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坚持和保护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需要在国际政治生活领域努力建构国际保障机制.如建立国际宣传机制,充分展示中国政治文化的和平友好与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性和有效性;建立国际吸纳机制,努力提高学习借鉴他国政治制度建设成果的能力,增强我国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和国际性;建立国际防范机制,有效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干涉破坏,提升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研究如今已经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显学,这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发展近乎全方位的重视,也体现了国际学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的学术旨趣。当今时代,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转型?如何在现代性论域中认识启蒙与中国?如何在比较视野中确认中国伦理与宗教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些问题关乎中国文化形象的构建与中国文化认同的广度与深度。在伦敦国王学院访学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臧峰宇博士围绕这些问题请教了该校中国研究院院长姚新中教授。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疑面临着政治发展这一严峻课题。一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尚未成熟,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政治稳定,制约政治发展的进程。在现代化的大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下,只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切实解决公民政治参与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才能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正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必须要解决现代性问题,而中国特色现代性的建构和生成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当代中国解决现代性问题,既要克服西方现代性的弊端,又要吸收西方现代性中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因素和肯定成果,找到立足中国、扬弃西方现代性的路径;要正确回答和处理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需要屏弃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建构中国特色现代性,需要找到西方现代性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野的研究》赵成斐著定价:40元中央编译出版社ISBN:978-7-5117-0207-4内容简介: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政治共同体的现代性意识与诉求愈加突显,共同体内部必将因利益而产生分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政党治理刍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党治理是政党改革自身及其领导方式 ,以适应新环境和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政党治理应遵循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高效与责任相结合、参与与公开相结合等原则 ,从而为我们党改革、完善自身领导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政治变革最初几年的阵痛及由此而引发的政局动荡、社会骚乱和经济衰退之后,随着政治民主化制度性安排的确立,特别是随着具有“民族性”和“非洲性”的多党民主政体的建立和巩固,非洲形势从整体上说逐步趋于好转,政治局势趋于稳定,民族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秩序趋于平和,经济发展渐出低谷,国际地位有所回升。从趋势上看,政治民主化的正效应还将进一步得到显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以及奥运会等的巨大成功,导致"中国威胁论"进一步上升,甚至带来了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强大压力。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针对中国的种种外部压力,尤其非经济领域的压力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9.
自由与宗教     
周保松 《南风窗》2013,(23):86-88
自由主义没有消灭宗教,而是转化了宗教,并换了一组政治原则来规范现代的集体生活。这个从宗教社会转向自由社会的过程,是现代性规划的核心议题,中间历经无数波折,迄今仍未完成。自由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现代世界的大事。我们甚至可以说,如何使得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能够和平并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格困境从人格谱系和时代发展两个维度表征上可见一斑。人格发展同人的发展相统一,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又具有一致性,当前阶段大学生人格困境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现代性困境紧密相关。大学生人格困境从本质上看是现代性困境在人格层面的展现,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缺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将能够有效应对现代性困境,实现对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复归,但同样对大学生人格培育和完善提出期待,大学生人格发展要能够匹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人格之前,构建大学生超越型人格是解决当前大学生人格困境的现实考量。基于此,本文提出塑造和培育大学生超越型人格的具体举措,其中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人为本的中华民族性,有助于探讨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人为本继承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吸取了西方人本主义的精华,二者又存在诸多区别;以人为本是中国具体国情的反映,其民族性既表现为理论的独特性,又突出地展现在实践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责任政府是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实质上是统治阶级为了增强统治的合法性而采取的政府形式,它的产生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连。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下的责任政府始终不彻底,只有将其置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环境下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民负责的好政府。中国责任政府建设是基于党的执政合法性模式变迁的现实逻辑,责任政府建设能...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政治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这样一门新兴学科是否应该在建设中具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国国际政治学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国际政治学建设应该从一开始就注重自己的特色建设。论证的方法主要是从考察西方经典国际政治理论和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入手,来探讨比较成熟的西方国际政治学在理论建设中是怎样体现自己的特色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发展的经验一定会对中国的国际政治理论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通过回顾资本主义历时数百年的演变进程,揭示了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政治马克思主义"从民主幻象、政治权力私有化以及政治乌托邦三个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政治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的衰退与危机早已被马克思所揭示,虽然经历了从农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殖民帝国主义、最后发展为资本帝国主义的转型过程,资本主义扩张和控制世界的手段有所改变,但其追求资本增殖和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危机,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标注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样态、新高度。“中国式现代化”需从社会性质之维、现代性之维、人类文明之维进行全面考量。在社会性质之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逻辑有机融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最高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表达样态。在现代性之维,“新发式”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打破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路径依赖,它对西方现代化发展逻辑的突破规避了西方现代性之殇,对现代化“五位一体”建设的整体推进体现了特殊的实践逻辑。在人类文明之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蕴涵和意义旨归。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对西方旧文明逻辑的超越中彰显新文明逻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自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发展的最高旨趣,充分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深远性和世界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禾刀 《南风窗》2014,(10):96-96
<正>"性别"与"国家"范畴的比较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已是热门课题,但如何运用其分析范畴,来考查中国妇女的现代性与国家现代性议题,目前在国内学术界还刚刚起步。本书深刻呈现了中国妇女解放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与悖论,在理论视野中铺展中国妇女走向自由的曲折历程。近百年来,中国妇女的个体存在经历了从被忽略、扭曲、变形到正当伸张的坎坷历程。张念指出,"中国妇女的解放是  相似文献   

17.
石勇 《南风窗》2012,(14):44-46
当一个社会,就其运转来说具有"现代性"的特征时,也要求在政治结构上进行"现代化",以便与社会结构配套。如果不调整彼此的关系,便不可能消除它们的"结构性冲突",以及在此背景下的权力失控。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某些地方政府、基层官员侵害民众的事件,如果是在5年前、10年前、20年前、100年前、1000年前发生,政治社会风险或后果大不一样。县(县级市)、乡(镇)权力直接伸向"社会",因此其失控程度一直是衡量中国政治社会结构风险的一个抽象指标。在它背后有一个预设:失控程度有多大,政治认同的"民心资源"就流失多少,统治—治理的风险也就有多大。然而,在今天,中国社会早已是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认为欧洲人主要是短期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能够规划未来,这是中国实现成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相互借鉴。在欧洲,甚至在我的祖国匈牙利,有时难以预测的政治轮换制度对发展和全面改革造成难度,中国却谨慎地坚持走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中美关系是国际政治中最错综复杂、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乃至近现代史的绝大多数时间点上,即使中美严重对立、甚至兵戎相见,双方的战略关系也难以简单用一个词概括。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美关系已逐渐成为决定国际安全的核心因素,牵动着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的秩序稳定。近年来,中美关系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两国间贸易、政治甚至军事往来不断深化,但也在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诠释和发展儒学,进而理顺其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需要接受现代政治价值的规训。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依其性质而言,可以划分为建设性功能和批判性功能。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建构、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并努力实现理论转型,是儒学助力中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立足社会政治实践,积极拥抱现代政治观念,杜绝不假思索地回归传统的激进理念和狭隘意义上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