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幕交易 (Insider Trading),又称知情证券交易,是指内幕人员以及其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公司内幕信息的人,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而获利的行为。在实务上,将内幕交易列入证券市场禁止行为的范畴,已是各国证券立法的基本做法。其原因在于一般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知内情者先于其他公众投资者得知了发行公司可以直接影响证券价格走势的内幕信息,因此有更多的获利免损机会。而此举会导致在以投资者为本位的市场上产生信任危机及投资者的退出,从而严重影响证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渠道的功能。但是在理论上,对禁止内幕交易所要追求的终极…  相似文献   

2.
盗窃他人交易密码买卖证券(股票)的行为,一般表现为,通过盗窃他人证券帐户卡、身份证、交易密码等个人交易资料进行柜台委托买卖证券(股票),或者利用电话交易系统,用窃取的交易密码及其交易资料进行电话委托买卖证券(股票)等方式,用他人帐户上的资金高买证券(股票)或将他人帐户上的证券(股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禁止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立法者认为,证券从业人员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参与股票交易不利于其他投资者。然而,从理论上而言,法律不应因“身份”而设,而应当针对违法行为。从实践上来看,“禁止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之法律规定有效力而无实效。此种法律规定不仅在现行法律规范体系内与更高位阶的法律规范构成矛盾,并且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不相适应。目前,证监会正在进行对《证券法》实施效果的立法后评估,在此过程中,有必要重新审视禁止证券从业人员股票买卖等法律规定的合理性。我国应逐步健全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的内幕交易规制机制,确立利益冲突交易限制机制,建立个人交易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的多层次责任追究体系与监管体系,在此前提下,考虑逐步放开或不再禁止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  相似文献   

4.
内幕交易(Insider trading)始称内幕人交易,后称知内情者交易.是指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交易,其目的是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在证券、期货市场中,投资者的信心是市场的基石.内幕人员进行内幕交易获取暴力或避免自我损失,直接损害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市场的稳定,必须严惩.要惩罚内幕交易者,仅依靠民法、行政法的规制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刑事立法,用刑罚的手段进行规制,以保证证券、期货市场稳定,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关于证券、期货内幕交易刑事立法的介绍和比较,分析其特点,对其作出评价,为我国关于内幕交易的刑事立法和执法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禁止内部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旸 《法学研究》1996,(1):100-111
一、内部人交易之概念 所谓内部人交易是指若干因工作、职业、或身份关系而知悉有关有价证券发行企业未公开、可以影响证券价格之重要消息者,以不法方式利用该资讯,直接或间接买卖相关有价证券,从中获利或避免经济损失之行为。其特点为:  相似文献   

6.
李健男  李传宏 《河北法学》2005,23(5):102-104
关于证券回购的法律性质,主要有抵押贷款说和附条件买卖说等两种做法和观点。两种不同法律性质的证券回购,在法律关系结构和法律风险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基于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同时着眼于交易主体利益之平衡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将证券回购定性为附条件买卖乃现实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证券短线交易规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短线交易是指上市公司特定内部人员在法定期间内对该上市公司的权益证券(equity security)为相匹配的反向交易的行为。该行为是公司内部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短线交易规制制度即是以赋予上市公司归人权的方式来对短线交易行为进行规制,以吓阻内幕交易、维持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正性和公平性的信赖、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规制行为(法定期间内相匹配的反向交易行为)、法律效果(归人权的产生及适用)两方面对短线交易规制制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证券市场上造谣惑众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投资者在决定买卖证券时,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许多信息直接影响到个别证券价格甚至证券价格指数的变动。所以,个别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编造各种虚假信息,有意造成证券价格的大起大落。目前,造谣惑众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证券、期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新刑法第 1 80条规定了证券领域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1 999年 1 2月2 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对该条文作了补充 ,使修正的刑法第 1 80条所规定的犯罪成为证券、期货领域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犯罪。一、证券、期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犯罪构成1 .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即国家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是供投资者进行买卖的特殊金融商品 ,其价格受证券发行人因素、证券市场因素及证券市场外部因素的影响。了解并掌握关于这些因素的信息 ,是证券投资者买卖证券、作出证券…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综合性证券机构与知情交易 从各国管制知情交易的实践来看,加强和完善对知情交易的立法和司法制度无疑占有主导地位。然而, 由于现代证券交易日益复杂化和高科技化,知情交易活动也日益隐蔽,如何使管制知情交易的法律更为有效, 乃是各国法律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知情交易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内幕交易罪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幕交易罪,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违反有关法规,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在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布前,买入或者卖出某种证券,或者泄漏其所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某种证券的行为。本文对内幕交易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内部交易罪与非罪的界限,一罪与数罪的认定,该罪与泄漏国家机密罪的区别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何浪 《特区法坛》2005,(4):17-18
笔者认为,证券操纵行为是指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信息优势,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或交易量,诱使投资者买卖证券,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尽管操纵行为有冲洗买卖(wash sale)、相对委托(matched orders)、连续交易操纵(manipulation by actual purchases)、联合操纵(pool operation)、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dissemination of rumors or false information)、违反政令的安定操作(stabilization)、扎空(corners)、违约交割(renege exchange)等等多种行为类型,但从行为的性质上讲,其应定位于一种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说,因果关系作为证券操纵行为民事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在当前有研究与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证券内幕交易(Insidertrading),又称知情证券交易,是指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的证券交易,目的是获取利益或减少损失。由于公正的证券市场应该具备使投资者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市场信息资料以及证券价格应该迅速、准确地反映市场信息,并通过市场使证券价值得到正确的评价等两要素,①而内幕交易行为可能利用一般投资者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获取实际利益,所以,它是一种不公平的证券交易,将导致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不信任,不利于证券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阻碍证券融资渠道。所以,各国证券法都禁止内幕交易,并将对内幕交易的…  相似文献   

14.
日本证券交易税是对证券交易行为按数额征收的一种目的行为税.世界发达国家都开征了这种税.日本在1947年第一次征收证券交易税,它是由资本利得税的形式转化而来的,由于这种资本利得税在证券管理中存在许多困难,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在1953年被废除.现在,证券交易税已被广泛推行.纳税义务人是转让证券的公司法人.这种证券的转让形式包括买卖、证券的转让、赠予遗产的转让.证券交易税的起征点有两种:(1)以销售形式转让的按实际销售转让的价格征收.(2)以其他手段转让的,按转让时的市场价格进行.税率因证券种类的不同而异.例如,国家债券,通过证券公司转让的,税率为1/10000,以其他手段转让的,税率为3/10000;地方债券(包括法人债券、信批财产贷款有使用权证券),通过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15.
投资者与证券商之间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者与证券商之间的法律关系沈厚富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和发展时]司不长,各项法律、规童制度等均不健全和完善。在证券交易所均采会员制之下,投资者不能直接进人证券交易所买卖证券,而必须委托具有会员身份的证券商代为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许多投资者在进入证券市场前并...  相似文献   

16.
张鹂 《法律适用》2015,(3):107-111
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内幕交易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有效市场作用下,内幕信息的公开会影响证券价格波动是内幕交易存在的理论根源。内幕信息、内幕交易主体、交易行为的同时配合才能构成内幕交易。现行法律对内幕交易的规制存在空白或不明确地带,导致实践中大量内幕交易行为未受到应有惩处,有必要对内幕交易规制存在的理论与实务疑难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海外证券信用交易规制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 《法商研究》2007,24(6):17-25
证券信用交易是海外证券市场普遍、成熟的一种交易制度。狭义上的证券信用交易,也即融资融券交易,在实际运作中产生了委托、担保、借贷三层法律关系。围绕这些法律关系,世界各国或地区均建立了证券信用交易法律监管体系。但由于证券信用交易的发展有极强的路径依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法律背景的差异、政府监管理念的不同、市场发达程度的不一,其交易模式与监管模式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借鉴海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对其法律制度精髓进行移植的同时,进行本土化的选择与创新,是目前我国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证券业中的贪污行为——内幕交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内幕交易的界定 在中国,迄今为止尚无一例内幕交易案件被作为刑事犯罪处理。其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内幕交易行为的性质、危害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内幕交易就是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的内幕人员或者非内幕人员围绕内幕信息所实施的“利用”、“泄露”、“建议”行为。其中,“利用”就是利用知悉的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泄露”就是将内幕信息的内容告知他人;“建议”就是根据内幕信息对他人的买卖行为提出倾向性意见。例  相似文献   

19.
证券交易所是指专门从事已发行的证券买卖的场所,它是最重要的高度组织化的证券流通市场的主体.但证券交易所本身并不参加交易,也不提供交易的价格.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正向功能是维持证券市场的运转,创造连续市场,提供交易信息,方便双方成交,为投资者减少风险.它是国家金融机构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实现国家金融政策的场所.但同时证券交易所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报刊经常反映,投资者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证券往往发生暂时性缺失——要么是填单买进时被告知资金帐户上没有足够的资金,要么是卖出时被告知股票帐户上没有足够的股票。通常,经投资者再三追问,缺失的资金或股票又回到了投资者的名下。为什么投资者的资金或证券会发生暂时性的缺失?直观看,至少有两个原因:①券商工作人员挪用投资者的股票或资金牟取私利。②券商擅自利用投资者的股票或者资金提供给其他投资者进行融资或融券交易。这两种情况都是利用不属于自己的资金或者证券从事证券交易,即所谓偷鸡下蛋,暗中还鸡不还蛋的无本生意。问题是,到底该怎样把握这种行为的法律性质?一说应以挪用公款认定,一说应叫做盗用,一说应称为非法透支交易,一说应视为信用交易。笔者认为,如以“地下信用交易”概括这种行为的法律性质也许更加贴切,因为这种行为与规范的信用交易、挪用公款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