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治理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因而建构一种新的开放性的多元治安主体模式,是有效回应社会治安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在这种"一主多元"的治安主体结构中,党委和政府是领导主体,公安机关是核心主体,保安服务公司与社会治安防范组织是重要主体,社会民众是基本主体。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建构好"一主多元"式的治安主体结构的向度,以凝练价值共识取向、构建协同型的责任主体与创建多维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相比,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具有更多特殊性和复杂性,仅靠政府作为单一监管主体的模式很难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互动来共同解决问题,为当前我国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广泛的思路。通过政府、网络外卖平台、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商和合作,能够弥补政府监管能力的不足,充分利用各方优势与资源,提高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新时期我国政府治理理念重塑的必要性入手,对政府治理理念重塑 的内涵"以公众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在此基础之 上,运用公共预算决策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从权力、信息、决策模式出发,建构了"新公共预 算决策"这一全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缘自因监管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政府监管不力。现行"九龙治水"的分段监管模式和"一龙治水"的大部制模式本质上具有结构相似性。鉴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性,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对现行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的突破。而实现这种突破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政府相关职能,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重视客体导向原则在食品安全关系调整中的作用,确定基于各方利益协调的食品安全目标,进而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转变,建立基于网络治理新模式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创新的专利与标准的协同发展中涉及到政府、法律法规、市场中介组织、创新主体本身等众多因素。我国目前在专利和技术标准协同当中的监管领域仍存在着一些滞后和不足。本文尝试从政府、中介组织以及创新主体等三个层面提出构建一个专利与标准协同的监管体制,并对其各层次的具体功能以及彼此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建立一个"政府主导整合、中介组织补充监督、创新主体自我监管为运营架构,激励政策为支撑平台,法律法规为约束边界"的基于技术创新的专利与技术标准协同发展的监管体制,并针对专利与标准协同的不同阶段的监管进程,提出监管主体监管工作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BOT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中的资金不足问题,近年来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在实证分析城市污水处理BOT项目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完善政府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经济的政府监管原则和方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府监管而言,互联网经济是比市场经济和法治政府更大的杠杆,"互联网+"给政府监管提出各种新任务和新挑战,无论是监管理念和模式,还是具体监管措施、方式的设计和选择,都亟待研究和探索。政府监管应当贯彻适度监管原则、公共治理原则和信息效用最大化原则,而在具体监管上,需要更大范围、更大幅度的放松监管,承认和尝试网络平台的治理地位,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手段实施监管,并且合理实现线上线下的差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迫于低碳经济转型的压力,初始阶段的碳排放权交易更需要政府适时适度监管。政府在监管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凭借丰富的监管经验做到机会型监管,但是不能始终保证监管能够有力且有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盟最早实行配额碳排放权交易,而美国的自愿碳排放权交易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两种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相关政府也积累了丰富的监管经验。对欧盟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法律制度的考察,有利于我国早期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中晚期配额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法律制度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分段监管为主,以品种监管为辅"的多头监管体制。这种看似"分工明确,环环相扣"的监管模式,由于职权配置不合理、监管主体职责不清等原因,实践中导致职权交叉重复和出现大量的监管真空。这种监管体制已成为食品安全犯罪事件频发的元凶。如果强行将之前形成的多部门监管体制全部推倒重建为单一部门监管体制,可以避免分段监管的诸多弊端,但势必涉及政府有关部门利益的冲突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重构,改革将面临重重阻力并因此付出巨大成本。因此,与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相适应,减少现有监管部门,建立以"两部门监管为主,其他部门监管为辅,并以刚性协调部门相配合"的监管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应作为监管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以来,上海共青团积极探索创新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体制机制,在此过程中形成以规划编制为统领、以联席会议为基础、以指标监测为抓手的有效模式,努力协同各方资源力量,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优先发展"和"积极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青少年事业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行政法与政府规制分析方法,从规制目标定位与规制工具匹配出发,认为在当前民营化改革的浪潮下,我国公用事业监管的目标定位,应当从以"融资"为中心的"效率"取向转向以"普遍服务"为中心的"权利"取向;并且从准入许可、特许契约、质量与安全监管、消费者参与、强制与补贴等规制工具和公法装置的引入与完善角度,论证了公用事业监管体制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2.
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是应对网络时代冲击、发挥网络集聚优势、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应着眼建立系统科学的素质教育内容环境,构建师生共建、网上互动、有效评价的素质教育模式,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运行机制体系。实践经验表明,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要探索素质教育的网络新理念,打造分层分级"一校多站"的网络平台,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不断推动素质教育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如举债融资规模膨胀过快、制度缺失、机制运行不够规范等问题。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营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通过对当前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梳理,基于“多中心场域治理”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多中心合作型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平台已经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此同时,相关问题也进入公共讨论视野。网络平台私权力的失范问题尤其突出,干扰了公权力对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也损害了用户、经营者等私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立足于“政府—平台”二元参与的治理模式在解决私权力失范问题时表现出不足。对平台私权力失范的成因与特点分析显示,政府治理在网络空间技术壁垒面前的“水土不服”与网络平台兼具公有性与私有性的矛盾,是私权力治理困难的症结。平台运行呈现出多主体参与的特点,因此对其治理也应该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用户是平台经济最广大、活跃的参与者,提升用户在平台治理中的地位与参与程度,建设多元主体、多方合作的治理模式,将为平台治理提供有益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对待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的姿态方面有所不同,而现有研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仍不充分。以"网约车新政"为例,揭示地方政府在网约车政策制定中的行为逻辑发现,地方政府以对上变通、对下管控、对内折衷和对外拖延等策略来回应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表现出"权衡多方、稳定全局"的多重行为逻辑。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的"网约车新政"依然沿用了传统的"数量管制"手段,其监管手段亟待创新,这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建构可持续消费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才能建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内涵涉及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个基本概念,其发展与演化体现了国家文化视域的"下移"与"聚焦"以及文化认识观念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支撑体系建构的战略与政策须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相应调整,在不同历史阶段体现为不同的目标模式和改革策略。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转型期,应根据现代性要求,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和共享"的文化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走过十年有余,在以《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为标志的行业统一性立法加快出台的背景下,作为制度工具的法律与政策之间互助共济的"共治"格局将成为未来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制度特征。本文以部分省、市出台的25份行政规范性文件为分析样本,发现各地出台的政策存在生态环境监测范围过窄且市场准入条件不合理、监管模式、职权划分及措施未摆脱体制束缚、机构运营环节缺乏公法边界、市场退出及责任承担环节对"弄虚作假"的界定过于主观化等四点制度缺陷。应取消针对社会化机构的环境监测范围限制并凸显市场准入条件的"专业性",构建与社会化性质相适应的政府监管体制,明晰机构运营环节的公法边界,进一步规范由"弄虚作假"引致的民事、行政法律责任,助推政策的法治化。应通过对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开放的边界、各主体在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的获取和使用上的权限分配与责任承担、负责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的技术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关系等的探索,助推政策的创新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地方政府在整合工商、食药、质检等资源的基础上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统筹监管环节,尝试探寻有效监管的新出路。以OECD框架为基础,从监管机构、监管职能和监管政策三大维度出发并借鉴已有研究,尝试建构适用于我国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监管部门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这一体系对2016年X市六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监管能力进行分级定性评估与比较。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建构阳光政府带来了希望.为避免这种希望不被现实中"封闭"的具体行政和"短腿"的司法实践笼罩于阴霾之中,为从根本上使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得以有效保障,应对域内外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的演进变迁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就消除法院顾虑以有效制衡行政权力的有效路径进行实证探寻,对公共治理模式中的公众参与加以积极推进.只有如此,才能最终使公民的知情权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