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人》2007,(Z1)
时尚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的新锐设计,使利郎不仅在本土引领潮流,即使在世界时装舞台上永远光彩熠熠的米兰,也同样令人如醉如痴。但是,打造一个全球性服装品牌,不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同时还寄望于企业领袖从优秀到卓越的成功起跳  相似文献   

2.
时尚的觉醒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变迁,中国服饰色彩的性别化特质发生了从清一色的男性装扮到打造女人味的"粉红女郎",再到跨越社会性别的中性服饰时尚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杂志为学术理论性期刊,封面设计遵循庄重、大气的原则,并力求以简捷的图形,表达最丰厚的内涵:在色彩方面,选用红黄蓝绿四色,其中,红黄色是典型的中国元素色。  相似文献   

4.
张驰 《法人》2007,(2):64-66
时尚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的新锐设计,使利郎不仅在本土引领潮流,即使在世界时装舞台上永远光彩熠熠的米兰,也同样令人如醉如痴。但是,打造一个全球性服装品牌,不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同时还寄望于企业领袖从优秀到卓越的成功起跳  相似文献   

5.
文心 《中国律师》2006,(7):36-40
美丽的山城,新晋的直辖市,两江环抱中流动的时尚都会,重庆。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是重庆。环城皆山,穿城是水。山给这座城市带来雄浑的气度,水为其增添无尽的灵气。重庆,是一个以麻、辣、烫引领国人饮食文化的城市,是一个巴渝故地红  相似文献   

6.
褚宁 《法庭内外》2009,(3):37-38
"女人永远少一个包,女人永远少一双鞋。"这句俗语最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现代大多数女性的消费观。不是真的说女人就缺少包配、缺少鞋穿,而是说女人的购物欲是永无止境的,即使有再多的衣服,也会觉得不够穿。随着电脑的普及,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商场、店铺不再是购物的唯一场所,网上购物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曾赋予“红”与“黑”强烈的对立的象征意义与感情色彩。红色代表革命与进步;黑色代表反动与邪恶。然而,在某些吏治腐败严重的地方,人们越来越难以分清“红”与“黑”了,乃至有“红”“黑”相傍的偏激之辞。“红”与“黑”的合流,滋生了一批政治流氓。这些官迷心窍、权欲熏心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与黑帮勾结,用尖刀、硫酸、炸药等恐怖手段,企图从肉体上消灭对手,上演了一幕幕骇人听闻的谋官害命惨剧。  相似文献   

8.
李晓君 《检察风云》2014,(11):90-91
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掀起,当连续两个春天丽媛风格(Peng Style)吸引了世界眼球……很多人开始思考,中国风格的时装到底是什么?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衣着时尚中,海派服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以鲜明的特色引导着时尚潮流,在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展览旨在展示海派时尚的历史变迁,让大众了解和记忆我们的着装是怎么演变成现在的模样,也为未来中国及上海服饰时尚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听说有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夫妻,从结婚起,就开始了敦煌壁画的复原工作,至今已经10多年了. 听起来不免有些好高骛远,他们的计划是将壁画按相同的尺寸大小,恢复到原创时的色彩面貌,并要让它们永远存世.  相似文献   

10.
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年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江国华 《河北法学》2005,23(10):11-13
当代中国权力秩序的演进已经开始蜕除暴力与神秘的色彩,并逐渐走向民主与法治。在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适度的中央集权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永远是必要的。而民主与法治建设是以维护既有秩序为前提的,是在维护既有秩序的前提下的一种对旧有秩序的改良,因而它只有在对旧有秩序具备最低限度之容忍情怀的群体中才能找到支持者。有产者大多对旧有秩序怀有宽容之心,比较能够接受改良之主张,故而民主与法治秩序的建设,最容易在有产者之中找到共鸣与支持。有鉴于此,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实在应当走城市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2.
佩饰,永远是时尚中的一个风向标,而在古人的世界里,佩饰不仅是为了华丽的装饰,更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地位、等级观念和个人风范礼仪的象征。古语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话的意思是指,任何一位谦谦君子,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身上都需佩戴一块美玉。君子常以玉比德,用美玉的德行来端正、教化自身的品行谈吐。  相似文献   

13.
洗尽铅华、浸染岁月痕迹的经典之作,与时尚前卫的流行之风,二者在艺术领域总有相契合的共通元素。图为8月22日瑞士巴塞尔的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结合新的实践,继承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注入了民生、民主等元素,拓展了党群联系形式,使得这一理论更具生机,更富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5.
杜玉存 《陕西检察》2000,(6):10-11,13
今年二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视察时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五月,他在浙江、上海、江苏考察工作时又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6.
汪金友 《中国监察》2011,(15):47-4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由此可见,了解历史,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可以让青年人感悟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中国律师永远怀念您  相似文献   

18.
雷鸣 《法人》2005,(5):16-17
2001年 APEC(亚太经济 合作会议)在上 海召开时,中国 外文部发言人章 启月的衣着令人 眼睛一亮,迅速 在境外赢得“优 雅得体,笑容可 掬”的赞美。许 多人私下打听, 怎么在北京“大姐大”的章启月,到了上海就变成 时尚女人了?其实,这幕后的着装师,是一位来自 纽约的时尚评论家、中国私人衣橱顾问第一人—— 沈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建设三十年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昕 《政法学刊》2009,26(1):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司法经过三十年建设,基本形成了健全的司法制度,树立了科学的司法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司法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司法建设的未来是现代司法、中国传统和社会主义司法三大元素合理配置的过程。未来中国的司法建设将以现代司法元素的扩张为主要方向,兼顾中国传统和社会主义司法两大元素中的优势,不断整合,最终迈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王华安 《刑警与科技》2013,(24):181-181
<正>2013年10月29日,安防人的年度盛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在对讲厂商云集的2号馆,冠林秉承了一贯高端精致的设计理念,采用别致的圆柱元素显得时尚又大气,格外引人注目。一直以来,冠林始终坚持不懈的探索行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在产品方面,冠林通过不断优化,推出功能强大、操作简便、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产品。此次安博会冠林就展示了最新推出的TF对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