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最主要载体。建立网络舆情系统,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利用,将有助于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民意、科学地制定各项方针和政策。党校图书馆,特别是省级以上的党校图书馆,已经具备了开展基于舆情系统的知识服务的条件,可通过六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开展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数据量日益庞大、来源复杂多样并且传播迅速,复杂的舆情环境对于网络舆情监控引导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用情报分析手段采集网络信息可以及时有效地抓住重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针对目前主流的网络舆情获取与分析技术,研究总结了获取舆情信息的主要步骤,对各个环节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信息定量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反腐作为我国制度反腐的重要补充,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和参与意识的觉醒,网络反腐舆情逐渐成为一颗"隐形炸弹"。科学应对网络反腐舆情、引导社会舆论,对检验政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以政府为主体,讨论了政府应对网络反腐舆情和远离"塔西佗陷阱"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网络反腐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深化舆情认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强化系统分工和优化聘任与问责等举措对重塑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远离"塔西佗陷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话题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和突发性事件,可以持续跟踪话题,实时掌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向。文本聚类算法是实现话题检测与跟踪的重要方法,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但存在对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局限。引入差分进化算法对KMeans算法进行改进,既具有差分进化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又保留了K-Means算法简单高效的优点,并兼顾了网络舆情话题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实验表明,改进后算法的误检率、漏检率和耗费函数都有明显改善,提高了话题检测准确度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的研究在社会各方面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2002-2012年公开发表在CNKI中中国学术核心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1432篇网络舆情领域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10年来国内核心期刊网络舆情文献的载文量、作者、月平均被引频次、月平均下载频次进行分析与研究,综合论述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理论研究,文章通过东部W县4个网络舆情事件案例,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及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网民感受到地方政府的结果引导程度愈高时,网民的顺从行为愈低,投机行为愈高,同时网民的认同度、满意度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质量愈低,不利于网络舆情引导;而当网民感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引导和社会引导程度愈高时,网民的顺从行为愈高,投机行为愈低,同时网民的认同度、满意度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质量愈高,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引导,并提出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从结果引导向行为引导、社会引导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大公共决策因其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关系而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因素,网络舆情更是成为重大公共决策不可忽视的治理场域,对风险治理手段有着更高的要求。数据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是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重要工具集,并融合专家参与,成为全媒体时代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单向线性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专家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迭代闭环式舆情风险研判系统,能够从革新现代化治理技术、吸引专家全程参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等几个维度推进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网络舆情较其他形态的舆情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出了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始终是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舆情形成中,不仅是在获取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是在分析和评价信息。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中存在着监控体系不完善、信息监测与分析技术落后、对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情导向性不强和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引导机制等问题。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提高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正确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是解决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网络舆情的产生和特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舆情相互影响的关系,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重点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把握以及在工作中如何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特点,对其进行调控、转化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亦日趋深入。在互联网上搜索近五年(2005-2010)关于网络舆情研究的相关论著和报道,对此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网络舆情内涵、研究视角和发展趋势以及网络舆情的监测、收集、分析、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播是涉警网络舆情产生发展的关键变量,涉警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包括舆情信息的散播、舆情信息的集聚、舆情信息的热议、舆情信息的流行等四个阶段。涉警网络舆情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具有自身的信息传播特征,一是信息数据多元化,难以有效监测,二是信息类型多样化,难以整合研判,三是信息主体多元化,难以有效引导,四是信息传播动态化,难以实时把控。这些特征也给公安机关处置舆情带来挑战。对此,公安机关应遵循信息传播规律,着力打造多元化信息监测系统,构建多维度信息分析框架,建立多层次信息研判机制,确立分阶段引导处置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涉警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网络的普及,涉警网络舆情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梳理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组合权重法进行分析,建立涉警网络舆情风险等级的评价预测模型,可以对涉警网络舆情的风险等级以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实现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加强,同时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已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发生的危机,最适合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解决。电子政务视角下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模式表明,构建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研判机制、健全基于网络平台的危机舆情公关机制、建立基于政务协同系统的危机舆情应急联动机制将会有力提升政府对虚拟社会的治理能力,为构建网上网下和谐舆论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网络舆情应对已成为现代现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并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和应对策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郑浩 《人事天地》2015,(2):28-30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和载体。重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其利弊进行分析研判,趋利除弊,发挥网络舆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一、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通常围绕一个具体事件展开的,广大网民表达态度、情感、看法、观点、互动与传播,及其后续影响力的集合。"1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对政府公信力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力。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义,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积极引导网络舆情。重塑与提升政府公信力,可以考虑三条路径:信息公开背景下建立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网络舆情视域下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拓展公众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变化,给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中首先阐述了加强自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在分析自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新特征的基础上总结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提升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网络谣言为辐射中心,通过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影响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其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程度。据此分析出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变量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并反映其变化规律,为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以利于政府和网络监管部门及时地,准确地做好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教育问题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其中高校因其涉及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是最受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系统之一,截至2015年6月30日,全国舆情热点话题中教育舆情位居前五。文章对"高校网络舆论危机"进行定义,分析了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存在危机原因复杂多样、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各高校对网络舆论危机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应对经验等特点,并进一步探讨高校综合管理维度下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消解规律,相关法律法规及预案的制定与完善,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作衔接等,以期建立科学全面的高校网络舆论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