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偶读唐人孙樵写的《书何易于》,颇有一些感触。何易于曾任益昌县令。益昌县城位于离州府所在地四十里的嘉陵江南岸。一次,州官崔朴趁着明媚春光,带着众多随从乘船顺江游览。船至益昌,崔朴要何易于派民夫给他拉纤。何易于就把上朝时携带的手板插在腰带上,亲自给崔朴一行“引舟上下”。崔朴见此情景,吃惊地问何易于为何这样?何易于回答说:“眼下正值春季  相似文献   

2.
政绩,是对官员在职期间办事成绩的评价,源于官场的考评;政声,是在社会上流传的对官员执政行为的评价,源于百姓之口。政绩与政声本应有其本质上的相同,然而,二者一字之差,有时竟高低迥异。笔者想起唐末的“拉纤县令”何易于和他的为官之道。唐代元和年间,何易于任四川益昌县令,其顶头上司利州刺史崔朴,常趁阳春胜日,约请各方权贵,画船歌酒沿嘉陵江东下,沿岸各县接替派民夫拉纤。船至益昌县境,何易于执手笏、着官服负纤引舟。崔  相似文献   

3.
子罕,又名乐喜,春秋时宋国司城,即掌管工程的官吏。宋平公十九年(公元前557年)的一天,子罕处理完公务在内室小憩,忽报一民夫求见。子罕便将其召进厅堂。没等子罕开口,民夫便从囊中取出一块璞玉呈上,说道:"小人在山中打柴时,捡了一块玉石。大人为国操劳,惠泽苍生,国人无不感戴。小人特此前来献玉,以表谢意。"  相似文献   

4.
谄谀者宜惕     
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个下邦人姓翟的,起先当廷尉(最高司法官)时,宾客来往极盛,把大门都堵塞了:罢官后,则大门外可罗雀。后来,翟公官复原取,又当了廷尉,宾客们又准备前往巴结,翟老先生便在门上写了24个  相似文献   

5.
正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厉行节俭,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次,晏子正准备吃饭,齐景公的使者突然到来,晏子并未另外添加饭菜,只是将饭菜一分为二,让使者与自己共餐,结果两人都没吃饱,使者遂将此事禀告给了齐景公。齐景公惊讶道:"作为宰相之家,竟如此贫寒,我还不知情,这是我的过错了。"于是,他派人送千金给晏子,让他供养宾客。  相似文献   

6.
领导来慰问     
新上任的县委王书记想到桃花乡桃花村帮扶对象王老五家慰问。办公室丁主任明白,领导这是为赢得好口碑而搞的形象工程,于是让办公室通知电视台派记者跟随,又安排桃花乡做好慰问的准备。准备妥当后,丁主任就向王书记汇报可以出发了。王书记问:"电视台通知了吗?"丁主任心下一喜,幸亏自己办事老练,答道:"王书记放心吧,保准让您满意。""通知桃花乡了吗?"王书记又问。"通知了,我也让他们把慰  相似文献   

7.
正一1980年3月的一天下午,临近下班时,高本堂用手推车送货回到工地,同小组的一位同志上前告诉他,刚才公司领导派人来,通知他明日上午一上班就到公司去一趟,有要事相谈。高本堂一听,心里直犯嘀咕:有何要事呢?他从来按部就班地干活,从不跟领导接触;虽然家庭出身不好,但现在已不讲成分了,莫非是几个孩子有谁闯了祸?  相似文献   

8.
正在古代的公堂上和官员们出行的队伍中,常常可以看见两块红地黑字的虎头牌,上面写有醒目的大字——"肃静""回避"。而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在任庐陵县县令时,却将"肃静""回避"的牌子改为"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八个字。这副对联式的"官箴"虽然只有八个字,却字字珠玑。上联把体察民情、心系百姓当作为官的首要职责,下联把倾听百姓的心声、正视自己的过错当作为官的重要品德。这副意味深长的八字联,被许多后世官员作为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座右铭,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9.
漫画幽默     
就怕“老爷”这张画想起一则民间笑话。某县令酷爱画画,但水准极差。一日照着家中小猫画了一幅“猛虎图”,挂在大堂请众人欣赏。众师爷、衙役异口同声称赞:好!瞧老爷这猫画的……县令大怒,拉下去每人赏二十板子。恰巧一童子路过,被县令强拉进来赏画并当场发表评论。童子说:“不  相似文献   

10.
南宋官员马光祖担任京口县令时,当地权贵福王强占民房养鸡喂鸭,反状告百姓不交房租。官司到了衙门,马光祖实地勘验后,判决道:"晴则鸡卵鸭卵,雨则盆满钵满;福王若要屋钱,直待光祖任满。"明代时,一年仲春,两户农民的牛顶斗在一起,一牛死去,一牛受伤。两家主人为此大吵大闹,不可开交,当地的县令也难断此案。这天,两家主人听说太守察访民情路经此地,便拦路告状。太守问明情况,当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页     
党员信箱"乡镇人大主席不参加党委班子"有何依据?问:最近我作为一名党代表参加了乡镇换届代表大会,在酝酿新一届乡党委班子候选人时,县委通知各乡镇人大主席,这届不参加党委班子。请问:这种做法有何依据?钟明答:党的章程中从没有这样的规定。根据我党的有关规定,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在选举之前,党的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召开主席团会议,酝酿讨论由党的委员会提出并报经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原则同意的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并根据多数主席团成员的意见提出党的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建议名单,提交党代表大会各代表团酝酿讨论。在各代表团对候选人建议名单进行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再次召开主席团会议,根据多数代  相似文献   

12.
据《鹤林玉露》载: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自库中出来,头巾下藏有一文钱,便要问罪责打库吏。那库吏即大呼冤枉:"一钱何足道!竟至要治罪打我?"县令大怒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令人将库吏推出斩首。  相似文献   

13.
自乾隆《大清会典》后,清朝档案文献就将缅甸列为朝贡国,然而缅甸却从未视自己为清朝的朝贡国。乾隆末年清缅政治关系正常化以后,两个王朝间的友好交往在清朝话语系统中称为"十年一贡",在缅甸史籍中则记作"每十年派使互访"。清代缅甸朝贡的历史真实,既不是单纯的"十年一贡",也不是简单的"每十年派使互访",而是云南地方政府每隔十年派代表团赴缅通知缅王"朝贡",缅王随即派使访华,并认为这是两个王朝每十年派使互访的约定。  相似文献   

14.
在 基 层 , 可 以 看 到 一 些 这 样 的 乡 镇 干部 ,他 们 对 上 级 安 排 的 工 作 漠 不 关 心 ,对 上面 派 来 的 下 乡 干 部 爱 理 不 理 ,对 村 里 的 大 小事 情 ,能 推 就 推 ,能 躲 则 躲 ,态 度 极 其 冷 漠 ,就 像 患 上 了 “淡 漠 症 ”。 为 何 出 现 “冷 漠 症 ”呢 ? 笔 者 在 晋 西 北 部分 乡 村 通 过 多 方 调 查 了 解 ,主 要 原 因 有 六 :一是 村 干 部 身 处 一 线 ,条 件 艰 苦 ,误 工 补 贴 少 且难 兑 现 。 同 时他 们 又 身 处 矛盾 多 发 点 、 交汇 点 , 常 常 在夹 缝 中 、 漩 涡 里 挣 扎 , 工 作 极…  相似文献   

15.
舒炜 《廉政瞭望》2017,(19):23-25
1898年腊月,那艘本因在峡江上搁浅的帆船竟然动了起来,缓缓朝着上游前进。待到近时,才看到有一群人在奋力拉纤,穿着又不似纤夫。原来船上运的是刘光第灵柩,要送回富顺老家安葬,沿途百姓念及刘大人曹经为他们奔走募捐过,自发拉纤,站站相传。  相似文献   

16.
周之江 《当代贵州》2012,(25):62-63
"九二派"被作者称为这一时代的"新士商","和传统士大夫相同之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气质,不同的是实现目的的路径和手法。"最近读到一本好书,即《九二派:"新士大夫"企业家的商道与理想》。作者是陈海,1992年进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这个年头,碰巧是《九二派》里那些当代"士商"们自觉跳离体制,投奔市场的风云际会之时。窃以为,此书绝非一般的财富故事,其要点在于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也即是所谓的"士商"精神,这是中国自古缺乏的东西。时至今日,从耻于言利到纷纷下海,其转变不可谓不剧烈,我想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官本位"到"商本位"而已。这些年来,探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因何而来  相似文献   

17.
赵青 《当代党员》2020,(1):47-48
2019年12月3日,重庆市北碚区。回想过往,歇马街道纪工委书记何巨澜有些动容——有一次,他送女儿上学,驾车经过车站。站台上,北碚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徐运征正在等车。那时候,何巨澜脑海里闪过徐运征的话:"最近,我喜欢坐公交车上班,这让我想起了刚工作时的满怀激情。同时,这也警醒着我,要保持干劲!"  相似文献   

18.
近读<鹤林玉露>一书,深被其"一钱斩吏"的情节所感染. 故事是这样的:一日,崇阳县令巧遇一库吏从库房中走出,发现其鬓旁的巾子下藏着一文钱,问明情况后,要杖责这名库吏.库吏感到委屈而喊冤道:"一钱何足道! 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听罢,勃然挥毫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拔剑怒斩其首.  相似文献   

19.
党务信箱     
《党的建设》2009,(4):40-40
1.问:我支部最近新调来一名党员,这名党员因工作忙,在转移组织关系时,委托了他的亲属进行办理。这样做可以吗?答: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必须由本人或党组织派人办理。党员个人委托他人,甚至让非党员办理是不对的,这是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发生这类现象,有关党组织应不予办理,并通知所属党组织,对其本人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政风与民风     
《宋稗类钞》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范廷贵的官员提兵过金陵时,驻守金陵的张忠定问道:"你一路上经过许多地方,可曾看到好的官员?"范廷贵答道:"昨过袁州萍乡县,该县县令张希颜我虽不认识,但我琢磨这个人是个好官员。"张忠定说:"何以见得?"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