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峰路、密云路、国康路和四平路构成环状将同济大学“揽入怀中”,这四条马路环绕同济火学的路段总长度不到三公里,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环状带中,一个“聚人、聚事、聚财”的创新、创业型产业集群悄然崛起。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这个城市,有4万多辆出租汽车,6万余名出租车驾驶员。也许在这支庞大的出租车司机队伍中,杨红梅、闵进明并不怎么起眼,但在上海强生市东出租汽车公司里,他们却是“的哥”、“的姐”们追崇的“标杆”。这不仅仅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劳模驾驶员、是五星级驾驶员,更因为他们有一颗诚恳待人、真心为客的心。  相似文献   

3.
宜都的桥     
山多水多必然桥多。宜都“七山二水一分田”,依偎长江环抱清江,山川连绵溪河纵横,好多地方“一里几道桥”。宜都的老年人有句口头禅,教训子孙常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宜都确实桥多,毫不夸张地说,宜都就是桥的“博览馆”。宜都的桥,是历史的留痕。美称“小汉口”的洋溪,是个水窝子,一年几趟闹水,往往“米坛子打漂漂”。洋溪一带的木桥石桥,花样多,韵味  相似文献   

4.
李寒柏的眼睛有点“毒”,剔骨挖心一般。他在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看守所案件侦查科做一个小头目,经常一脸冷色、阴沉着面,两眼珠子时时骨碌碌地转动,透出一丝射人的光。他天天在戒备森严的高墙内琢磨关押人员的内心世界,练出了一双目光犀利的眼睛。凭着这对“毒”眼,他在监管场所这个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岗位上连连挖出了重案要案,让人瞩目。刚进入鸡年,李寒柏就被万州区公安局荣记了个人三等功。这一回,他在看守所把四年前震惊三峡库区的“大碗火锅城”杀人案的隐秘给掘了出来,一下子让尘封四年的“死案”活了。这起迫压了万州警方四年的血…  相似文献   

5.
出于种种原因,一些用人单位需要特定人才时,常常是采取挖他人墙角的方式进行掠夺性招聘,一些劳动者也往往基于各自目的而心甘情愿“被挖”。他们并不知道,无论是“挖人”的单位还是“被挖”的劳动者,结局往往是害人害己。  相似文献   

6.
冯银亭  杨振华 《人权》2002,(3):36-39
“杨校长,您不能走啊……” 2001年12月26日,河南省许昌县桂村乡石桥杨村成了泪水和哭声的海洋。数以千计的群众一大早便自发地涌进石桥杨小学,为他们心目中的好校长、好老师、好人——石桥杨小学校长杨保金送行。 杨保金,许昌县桂村乡石桥杨村人,1968年参加教育工作,他33年如一日,把整个生命都无私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曾多次荣获省、市、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动下,石  相似文献   

7.
《思想工作》2005,(1):36-38
2004年国庆长假前后,一本名为《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新华出版社)的书在部分党员干部中传阅。李真,原河北省委主要领导秘书、河北省国税局局长,因贪污、受贿等罪被判死刑。“这是我极不情愿写的书,如果不是因为‘记者’两个字,如果不是为了警示后人”,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唯一对李真多次面对面采访的人、今年38岁的乔云华说。“看到这本书的官员无一不向我讲述心灵受到的震撼,他们希望每个党员干部都读读。”这个生前曾经在河北省政坛叱咤风云的“第一秘”,被人前呼后拥、志得意满的局长,死后化作一把灰尘寄放于一只毫不起眼的小骨灰盒内存放在寂静、阴冷的殡仪馆,盒上只有两行火柴头大小的字:“姓名:李真,编号:6199”。除了家人没人“凭吊”。生死差异何其巨大!人一旦沾上“贪”字,真是欲壑难填!我们特摘登《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希望能给世人以警醒,贪者戒!  相似文献   

8.
正遍布我国各地的近70万名灾害信息员承担着查灾、核灾的重要职责,灾害发生后,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到达,总会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灾情,为及时救灾提供决策支持。他们冒着倾盆大雨、趟着洪水冲锋在灾害一线,他们昼夜奋战、忍饥挨饿、徒步巡查只为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他们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他们"毫不起眼"却事关万千百姓安危。本文特此展现省、县、镇,村四级灾害信息员的工作风采。  相似文献   

9.
浙江义乌。往朝阳门进入前大路的入口处,有家毫不起眼的“温州小吃店”。然而,5月29日,它却意外地成了商城人民谈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于苏联解体这个巨大的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的审视角度,不同的利害关系出发,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这毫不奇怪。但是使人不解却是一些自诩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人们,他们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阶级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和“帝国主义的颠覆渗透”当作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因素来进行分析,这种从外部来寻找原因的思路是相当偏颇的。不是说不存在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而且西方敌对势力也不是从最近才开始这个战略的),  相似文献   

11.
知识手册     
工作指南盘点创业者九大素质素质一:欲望《科学投资》研究发现,成功创业者的欲望,许多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刺激,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且往往不是正面鼓励型的。刺激的发出者经常让承受者感到屈辱、痛苦。这种刺激经常在被刺激者心中激起一种强烈的愤懑、愤恨与反抗精神,从而使他们做出一些“超常规”的行动,焕发起“超常规”的能力,这大概就是孟子说的“知耻而后勇”。一些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往往会说:“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这两下子。” 素质二:忍耐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老话…  相似文献   

12.
如果问他会唱什么歌?那他一定毫不思索地回答你“黄埔军校校歌”。而这种耿介几近可爱的个性,也会表现在一些不那么恰当的场合。只要是任何婚丧喜庆要找他致词,他一定可以跟民族大义扯上关系。我常常觉得,那一对对的新人一定搞不懂他们两个人结婚跟民族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就像我每一次去大陆拍戏,离家前跟他辞行,他一定会语重心长的叮咛:“这一趟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两岸的和平就全靠你了……”  相似文献   

13.
张平 《云南人大》2006,(2):41-41
打招呼,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礼貌行为。见了人先打招呼,是讲礼貌的标志之一。一般来说,中国人似乎对熟人或需要与之打交道的人才“讲礼”、“打招呼”,但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往往在擦肩而过时,也常常会被对方主动一声“招呼”,招呼的内容大体是“Hello!(您好)”、“Thankyou!(谢谢您)”之类的问候。其实,这种招呼,不仅仅是讲礼貌的表现,也是一种互相沟通、彼此交流的方式,可以起到缓解烦恼、调节心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寻祭张寒晖     
寻祭张寒晖●霍志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悲愤的歌声已离我们十分久远了。整整50年,半个世纪的风雨冲淡了许多记忆。张寒晖在哪里?那个时代的歌手?由于职业的关系,我从一些毫不起眼的著述中,寻到只言片语,觅见历史对他无法忘却的情愫。延安,李家洼,一处...  相似文献   

15.
文摘.轻松一刻史泰龙贴身保镖竟是娇小女子身材娇小的珍娜·布里姬看起来不过是个毫不起眼的柔弱女子,但她却是许多好莱坞巨星的贴身保缥,真让人不可思议。“在银幕上,神勇无比的席尔维斯·史泰龙、劳勃·瑞福、阿兰·德龙等人都是我的客户。”长得像个小娃娃的珍娜·...  相似文献   

16.
拙作《“文人”和“文化人”的起源》发表后,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新课题。现对于“文化人”的演变踪迹,根据近来发掘的史料记载,做如下补充——“文化人”称呼回溯到五四虽然“文化人”这个称呼正式出现于1936年即抗日战争前夕,但一出现就得到社会认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共生物,“文化人”这个概念延伸到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有文章谈起胡适之教授说:“他家那时在米粮库。(北京城区的)米粮库不失为一个文化人的区域。短短一节胡同,一号住着陈垣、傅斯年,三号住着梁思成、林徽音,四号住着(胡)适之先生。”这就是公认“陈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音、胡适之”这些五四时期的教授、学者都属于“文化人”之列。还有文章叙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价值     
虹看到孤形的石桥,对她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固然,彩虹的生命没有石桥长久,石桥也没有彩虹美丽。但不争的事实是:石桥长久地稳架于两岸之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身躯,这是它生命的价值;彩虹瞬间美好的展现却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同样是生命的价值。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而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人生是一道深奥的方程式,如果你代入的是“索取”,那么解出来的就是“平凡”,甚至“卑鄙”;如果你代入的是“贡献”,那么…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正日益成人们关注、谈论的话题。什么是全球化?其本质是什么?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如何看待全球化?人们也是各执一词,观点大相径庭。一部分人认为“全球化主要是一些国家制定的政策有意造成的”①,他们斥责“全球化”是“美英等少数发达国家”“包藏祸心”、“蓄意设下的一个陷阱”②。这一见解否认“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另一部分人则极力赞美全球化、讴歌全球化、推广全球化。他们把“全球化”当作一种信仰,一种判断世界各国、各民族先进与落后,开放与保守,自由、民主与极权、独裁甚至好坏、善恶的标准,强迫世…  相似文献   

19.
每到年底岁末,媒体都会搞一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最后获得荣誉者的确让我们赞叹。可是,“总觉得少点什么,由于视觉太过宽广,总觉得他们距离我们很遥远,倒是一些不特别起眼的小人物则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想来也一定能感动你吧!”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一得     
议论纷纷好讲法律常识,总免不了要举一些案例。举案例之后,学生往往要议论纷纷。有的教师遇到这议论纷纷,往往要加以制止,他们认为这样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这些教师没有看到:这议论纷纷,正是学生由具体的感知而进入思维、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矛盾的暴露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的表现。充分有效地结合这议论纷纷讲课,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这“议论纷纷”的制止,其实是用“灌”来取代学生的自我思维、自我认识过程,也是教学脱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