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不断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指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然而,当代大学生文化个性的匮乏和原创性思维的缺失导致其文化创新意识趋于薄弱,学术生产暴露出机械化和泡沫化的弊端.令人担忧的是,文化生态的恶化使部分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变得庸俗,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行为产生异化.该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就破解大学生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异化困境提出了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文化消费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是:正确处理文化建设具有的社会公益与个体私利双重功能、文化产品包括的意识形态与商品形态的双重属性、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并由此通过边界界定、产品规制与效益评价来影响文化消费。新时代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消费效应,需要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主线,加快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坚持传承、改革与创新相统一,提高文化发展质量;为文化创作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的文化消费风尚。  相似文献   

3.
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消费异化,使消费者迷失,所带来的后果是自然、劳动、科技、人性和消费的异化,造成人类难以承受的生态危机。消费异化的特征是消费至上的享乐主义,消费成为人生的目的。因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通过消费文化引导,大力提倡生态消费,扭转消费异化,形成全社会的消费自觉,奠定合理消费的基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寻求经济转型新动力的关键时期,扩大文化消费,是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的重要突破口。文化消费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文化产品供给主导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快速成长及成熟期,文化消费需求刺激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文化消费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质量提升,文化消费方式诱发文化产业业态新生,文化消费主导文化产品供给。作为西部地区文创中心的成都,以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既是文化消费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例证,又是文化消费政策驱动、文化民生服务驱动、大众消费升级驱动、文化科技融合驱动四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社会矛盾已由生产领域转到消费领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异化形式——消费异化。在消费异化中尤其以身体消费的异化最为突出和明显。消费异化主要包括:真实消费异化为虚假的品牌消费,遮蔽的性欲消费异化为公开的"性欲经济"消费,以及身体休闲的异化。而身体消费的本质是:身体消费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这种关系不仅体现了人与物品间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人和集体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主动的关系中,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模式,形成了对物体系的全面性地回应。  相似文献   

6.
消费是人的一种基本活动,是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但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在生产和欲求无限扩大的同时,消费发生了异化,成为挥霍性的消费。挥霍性的消费必然带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从生存论的视域中规范消费主义,提倡“合理消费”与“适度消费”,建立一种节约型的消费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消费比例失衡论的基础之上,系统阐述了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之间达到了短暂的相对的平衡。数字资本主导的数字产消合一以及数字消费异化现象仍然符合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的论证逻辑。伴随着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厘清数字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探索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的协同路径,就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生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核心地位,并主导和引领着当前我国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多元化文化意识。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影响个人、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精神状态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进行阐述,以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具有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优秀品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重树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主导文化是一个民族确证和生存的"精神自我"和"意义自我",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主导文化建设对重建民族的文化自信、生成民族的文化认同、培育文化的民族意义具有主导性作用。全球化不仅使经济、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而且渗透、动荡甚至激烈冲突的倾向更蕴涵在不同民族文化之中。文化身份、文化认同和精神自我、意义自我在全球化时代受到空前的挑战。我国是一个文化传统历史悠久的国家,但我国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又面临西方文化的渗透,因而,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导文化建设对强化民族意识、培育民族精神、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华文化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新时期增强全体国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被提上日程。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明确的认知,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研究的前提。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对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的方法途径,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消费文化是指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消费社会的生活提供价值解释和支持。消费文化的兴起及其鼓吹的无意义、无深度、过分强调感官享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猛烈地冲击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取向,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维度探讨了当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所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在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核心精神——仁与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在仁爱和包容的核心理念下为人们设想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王道社会。这种社会制度理念,成为了过去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追求的意识形态。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华民族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外族入侵的危险。元清两代虽然是少数民族入主华夏,但是在统治治理过程中,依旧遵循的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华夏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不断越界向其他文化类型和领域侵蚀,在日常生活领域建构了文化霸权。它在当下的显现方式不是意识形态似的强制灌输,而是一种自愿基础上的同意和服从。面对这一情形,主导文化要善于借鉴,要认识到它既是全球化平台上文化帝国主义实施文化侵蚀的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规范其他文化、增强社会核心价值凝聚力的方式。执政党亦须以文化的方式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伴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在文化领域的异化现象愈来愈明显,从而产生异化文化。所谓异化文化是指作为人的本质和主体性体现的文化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为统治和支配人的外在力量的文化。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异化、技术理性文化的异化、意识形态文化的异化、神秘文化的异化四个不同侧面对异化文化的表现形态、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切入点,作者提出了超越异化文化,弘扬主体文化的构想,并从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两个层面对主体文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和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坚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人们对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面对文化自信现状,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创新转换、继承弘扬、引领培育、改革创新和交流互鉴中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优秀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软实力。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政策上遵循所谓同心圆式的发展,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合理内核,不断地挖掘、重构,流通、向外输出、扩大影响,这一过程正是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日渐增强而推进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立体理性论,胡国亨对中国传统尚德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指出尚德社会的异化悲剧,以及其包含的理性成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胡国亨基于立体理性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概括与批判,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视角.  相似文献   

18.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异化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存在,在文化层面表现为文化异化。文化异化在当代主要体现在价值的异化、文化的浮嚣、道德的失落等方面。在社会劳动异化和人需要物质化的影响下,文化异化现象愈演愈烈。文化异化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要正确看待文化异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实现自我发展中力求文化异化的克服。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点,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共识。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它是一个民族内心深处更为基础、更为广泛、更深层次的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杀手锏。深入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对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作为市场经济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群体,其文化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对郑州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活动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从引导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激发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和营造健康的文化消费环境四个方面,给出提高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以促进郑州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