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费尔巴哈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促进马克思走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束缚,而黑格尔哲学则在"什么是存在"这个哲学本体论问题上帮助马克思走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本体论问题既在时间顺序上也在逻辑层次上引导着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变迁和哲学革命,因而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好传统,其历史轨迹可以从三个大的阶段梳理。在这个长期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到学哲学、用哲学是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提升理论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学哲学、用哲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结合、弘扬真理与修正错误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前线》1966,(3)
从来没有同理论沾过边的工农兵群众,现在大学起毛主席著作,闯进了哲学的大门,破了许多清规戒律,使理论来了一个大解放,开辟了工农兵掌握理论的新时代。面对着这样一个形势,在这一伟大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面前,当干部的,特别是当领导干部的应该怎么办?是带头学好,还是固步自封?这个问题,每个干部都要好好想一想。  相似文献   

4.
在"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的问题框架下,2010年度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这个基本问题展开。此中,有的学者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相当多的学者更愿意用"历史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本年度关于"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性"、"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社会形态理论"、"辩证法"等问题再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理论热点。在这些集中而热烈的研讨背后,潜藏的是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化省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术化研判,及时总结这一研究态势,对于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线》1965,(5)
在北京和全国一样,一个工农业生产新高潮正在形成和发展。为了组织好这个新高潮,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负责干部,首先应该更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来统率我们的一切工作。目前,北京市的各级干  相似文献   

6.
1962年秋,康生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上对习仲勋搞突然袭击,诬陷仲勋授意李建彤炮制《刘志丹》小说,为高岗翻案,说仲勋是挂帅人物,是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康生还在会上给毛主席写了一个条子:"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毛主席在大会上念了这个条子。  相似文献   

7.
正大别山中的河南省新县素以"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而著称。新县在共和国十大开国"将军县"中居第六位,这里共走出了43位开国将军。担任过共和国大军区司令员职务的,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占近二分之一。解放军实行11大军区体制时,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曾担任过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广州军区等五个大军区的司令员职务。新县籍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职务最高者是开国少将李德生,他曾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8.
殷欣 《支部生活》2006,(5):40-41
每天,当我们这个城市中的许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公交车场早已开始了紧张的忙碌整齐的公交车,车灯连续打亮。司机们敏捷地登车发动,依次出发,行驶在昆明的大街小道,把这个城市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们,接来送往到各自的目的地。昆明公交,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大多数市民出行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倡导党员干部学哲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整风时期,就兴起过学哲学的热潮。真理标准大讨论时,又在全党兴起学哲学的新高潮。老一辈革命家当中, 毛泽东同志是学哲学、用哲学的典范。陈云同志、李瑞环同志长期坚持学哲学、用哲学,在党内也是很有名的。最近贺国强同志倡导组工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回忆起五十八年前自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的几个月内,连续五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仍然令我激动不已。飞机起飞了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45年8月28日。那一天,为了欢送毛主席亲自赴重庆去进行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我联防军司令部通讯训练队全体人员早早地到了飞机场,我就在这个队伍之中。我看见来欢送的人很多,延安党、政、军各界团体都陆续来到了机场,在那架草绿色飞机旁围成了一个大圈。不大一会,毛主席和随行人员乘汽车来到了机场。我看得更清楚的是,毛主席身穿一身蓝色中山服,头戴一顶盔式礼帽,健步登上飞机,在…  相似文献   

11.
超越马克思     
1958年初,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任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了个说明:本来打算用《学习马克思,超过马克思》这个题目,因为有的同志不同意,才用了现在这个题目。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大争论。1959年,王任重就这个问题请教毛主席,毛主席说:“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时至今日,“一分为三”论还被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提出来并且大加张扬,这真该看成是哲学界的一种幽默。特别是它的持论者又很庄严地宣称“只有用一分为三的观点去分析矛盾,认识问题,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事物的规律,从而找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方法”。依据此论“可以在许多方面提出千千万万的新见解”的时候,这种幽默就增添了更为浓重的色彩。但是。哲学的严肃性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对这种幽默的忍俊,而应当指出其幽默之为幽默。这种幽默就在于,论者把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无论是从它的提出看。还是从它的“哲学含义”看、都是如此——宣称为辩证法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杨金鸢 《学习导报》2011,(23):47-48
毛主席终生都在倡导学点哲学。哲学是使人变得聪明的学问,是教会人们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学问。我们通常讲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一词出于希腊文,含义是进行谈话、辩论,古代哲学家把辩论时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真理的艺术叫作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于1966年6月来到故乡韶山的滴水洞便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地住了11天。在这期间,他唯一的一次外出,仅走出洞口300米远,没有见过任何人。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 曾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的张耀祠对毛主席在此的情况作了记述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十分完备而严谨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特别是包含在哲学著作中。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不是重新建立什么体系,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根据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用科学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描述或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86,(12)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二日下午,胡耀邦同志就如何搞好电影“三大战役”、“巍巍昆仑”的创作发表了重要谈话。他说: 我为什么要提倡创作反映“三大战役”的电影片呢?我是从这几方面考虑的:不管毛主席有多大错误,但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功绩,那是非常伟大的。而毛主席的功绩,从事业上讲主要表现在解放战争,他最光辉的一段就是解放战争的三年半。毛主席理论上的成就当然是延安时期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中,对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其中特别提出希望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是江总书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切期望。江总书记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在我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些同志有意无意避讳这个问题,似乎一讲立场就是极左。这当然是误解。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有个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国开始了艰难、曲折、漫长的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填补了20世纪初中国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域的精神空白,成为中国共产党调动千千万万民众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哲学武器.伴随改革开放,实践唯物主义在中国兴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调动最广大人口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标志.马克思关于实践是"出发点"、毛泽东关于实践是"第一和根本的观点".贯穿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走向.实践唯物主义方兴未艾、前途广阔.  相似文献   

19.
记者:自从有了哲学,哲学无用论的论调就一直存在。作为研究哲学的专家,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欧阳康:哲学并不是万用,也绝对不是无用。这个用,关键在于你怎么理解,怎么与现实的、社会的问题相结合。那么,哲学到底有什么用?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墓志铭中找到答案:"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前的哲学关注的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但  相似文献   

20.
“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在现实生活中,哲学这门高度抽象、议论玄远的学问,究竟能够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大家都关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实务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要想清楚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离不开哲学了。其实不光是对哲学,对于任何事物,人们也都要问问:“它有什么用?”而“有用无用”的问题,和“利弊、善恶、美丑、优劣”等问题一样,在人类生活和思想中带有极大的共同性、普遍性,对它们从来就有很多思考和争论,这本身就形成了哲学中的一个领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