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起创造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统会文化""济世情怀"兼收并蓄,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兴利除弊,展示独特的制度优势,实现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应当进一步增强新型政党制度自信,既不能割裂历史,脱离传统文化自信空谈新型政党制度自信,也不能仅就传统文化自信来谈新型政党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2.
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有利于推进民主党派自身持续发展、彰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自信,对助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当前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主要面临对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民主党派履职实践不够充分、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履职工作制度不够完备等问题。民主党派应从加强民主党派履职能力相关理论研究、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履职意识、大力加强履职队伍建设、创新民主党派履职实践平台以及完善履职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广大成员参与多党合作实践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伟大政治创造,是中国近现代史多种政党制度探索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与各民主派共同创造的。基于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优越性,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性质和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把握科学的评价标准,即是否适合本国国情、是否有利于安全稳定、是否有利于提高合作效能;必须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让民主党派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新型政党制度视野下加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关键靠人、靠队伍。针对这一问题,民主党派应立足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抓住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政治建设、思想引领、能力建设和制度保障,参照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政党关系文明既依靠政党制度安排 ,更需要政党实践建构。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 :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关系、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多重化党际关系的特点。因此 ,推进我国政党关系文明建设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监督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强大的领导力、权威性主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广泛联系社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助力。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彼此交融、良性互动中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充分认识这项制度的优越性,并把它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是江总书记为新时期我国政党制度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国家和人民事业新发展的要求;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必须构建适应21世纪的中国政党制度,完成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结果,具有理论优势、文化底蕴和实践效能三个维度的自信来源。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发展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真理性的认知,奠定了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契合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对国家统一和有效治理的政治目标与政治价值追求,契合于"和合文化"所倡导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天下为公的包容精神,奠定了这一制度自信的文化基础。成功应对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面临的内外困境以及在快速推进现代化和国家治理方面比旧式政党制度有更高的实践效能,奠定了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这三个维度的自信来源既相对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来源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党制度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优化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必须实现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民党派的自主性之间的相互平衡,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文强调,增强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是优化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认识和弄清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内涵、实质以及如何体现民主党派的代表性、发挥好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和作用,不仅关系到民主党派自身的生存、发展,更攸关中国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关系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前途、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效和对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影响。研究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的有关问题,既是个现实的政治理论问题,也是个长远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良性的政治互动关系,分析多党合作制度的特征。文中运用政治学理论,从信任性政治合作,实现良性政治互动;合法性制度建设,政治互动的支撑;有效性程序规制,政治互动的递进这三个角度,研究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阐述我国参政党形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围绕政党制度建设、多党合作基础、民主党派性质、民主党派职能、民主党派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关于政党制度,强调要更好发挥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关于多党合作基础,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关于民主党派的性质,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关于民主党派职能,强调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批评,强调在提高政党协商水平中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首要责任;关于参政党建设,提出民主党派特别是领导班子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习近平关于多党合作的系列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是我国对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深厚的文化土壤。多元一体、贵和尚同、和而不同及求同存异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深厚的文化积淀就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立的深厚基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独特的中国式民主形式,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引领社会发展。制度自信源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一步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必须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在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成员结构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把这项制度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必须在民主党派中间大力开展五种教育,搞好政治交接.  相似文献   

15.
能否有效地监控腐败,是衡量本国的政党制度是否有强大的合法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相关政党伦理高度的标尺。从中国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中生长出来的多党合作制度,在制度内部建构了控制腐败的一系列机制,把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政治监督就是重要的制度安排。然而,在实际运转中,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并不理想,直接关系到政党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使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效能受到影响。本文重点分析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运转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缩小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制度建设是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要求,是民主党派保持进步性的需要。民主党派依据《章程》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必须在最高层次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即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最大的特色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之间具有多重关系.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多重关系,这是保持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前提.本文就我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中的几个基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是基于"和合"思想与思维才设计出"执政党-参政党"的政党制度,这是中华文化底蕴和智慧的体现,这与基于竞争思维的执政党-在野党制度不同。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各有优劣,"执政党-参政党"制度最契合于中国文化与国情。这份制度自信的基础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文明成果:在农业文明时代,能够将广阔的疆域整合成一个国家,并且保持长期的统一、稳定的,只有中华文明。因此,在政治发展路径上,中国必须以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为基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能够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而不必也不能照搬西方的制度。惟其如此,才能夯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磐石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有两对对应的概念,即领导党一合作党,执政党一参政党。中共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的、领导各民主党派的政党;各民主党派不仅是参政党,而是接受中共领导、与中共长期合作的政党。这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政党制度7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中国政党政治良性发展的基本经验:坚强领导核心是根本保证,良好党际合作是重要前提,系统协商机制是体制保障。展望新时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前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优化政党政治发展,以加强执政党建设为支撑点,以加强参政党建设为着力点,以加强协商民主建设为切入点,实现我国政党政治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