绵的秋雨下不停。天上的雨水这么多,地上能不能尽可能接住,避免大量雨水资源白流失,促进城市雨水的有效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临江市从年初开始,全面推进林地改革,掀起了农村继土地承包以来的第二次承包热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开发积极性,为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走向富裕提供了前提条件,为山区县份依托资源优势,实施林地生态经济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王文盛 《人权》2009,(4):37-39
2009年3月,笔者来到了山青水秀、资源丰富的洪雅县,亲身感受了“绿海明珠”和“天然氧吧”的美好情景。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全县现有林地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8%,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瓦屋山与14平方公里的湖泊浑然一体,水天一色。生活在这个国家级生态县的33万多居民备感惬意,我这个外来人也享受到了这里的缕缕洁新空气。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中南部,一个拥有“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独特地质地貌的小县城——南宁市上林县,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境内岩洞70余个,大小支流80条,流水潺潺,溪流纵横,被誉为南宁市的“后花园”和绿色农副产品重要供应地。  相似文献   

17.
林地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农业模式。发展林地经济,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规模化和产业化,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农民增产增收。林地经济是我市林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温暖 《今日浙江》2010,(12):52-52
新昌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丰富的山地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财富。近年来,新昌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省级生态县建设步伐,使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发展胶园林下经济促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位夫 《今日海南》2014,(11):30-31
正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我省现有橡胶种植园面积约800万亩,是面积最大的热带种植园之一,按全省60%的胶园中有30%的林下土地面积适合于间作计算,我省胶园可间作土地面积达144多万亩。这是我省一项重要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的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20.
在丽水全市推进的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破解了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以林权作为抵押物贷款和经营权发证等三大全国性难题。丽水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市,素有"浙南林海"之称。2100万亩郁郁葱葱的山林,是当地农民的最大资产。然而,由于缺少相关权证和配套制度,这片"绿色资产"过去长期沉睡。2013年以来,一场从龙泉兴起、在丽水全市推进的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改革,破解了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以林权作为抵押物贷款和经营权发证等三大全国性难题,创新了金融服务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