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文 《前线》1962,(17)
协作是组织社会生产的重要形式,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交换其活动,协同地进行生产的劳动形态。劳动者之间、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组织得是否合理,对于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现代工业生产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建立在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基础上,社会生产是由许多生产单位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些单位之间既存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社会主义經济管理的必要性、性质和任务一、经济管理的必要性经济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所引起的。当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彼此分工,而又相互协作、相互联系。在这里,要求确定每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及其职责,协调他们之间的动作,有组织有秩序地从事生产活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企业管理性质时,明确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  相似文献   

3.
许兴亚 《学习论坛》2004,20(10):13-16
我国现行的所有制结构无论是政策上还是理论上 ,都还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所有制基础 ,需要深入地进行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统一的所有制基础 ,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生产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作为简单劳动过程的生产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即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马克思这一学说对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企业管理的嬗变和启迪丁建中,吴晓敏企业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在许多劳动者从事协作或共同劳动的时间与地点内,为使各个劳动者的活动得以协调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就需要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每一个参与集体劳动的人在工作中都必...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劳动越来越具有知识化的特征。劳动的知识化改变了生产过程中劳动与资本的相对地位,促使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战略发生重大变化。劳动的知识化及其深刻影响,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应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人才,加大组织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力度,并着力营造知识劳动者发展与壮大的经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戈 《发展论坛》2002,(3):29-30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加快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在人类思想史特别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在经济学史上一直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但是,它在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存在不少难题,面临许多挑战,因此,必须深化对它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建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在当时,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是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形态。而如今技…  相似文献   

8.
劳动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的.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们经由劳动、实践的漫长过程,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它们身上凝结了或概括地表现了人类的创造能力.生产活动不仅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和过程,而且还成为人们精神享受的对象--美的对象.按照不同劳动场面给人的不同感受,劳动美可以分为壮美、优美、恬美、悲美、综美等类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手工业者生产过程的停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中国手工业者就是这样,他只是为私人顾客劳动,如果没有新的订货,他的生产过程就会停顿。”(《资本论》第二卷第118页) 马克思在考察单个产业资本形态变化和循环时,曾假定资本价值是按照它的总量全部作为货币资本、或作为生产资本、或作为商品资本出现的。在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中,首先是全部作为货币资本,然后是全部转化为生产资本,最后是全部形成为商品资本。这样,各个不同阶段就会分别出现中断现象。当货币资本在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科学技术的革命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将对工人阶级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工人阶级的结构、素质和劳动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工人阶级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命运。以往,第三次产业革命完成了劳动过程中智力与体力的分离劳动力由体力和智力两种因素所构成,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者所起的作用及其结合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人类生产的初期阶段,二者是直接统一的;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智力因素发达形态的科学技术逐步从直接的生产活动中分化了出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高度分工的基础上的,它反过来又把分工发展到了极端的形式,即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劳动过程中被分割开来,各由一部分人去承担。大机器生产把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角度陈振羽经济学界流行的对马克思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的观点,是一个重大误解。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不是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而是从资本家的角度作上述区分。本文拟对此作粗浅分析。一有些同志错误地认...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劳动从属于并受资本支配不同,知识劳动显现出了对资本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知识劳动者的稀缺性以及价值分配等方面。劳动雇佣资本的现象,是知识劳动相对优势的集中体现。知识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优势,使劳动者有了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机会,影响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及经营战略,强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国家干预,并在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为其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过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工”范畴,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理论构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相对于他们的任何一部著作都更集中、完整地阐述了分工的社会历史作用。一、分工是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是劳动的历史,而分工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分工作为劳动过程的重要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末尾,有一段总结性的论述:“从资本主义生产方(?)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①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这一科学结论中提出的“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15.
在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运用和发展《资本论》的有关原理,会牵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这里,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一孔之见。关于生产力的内容问题。生产力是由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能使用生产资料实现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构成,是在劳动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和共同起作用的生产的物质因素与人的因素的总体的能力。在人的劳动这个因素中,马克思是把它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的”。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  相似文献   

16.
一、精神文明建设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生产力是物质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的或称实体性要素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  相似文献   

17.
面对意大利自治论学者对马克思的质疑,探究剩余价值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适用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分析数字生产中“劳动—劳动者—劳动产品”的现实状况,考察数字劳动背后的物质属性、剥削控制属性以及与活劳动的不可分割性,是破解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来看,数字劳动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主体被剥削的现状来看,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中受到绝对与相对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剥削,从事着有酬性与无酬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产品来看,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经济呈现出商品数字化和数字商品化的趋势,数字劳动作为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劳动,其数字商品的价值创造与衡量问题在剩余价值理论框架内仍然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适用于所有的社会生产形态。马克思在给库格曼的一封信中指出:“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41页)这就是说,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为了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都要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分配社会劳动。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的发展,社会劳动的分配也越来越复杂。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  相似文献   

19.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认清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差异性和统一性,搞好当前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将有利于中国的全面振兴,也有利于世界的文明发展。一、关于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差异性问题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物质生产一般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劳动过程;精神生产一般是指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的劳动过程。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和社会主义精神生产,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两种不同的劳动过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或特色。1.从生产的目…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通常将年龄看作既定的常量且假定研究对象处于法定劳动年龄内,不仅忽略了退休年龄的影响而且搁置了已退休的劳动群体。苏南地区退休缝纫女工群体工厂内赶工、工厂外接活的劳动过程隐含着独特的生产政体。文章通过分析退休缝纫女工的生产政体特点及其形成,揭示了退休年龄如何与技术、人情等因素结合共同影响着劳动过程。总之,退休年龄既造成了退休缝纫女工对资方的认同,又促使她们以不公开的方式——接私活进行反抗。然而,退休缝纫女工发挥主体性、采取策略性的行动只是助长了隐蔽的剥削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