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9,(22):23-24
加强村级人才培养。青铜峡市党组织通过集中办班培训、指定专人帮带、加强实践锻炼等形式,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刨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分子及时纳入村干部人才后备库,进行重点培养。对表现突出、条件成熟的按照程序及时选拔充实进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市共有121名农村“能人”、36名合作社党员社长担任了村干部,全市各镇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和骨干。  相似文献   

2.
广饶县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着力培养致富带富能力强、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全县呈现出“头雁”高飞、“群雁”齐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3.
山阴县通过"三位一体"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新途径,不仅构建了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还打开了村干部政治上进步的通道,更激发出村级班子的内在活力。一是本着关心、关爱基层第一线干部的愿意,根据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表彰优秀村干部和优秀党支部,并且每年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县乡事业单位人员,同时还积极推荐工作业绩突出、带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做各级党  相似文献   

4.
安阳县根据大学生村干部不同的素质、能力条件,把大学生村干部分为组织领导型、创业带富型、培养帮带型分类进行培养。采取举办创业专题培训班“强能力”,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开眼界”,帮助制定创业计划“绘蓝图”,深入企业种养殖场以干代训“学真经”,以及座谈交流思想“换脑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张组 《党的建设》2011,(9):44-45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着力破解农村基层难题。一是抓班子、强队伍,破解执行力不强难题。坚持以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为重点,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勤劳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后备人才,把善管理、能带富的后备人才培养成村干部,初步形成了村干部递进式培养链。二是抓教育、强培训,破解综合素质不高难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对新时期村干部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村干部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呢?对此,笔者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思考。村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村干部对新形势的认识和把握不够。一是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缺乏干事的胆量和魄力,致富带富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7.
高进光 《新长征》2007,(2):41-4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干部队伍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1、村干部的自富、带富能力不强。有的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闯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有些村干部在致富路上自己搞得挺好,却不知如何调动班子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发挥群众的智慧,使群众共同富裕;同时部分村干部由于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虽有致富愿望却总是富不起来。  相似文献   

8.
杨建明 《党课》2008,(11):68-68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针对少数村干部工作精力不集中,发展意识不强的现象,在村干部中实行末位淘汰和警示提醒制度,以全面提升村级干部领导能力、带富能力,为海门率先在苏中苏北建成全面小康达标第一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他目光长远,有胆识,办事公道,能力强,带领一方百姓走上了“工业立村、农业富民、第三产业创收”的致富路;他一心一意谋发展,以身作则,带领村干部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民们都说:“有他当家,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他太辛苦了……”而他却说——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7,(3)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干部队伍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1、村干部的自富、带富能力不强。有的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11.
建设带头致富本领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双强”村干部队伍,是实现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襄城县湛北乡尚庄村突出“双带双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重点,真正把村干部培养锻炼成为带头致富的标兵、带领群众致富的楷模和备受群众欢迎的发展经济能手、致富群众帮手,不断提升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富者为官”现象。一些乡镇在选拔任用村干部时,往往将视线对准那些发财有方、带头致富的人。至于这些“富者”德才素质是否符合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群众是否拥护和信任,考虑不多。某些地方甚至将有没有经济实体,家里有没有存款作为能否担任村干部的唯一标准。手头没有实体,家里财产在村里不冒尖,即使具备当村干部标准,也不能当村干部。群众对这种只要有钱就能当村干部的“富者为官”现象,十分不满。农村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富者为官”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条。一是这些地方乡镇干部组织观念不…  相似文献   

13.
飞飞 《先锋队》2011,(23):52-53
11月2日,我省下发全省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方案。这次农村"两委"换届,将拓宽选人渠道,推进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主干,确保村委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妇女成员。在人选上,主要推荐选拔"四类人员":一是注重从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农村专业大户、复转军人、专业协会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外出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乐县立足建设现代农业大县的战略布局,统筹处理村干部“守成”与“进取”、“致富”与“带富”的关系,大力实施村干部创业带富工程.一批率先创业型村干部“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政治上有发言权,经济上当“领头雁”,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艾琳 《党的建设》2013,(11):30-30
去年以来,高台县着眼破解农村’党组织无人办事、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等基层党建工作难题,创新实施村干部创业工程,大力推进党群共富,有效激发了基层活力,夯实了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8,(4)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队伍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庐江县白山镇同春村204名党员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2003年11月,汪店、同春、齐咀、牙山、渔业、吴圩六个行政村合并为同春村。并村之初,村干部各念各的"经",班子不团结,一度出现软弱涣散的状况,各项工作难以展开。夏元宇任党总支书记后,针对班子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抓班子整顿入手,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他深入党员、群众家中走访调查,多次组织召开党员、村干部和群众  相似文献   

17.
崔海锋 《党建文汇》2005,(11):16-16
如皋是一个拥有145万人口的农业大市。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长寿品牌”的叫响,催生了一批农村经纪人,其中着力培育和壮大农村党员经纪人队伍,努力激发他们保持先进性,为如皋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激发了活力。目前,全市3.3万名农村经纪人中党员有近8000人,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并领证经营的农村经纪人6870人,其中党员1580人。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以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村干部队伍是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领军团队。为提高党员干部富民强村本领,我们强化“双向培养”。着力“把党员农民经纪人培养成村干部,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永登县从教育培训、队伍建设、激励保障工作入手,打好"三套拳",念好"三字经",充分调动和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着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讲奉献、靠得住、有本领的村干部队伍,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保障。——从抓培训、强素质入手,让村干部能力"强"起来。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干部多元化培训的新路子。一是创新培训形式,突出灵活性。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农业教授、乡土专家和致富能手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解疑释惑,让村干部享受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工程,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建强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出能力强、勇担当、群众认可的村级党组织书记,是驻村第一书记的光荣使命,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证。近日,笔者走访化隆县扎巴镇本康沟村、雄先乡巴麻堂村时发现,这两个村的村干部管理水平、处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村民自治能力明显提高,第一书记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培养出了服务能力强、办事公平、群众认可度高的村干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相似文献   

20.
<正>为着力解决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做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织金县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定期对该县选派的413名村"第一书记"和县直及以上驻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履职尽责能力,引导他们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