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松柏问:“以人为本”是一个理论问题,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基层工作中,我们一方面有“‘以人为本’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又对基层工作究竟如何具体体现和实现“以人为本”这一问题困惑不解。“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究竟是什么?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上正确理解把握“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它的科学标准是什么?我们期盼得到专家的答复。 基层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精神?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如何从理论向实践飞跃这样重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原则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中,之后引起了理论界极大关注,许多人在一系列问题上发表了不同的甚至针锋相对的看法。为什么人们对于以人为本原则争论不休?如何正确看待以人为本原则?其关键在于,对以人为本原则的性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体现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外在要求和自身的需要,在阐明以人为本的来源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科学函义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并对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体现和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来,“以人为本”的提法受到广泛关注。由于认识上的分歧,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评价颇多歧见。这里,我想对其中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否就是人本主义?有的同志对探讨以人为本的来源和演变颇感兴趣。这当然是一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以人为本是有意义的,但更重要的是今天人们使用这个提法时如何理解。根据今天人们的用法,我认为以人为本指的是人们处理和解决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帆 《世纪桥》2013,(11):62-63
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创作《手稿》时的主线即是以人为主的。“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实践概念。如何更好的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概念,就是将以人为本建立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类发展合目的性与合手段性的有机统一上。  相似文献   

6.
赵爽  张小楠 《世纪桥》2010,(7):12-13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人"和"本"基本指向维度、以人为本内涵以及如何实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蕾 《理论学刊》2005,(6):57-5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不少学者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做了深入地阐述,本文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做些探讨。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所谓以人为本,简单说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历史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8.
自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成为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何谓“以人为本”,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是需要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认真学习,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这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理念在中国思想史和西方思想史上都有很深的理论渊源,但却始终处于理念的层次而未能在现实中体现出来.其中的原因除了历史阶段的限制之外,还因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本身面临的理论困境,包括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以人为本"中的"本"以及"以人为本"的主体等."以人为本"要从理念走向现实就必须制度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0.
<正>实现"以人为本"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主体性水平及其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以人为本"实现的程度。离开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只能是一句空话。提高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对"以人为本"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以人为本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有五个主要层面,即生活层面、工作层面、政治层面、人权层面和哲学层面。这些不同层面都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因此,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如何理解是个关键问题。根据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中“人”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人的主体是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离不开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理解人文关怀,需要拓展以人为本的领域.以人为本是有广泛的普适性,它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同.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存在着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问题.将幸福作为一种政策目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话语权",也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坚持以人为本,应当重视人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维方式的伟大转变,是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产生巨大影响,在实践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人”,对其作科学而具体的诠释,以致于不会使“以人为本”在现实中沦为空谈和一种滥辞,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人”应涵盖“人民”、“后代人”、“有生命意义即将出生的人”、“法人”、“犯罪人”和“失去生命的人”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视角,指出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企业员工的自觉精神和智慧及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方才构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核心力量,强调了建立以人为本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文章依据以人为本的价值方针,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员工是主人还是被雇佣者、在法律和经济上如何实现他们的正当权益以及他们在新形势下如何认同自身主人翁身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校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创新。笔者认为,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大学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坚定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大学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的,人是大学最核心的…  相似文献   

16.
谢石生 《世纪桥》2009,(1):32-33
以人为本已被社会普遍所认可与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领导必将取代以物为本的领导。因为人是组织的主体、领导的前提,是领导过程的关键因素,也是组织和领导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以人为本是成功领导的关键,以人为本的领导才是成功的领导。领导过程如何实践以人为本,可选择具有顺序性与层次性的“三位一体”路径。即关爱人——激励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17.
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随即掀起了研究热潮.其中,究竟如何厘清"以人为本"的内涵与边界,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纵观6年多来的研究,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与边界的认识从表层解读走向深入阐释,从"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并列关系"等四个视角科学地厘定了"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民本思想,与物本、神本、资本、君本、官本,与以人民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人类中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之间的关系,科学地阐明了"以人为本"的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思想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与本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人为本与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与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与人权保障、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与人的幸福和尊严、把以人为本贯穿到全社会范围内和各项工作中、以人为本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新的思想。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忠学 《新长征》2009,(7):49-50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如何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指导和统领老干部工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老干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老干部出发,通过各个方面的工作,最终保证老干部在政治上保持晚节,思想上积极向上,生活上安康幸福,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发展主要是一个伦理问题,这一点固然重要。但伦理的生成与普及也是制度的产物且本身便包含在制度安排之中。正因为如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便构成后续改革在制度安排上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它的焦点在于:前三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就,同时又从现有系统中衍生出诸多"不科学"的弊端,后三十年改革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剔除这些不科学的成份,使得整个经济社会系统迈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