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松 《江淮法治》2010,(6):28-29
河南省郑州市的两家枣类加工企业因为专利权和商标权纠纷,打了8年的官司。特别是一波三折的商标官司,更是引发“马拉松之争”。卷入了多达近百件异议、争议和诉讼商标案,纠纷不断升级,官司进入“商标局——商评委——北京中院——北京高院——最高法院”的“循环”之中,穷尽中国现有商标法律框架内所有注册、异议、上诉、再审、复审等行政、司法程序。后来,经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38次调解,双方握手言和。2010年1月6日,事情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郑州市的两家枣类加工企业因为专利权和商标权纠纷,打了8年的官司。特别是一波三折的商标官司,更是引发“马拉松之争”。卷入了多达近百件异议、争议和诉讼商标案,纠纷不断升级,官司进入“商标局-商评委-北京中院-北京高院-最高法院”的循环诉讼之中,穷尽中国现有商标法律框架内所有注册、异议、上诉、再审、复审等行政和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3.
域外     
打了43年的遗产官司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26日报道,英国一场“遗产”官司堪称是世界上最冗长的法庭案件之一了,这场官司从1963年打起,竟然一直打了43年。几名“最初诉讼人”大部分已去世,连初审法官也于不久前离开了人世。这场官司中惟一还活着的“最初诉讼人”当年走进法庭时年仅27年,可如今他已70岁高龄。10月25日,一家英国上诉法庭对此案做出了终审判决,终于使这场延续了43年的官司“尘埃落定”。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这一家族的后代打了43年的遗产官司,可结果却可能一无所获,因为高达48万英镑的“遗产”,可能都要支付多年来积聚…  相似文献   

4.
一架外国飞机坠毁在中国地面,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诉讼。目前,首批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官司终结——前者的37户居民中只有一家提起上诉,对后一场官司大韩航空公司提起了上诉,此外,另有大量涉及财产损失的诉讼正在进行或即将提起。 我们深切关注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的无辜受害者,因而对这起被称为“中国灾难史上赔偿第一案”的系列案的详情和涉及的法律问题加以全面报道  相似文献   

5.
江苏扬州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古城,以美丽的瘦西湖、古老的大运河著称于世。2010年,该城却因为一起律师和女工的代理合同纠纷在江苏司法界引起轰动。在这场诉讼专业知识丰富的职业法律人——律师与丝毫不懂法律的女工之间的官司中,律师事务所惨痛败诉。  相似文献   

6.
备受关注的政府“下告上”第一案—河南周口郸城县城关镇政府起诉市县两级政府,目前面临着“胜诉无望,又不能轻易撤诉”的进退两难境地(9月20日《新京报》)。被舆论一致看好的诉讼为何陷入了两难?对此,镇党委书记兼镇长王向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心中的苦衷:“我怕的是什么?不是官司的输赢。是官场的无形压力。”可谓一语道破了蕴藏在案件背后的玄机。  相似文献   

7.
6月15日。一桩被业内称为“中国考研培训第一案”的官司。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这起商业纠纷是非悬念的背后,是关于考研培训市场巨大利润的各方争夺。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的离婚诉讼,打官司就是为了争财产。特别是对于“富人”的离婚诉讼而言,由于涉及巨额的财产分配,因此,一个离婚案件往往可能演变成两个甚至几个各类官司同时纠缠在一起。表面上,是几个经济官司和一个离婚官司,其实质,都是围绕着“争财产”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9.
举讼与息讼     
近年来,部分媒体赞扬当事人“打索赔一元钱官司”,实际上是鼓励诉讼。从当事人的诉讼动机、诉讼成本、诉讼心态、诉讼引导、诉讼指导思想诸方面来说,“举讼”与“息讼”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近年文学界“第一大案”的郭沫若子女诉陈明远侵犯著作权一案,从1996年11月27日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之后,引起国内外传媒的关注。诉讼双方,一方是郭沫若的子女,另一方是郭沫若生前关爱过的青年诗人,且有田汉、宗白华、林林、叶以群等名人的亲属或本人出证助阵,在诉讼的关键时刻,又出现郭沫若和安娜夫人所生子女的“倒戈”,使得这场官司扑朔迷离。最先向陈明远发难的郭沫若的小女儿,现任郭沫若纪念馆馆长的郭平英一时间还颇有些众口集矢,人单势孤。笔者在纵观此案各方言说之后,就一些欲得解答的问题在北京分别采访了郭平英女士和陈明远先生。所谈牵涉甚广,这里揭橥的是与诉讼有关的情况,以及关于“郭  相似文献   

11.
北京律师与山区法官的第一次交道田永富,北京世森律所的资深律师。从业十几年来,他打过不少异地官司,上海、深圳不少跑。2013年1月,田律师接手了一个新官司,要去之前从未去过的福建,而且是在闽北山区—南平市顺昌县。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次经历,让他对山区法院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在文化界轰动一时的侵权官司.山东潍坊年画的代表人物杨洛书在北京和潍坊打了两起文化官司.最终的结局—输一赢。此间.众多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关注年画的文化界名流纷纷站出来表达他们的观点。80岁的“中国年画王”杨洛书更是气得一头栽倒在自家院子里被送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相传,古希腊诡辩学派哲学家普罗塔哥拉与他的学生欧提勒斯因为学费曾经订立过这样一份合同:老师向学生传授法庭诉讼的论辩之术,学生在入学时须交清一半学费,在学成毕业且帮人打赢第一场官司之后,再向老师交付剩余的另一半学费。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8,(10):1-1
倒卖奥运门票第一案在北京开庭;网络红人状告多普达;“中美史克”打赢域名官司;新丝路模特公司诉名模杜鹃违约;高考名字写错地方成绩被销;蹊跷账单;状告高价婚姻中介;同一地点撞人后又被撞;“雪藏”艺人诉经纪公司违约;  相似文献   

15.
虎口脱险     
我喜欢一句歌词:“一成不变的日子,我们从来不过。”律师这个职业之所以让我兴趣盎然,就是因为,律师,尤其是诉讼律师,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刺激,充满了新鲜,充满了挑战。虽然我早就知道这个职业还充满了诱惑,充满了陷阱,却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职业原来还充满着现实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周瑞平 《检察风云》2014,(10):64-65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大约有2万多种。广东、合肥两家企业却为“两只蝴蝶”打起官司。原告索赔标的额高达1500万元,创下安徽省知识产权诉讼之最,堪称“第一大案”。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初,学术界一场关于抄袭的官司在重庆市的高校闹得沸沸扬扬,因为官司的原、被告均是西南师范大学的教授。我作为该案被告陈国生的诉讼代理人之一,经历了这场官司,虽说过去了两年多,但总不能忘记在代理本案过程中的一次使案子起死回生的意外发现,以及这一经历给我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场被业内人士称为“破天荒”的官司正受到北京地产界和建材商们的密切关注。作为在北京名气很大的门窗生产企业,北京美驰建材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自己的上帝——北京世纪春天房地产开发公司告上法庭,美驰认为,被告世纪公司发表于网络上的一段言论,侵犯了美驰的商品信誉。 “通常,房地产开发商是建材生产企业的上帝,在建材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建材商们对房地产开发商巴结惟恐不及”,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不是特别怨恨,美驰不会轻易以诉讼的方式得罪自己的上帝。  相似文献   

19.
江中帆 《法庭内外》2007,(10):44-45
消费者协会将该协会为消费者成功维权的一则案例列为“全市十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在媒体上予以公示,却被商家告上了法庭。消费者协会怎么也不能接受的是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官司,经过4年的艰难诉讼后,却输了官司。那么,消费者协会的维权行动,咋就侵权了呢?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发展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发生的争议和矛盾也不断突出,因劳动争议纠纷而引发的仲裁、诉讼官司也急剧增多。江苏省镇江市一市民为了明确自己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维护自己的工资、社会保险金等劳动待遇,在三年内接连与用工单位因劳动争议提起了三次劳动仲裁,打了三场诉讼官司,终于为自己讨得了说法。其恒心和毅力令人钦佩,其诉讼历程也令人深思。辞退决定引发第一场官司1992年12月,镇江市民钱声振由镇江机床集团公司调入哈尔滨第一工具厂镇江销售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