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邹韩 《党史文苑》2009,(4):50-5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关于"两手抓"的理论,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展,发展的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阐释,不仅确立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新定位,而且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围绕这一新目标,我们党从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等方面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新的内容规划,并且从保护和发展生态生产力、确保生态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这些贡献体现在: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判断;对今后中国的政策作出明确要求,即坚持对外开放政策。邓小平的贡献,有个人和历史原因,但更大程度上是依托党和人民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是面向新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理论成果,具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问题基本观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三农"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立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客观现实,对"三农"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作出顶层设计,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它深刻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充实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将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高度凝练为"四个伟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练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进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戴安良 《探索》2001,23(4):95-9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标志着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的解放,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有着比资产阶级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民主不可分"的思想,论述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方法,特别强调了民主法制化的重要性和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相似文献   

10.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继承性与超越性、"自侓"与"他侓"有机地统一起来,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作出价值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目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对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经验系统总结,用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新论述把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境界。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作出科学界定;二是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作出系统阐述。这些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所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并且提出了"以党内和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概括,明确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理论界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研究的重点,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将社会主义核6心价值观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作出了初步回答,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重要论断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科学界定;为我们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以此为起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向着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军。《决定》中"五个统筹"的要求,同"五个坚持"相辉映,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为走出片面追求GDP的误区指明了方向。走出"一俊遮百丑"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为:总结历史经验,认清中国国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指明了根本方向;主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根本动力;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9.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至关重要。这一政治论断不是凭空作出的,而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基础上作出的,有着丰厚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要正确把握和处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变"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变"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和提升执政能力的充分自信,更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强调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