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泽东泪洒长征路汤胜利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不轻易流泪,但是,在那悲壮的长征中,他情不自禁数度洒下了滚滚热泪。乌江南岸一哭贵州"干人"1934年底,湘江血战后,毛泽东在大多数同志的有力支持下,力挽狂澜。仅存的主力红军,按毛泽东的意见,避实击...  相似文献   

2.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情不自禁数次流下了滚滚热泪。乌江南岸,一哭贵州“干人”1934年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  相似文献   

3.
郑萍 《当代贵州》2013,(11):66-66
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挥师西进,1934年底,红军主力分别到达乌江南岸各渡口准备强渡。乌江是贵州的一道天然屏障,谷险河湍,国民党严密布阵,阻止红军渡江,加上追兵紧咬不放,红军可谓是腹背受敌。而在这时,党内关于红军战略方向的争论仍在继续。面对艰难处境,"左"倾主义领导者不前,企图不过乌江而执行原先与湘西红军会合的计划。鉴于政治局内部的意见分歧会直接影响到即将进行的强渡乌江战役,党中央政治局不得不于1934年12月31日深夜在瓮安猴场西北宋家湾宋小安住宅召开会议,  相似文献   

4.
刘江 《当代贵州》2013,(29):66-66
1935年3月22日,中央红军各军团遵照军委电令第四次顺利渡过赤水河.为进一步迷惑敌人,隐蔽战略意图,3月28日,毛泽东及中革军委决定留下红九军团在乌江北岸伪装成主力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迅速南渡乌江,从而达到将大部分敌军甩在川南和黔北的目的,实现红军进入云南、由金沙江入川的战略意图.3月31日,中革军委向红军各部队发出迅速渡过乌江的命令,红一军团从大塘渡口、红三军团从江口渡口,红五军团及军委纵队从梯子岩渡口,实施了紧张有序的渡江计划.在渡江过程中,毛泽东见到负责保卫渡口的红二师领导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由贵州进入云南,经昆明附近至元谋再至金沙江的迂回红线,顷刻间说明了二渡乌江的战略意义,意在恳请红二师坚守渡口,保证中央红军安全渡江.  相似文献   

5.
汤胜利 《党史博采》2005,(12):20-22,36
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轻易不流泪。但是,在那悲壮的长征路上,他也情不自禁地数度流下了滚滚的热泪。乌江南岸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1934年底,湘江惨败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为挽败局,毛泽东力排众议,在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下,使仅存的红军主力,避实击虚,进入了兵力空虚的贵州省境。进入贵州境内的红军指战员们,惊异地发现,贵州的穷人分外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多达156种的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贵州“干人”。这中间,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途中并未攻克锦屏县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第383页谈到这样一段史实:"红军经贵州腹地向黔北挺进,连克锦屏、剑河、镇远、施秉、黄平、余庆、瓮安等县城,12月底占领乌江南岸的猴场。"在这段叙述中,存在着一错一漏,特作如下说明。一、红军长征虽...  相似文献   

7.
张磊 《党史纵览》2022,(7):15-19+14
<正>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后,红军进行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张云逸随中央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在一年的时间里,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省,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在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强渡乌江显神威1935年1月1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进抵乌江南岸。乌江是贵州省内的一条大江,江岸陡峭、水宽流急,地势十分险要,是遵义、  相似文献   

8.
强渡乌江     
正红军突破乌江,粉碎了国民党借乌江天险堵截消灭红军的美梦,一扫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分三路向乌江进发。右路红一军团在回龙场、左路红三军团在茶山关、中路军委纵队在江界河等地强渡乌江。而防守乌江的则是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他为防止红军"赤化黔北",调派3个旅1个团沿遵义老君关到思南塘头的乌江各渡口构筑工事,并沿江烧毁民房、销毁船只,以阻止红军渡过乌江。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由西  相似文献   

9.
1935年1月初,红军强渡乌江,挺进遵义。1月9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进了遵义新城古寺巷一位黔军旅长的住宅里。晚上,周恩来赶了过来,查看了他们的宿营地,向他们通报了遵义城内及周围的敌情、民情和社会情况以及红军下一步的部署。  相似文献   

10.
夜袭施秉城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决定中央红军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川黔边的遵义地区挺进。中革军委根据会议精神,作出了新的部署,将中央红军整编成左右两个队伍,以钳形之势,首先向乌江迸发,然后进军遵义。 红军向乌江进发,蒋介石从湖南、广西调动部队从左右江夹击,命王家烈部队在前面堵截,令周浑元、薛岳部急追,形势十分危急。部队必须迅速抢渡乌江,摆脱敌人。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奉命率一支侦察部队,为红军侦察开路。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横渡乌江,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合围圈,挥师北上,欲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中央的指示,红四方面军弛援策应,积极与中央红军会师。1935年6月,毛泽东、张国焘率领两支红军主力队伍,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令人喜悦振奋的握手拥抱之后,围绕北上南下的问题,红军又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命运抉择。  相似文献   

12.
长征之初,湘江一战,中央红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多众锐减为3万余人。进入贵州,数月间红军左冲右突、夺路逃命,处处被动、天天挨打。湘西有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兜着“口袋”,红军不能去钻;乌江南岸阻隔了几万追兵,一半时上不来。衣衫褴褛,体弱力衰的3万余众,太需要寻找一个稍富些的地方喘口气了。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6,(10):88-88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分析了眼前的形势,感到情况严重。青杠坡一战未能消灭尾追之敌,四周敌军越聚越多,战局于我十分不利。为此,他们决定立即抢占附近的渡口,摆脱敌人的追击。因抵制错误路线而被撤职、到“瑞金团”当战士的“兴国团”团长高翔,主动率领数十名红军抢占了渡口的浮桥和对岸的小镇,为大队红军摆脱敌军打通了道路。红军一渡赤水,进到云南扎西地区。此时的蒋介石以为歼灭红军的时机已到,于是调集40万大军围住扎西地区,妄图将红军一举歼灭。毛泽东与总部首长研究了敌情,准备用运动战对付敌人,趁敌人重兵围扎西,黔北空虚之时,红军东渡赤水,迅速回师。红军主力二渡赤水,夺取渡口。高翔被任命为“瑞金团’’团长,“瑞金团”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改用碉堡战结合重兵进攻来对付红军,企图消灭红军于乌江以北。毛泽东经过真重考虑,决定红军三渡赤水,造成北渡长江的声势。红军在三渡赤水牵动了国民党的追兵后,然后突然调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涉乌江,把敌人主力甩到了后面。“瑞金团”完成了牵敌西去的任务,追赶主力到贵阳附近的新场,主动出击,夺取敌人的黑水铺兵站,造成贵阳城中的敌人混乱。蒋介石怕红军攻占贵阳,急调滇军增援,疲惫不堪的滇军被红军牵向东去,遭遇沉重打击。而红军主力则大步开进云南,五月初从容渡过金沙江。至此,红军彻底摆脱了敌人的战略包围,从内线转到了外线,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14.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全国党刊研究会组织了"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全国党刊赴贵州联合采访"活动,我有幸参加于其中.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山,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茅台渡口,娄山关战役遗址,强渡乌江战役遗址,猴场会议遗址……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无论是聆听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的老红军讲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还是登280级台阶到红军山瞻仰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敬献花篮,无论是领略娄山关战场阵地的险要,还是感受昔日红军强渡乌江的艰险,无不令我对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萌生新的感怀、新的启迪,对红军长征精神生出几多感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上,记载着遵义会议这一闪光的篇章;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间,永远缅怀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遵义市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命名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城遵义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这段光荣历史不难追溯——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战略大转移——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浴血奋战,突破了强大敌军的围追堵截,抵制了“左倾”路线的干扰,在敌我兵力悬殊,我军事实力受到重创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分析了敌我形势,在他的积极建议下红军向敌人防御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到渡过乌江,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月3日,中央红军突破乌江。乌江水流湍急,自古被视为“天险”。当年江上没有桥,红军也没有船,但千军万马却在一天之内渡江而去。于是,人们传说红军是天兵天将,每人都有一匹“水马”,红军就是骑着“水马”渡过乌江的,而且越传越神奇。那么,中央红军究竟是怎样渡过乌江天险的呢?  相似文献   

17.
刘明钢 《党史纵横》2006,(11):28-31
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一路过关斩将,打了不少“漂亮仗“,成功地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在战争中,红军最常用的计谋之一就是伪“装国军”,迷惑敌人,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真假难辨,以巧取胜。化装敌军,利用俘虏诈城,巧取遵义1934年年底,毛泽东参与了军委的领导,红军的军事指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新回到了灵活与机动的战略战术上,因此也就有“了巧取遵义”这一“场好戏”。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向遵义挺进。遵义,北倚娄山,南临乌江,是黔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攻克遵义意义重大,而这…  相似文献   

18.
乌江,史称黔江,是贵州第一大江,由西至东横贯全省,两岸悬崖陡壁,水急险滩,以天险著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12月底,中央红军进抵乌江南岸,准备北渡乌江.此时,蒋介石一面命中央军两个纵队及广西军阀廖磊部由南向北尾追,一面急令贵州军阀王家烈在乌江北岸堵防.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为了贯彻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关于北渡乌江的决定,中革军委决定以中路瓮安江界河渡口为突破点,分3路从西起开阳茶山关东至余庆回龙场100公里长战线上实施强渡,从而拉开了抢渡乌江战役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一些书刊将中央红军从再渡乌江至北渡金沙江这段史实说成是毛泽东既定计划,针对这种说法,文章从三个方面谈了不同观点:一是它离开了当时红军处于“相当艰难困若”的历史背景。对此,文章据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遵义会议关于“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高度的运动技术”精神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二是它不符合当时中共中央准备在川黔滇边或黔西、黔北地区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意图。最后,文章还引用文献论证了中央军委决定北渡金沙江的时间是进入滇东以后。  相似文献   

20.
红渡新景象     
正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坐落在乌江边上,距大乌江集镇2公里,原名岩门,因1935年1月红军在村中回龙渡口率先突破乌江、北上遵义而改名红渡。在这片红军当年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目前正在探索"旅居农家"建设的新路径,寻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转型升级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