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焦点是综合国力,作为综合国力中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快社会发展,必须从加强市场经济、民主法制建设、发挥教育基础性作用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着力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深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应有之义;这一研究不仅接地气,重实际,而且有利于寻求化解现实社会诸多矛盾的方略,向党政部门提供若干决策的理论依据。因此,无论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视角还是从提升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视角、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历史实践还是从理论上看,国家职能范围的界定和履行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国家凝聚力的强弱,如果国家职能范围界定不清晰或者国家职能不能很好地履行,就会出现国家凝聚力弱化,国家离散力膨胀等严重后果。此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并非鲜见。因此,国家职能与国家凝聚力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关系。构建理想状态的国家凝聚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执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和公民等方面的齐心协力和密切配合,与时俱进合理定位国家(政府)职能只是其中极其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国家向心力强弱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根基和进度,甚至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前苏联的分崩离析,前南联盟的四分五裂,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国家向心力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认真研究国家向心力的发展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国家向心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在共同价值观导向下的一种精神力量.新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腐败现象的出现、外来腐朽思想的渗透以及分裂主义者的种种行径,使得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被削弱.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国梦与增强国家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增强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大力发展经济,打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经济基础;建设精神家园,打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基础;高扬核心价值,打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清除消极腐败,打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社会基础;建设诚信政府,打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行政基础;加强执政党建设,打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政治领导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国家的公民对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国情,如何诠释"一国两制"、两岸关系,乃至如何构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理论体系;就研究专著的编写而言,似宜在横排研究的各大内容的基础上逐一纵向梳理,或曰横排竖写之法。  相似文献   

8.
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与民族凝聚力统一于两者共同的功能上。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纲领、政治制度、思想路线及经济基础等方面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了有力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统一战线则为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思想路线的实施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新时期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途径与政策应坚持政治性、突出经济性、抓好思想性、扩展群众性。  相似文献   

9.
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立身之本、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它是民族成员之间产生亲和力的基础,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执政党和政府的诚信能增强民族成员的向心力。因此,诚信友爱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凸显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征,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各要素的成熟和优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本文认为,从二者的构成要素上看,国家凝聚力的外延比民族凝聚力要多;从作用方式上看,国家凝聚力主要是政治认同,民族凝聚力则主要是文化认同;从相互关系上看,民族凝聚力是基础,国家凝聚力是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促。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对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所引发的各种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分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提出了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国内民族问题也日益突出,民族分裂主义活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新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和提高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制约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等等方面的因素,与之相对应,我们可以从上述诸方面着手,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陆昊同志在团十六大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从增强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入手,切实做好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本文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强化利益表达,增强服务的实效性;以青年兴趣为导向,促进文化活动的能动性;提升人格魅力,增进学生工作的感染性四个方面阐述了作为基层团组织如何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民主党派是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其自身建设对增强我国国家的核心力量、竞争力、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创建的现代国家雏形,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产物,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国号、政权体现人民性,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为人民代表会议。党建国家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政权的合法性乃根据民力,尤其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试行了局部执政,赢得了人心,既成为根据地人民凝聚的核心,也对国民党统治区民众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延安成为举世瞩目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关于根据地政权理论的一些基本精神,奠定了当代国家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今我国政权建设值得借鉴的宝贵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8.
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凝聚力是各民族、政党和公民为实现国家和自身的一致利益而形成的对国家的认同、归属与聚合的力量。国家凝聚力由国家的整体实力、政府的公信力、执政党的主导力、民族利益的聚合力等因素构成。从本质上看,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都是民族成员对国家的一种生存依托或依靠,是公民的家园意识上升为国家意识的体现,但二者在内涵、性质、范围、职能及认同上存在差别,国家凝聚力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归宿和升华,而民族凝聚力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核心价值与国家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观的一致是国家凝聚力重要来源。价值观通过引导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为国家凝聚力提供价值支撑。文化功能的社会化、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起着凝聚的作用。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核心价值对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凝聚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二者的相互关系贯穿于党的整个历史进程.民族凝聚力呼唤了党的诞生,党顺应凝聚人心的时代要求而生,诞生之后便为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民族凝聚力的与日俱增又给党的建设和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