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增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层次的新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国家层面的目标,丰富为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次的目标。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内涵,体现了"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动态过程,将共同富裕最终目标与实现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科学发展观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还为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进行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想追求,其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主要体现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渐进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支撑共同富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富裕,着力改善民生兜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包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实现基础是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改革开放。同时,共同富裕还是指引精准脱贫选择正确的目标、方法和途径。精准脱贫证明共同富裕实践是成功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共同富裕的开始。共同富裕思想在指导精准脱贫实践中的经验和启示告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实践活动是丰富完善理论内容的关键,实践需要是推动理论发展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们的伟大事业。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不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奋斗目标,而且也将极大地推动着我国共同富裕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正彪 《思想战线》2023,49(1):9-2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意味着共同富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不能缺少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生态是一种福利,而生态福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也是生态上的共同富裕,而生态富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本文探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了二者的共同终级目标,探寻了生态文明推进共同富裕的滞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生态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共同富裕的驱动力,实现人民群众幸福是二者的终极目标,但是生态矛盾问题依然突出,这无疑是推进生态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最大阻碍,基于此提出了新时代生态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把实现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之一,并且预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长过程中,共同富裕问题迟早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在共同富裕问题已经成为中心课题之一的今天,江泽民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共同富裕”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国有企业和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目标;非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6月23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渝召开,4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重庆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8.
叶海芹 《前沿》2003,(5):15-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而在实现这一理想和奋斗目标的过程中 ,走过的道路则是曲折的。本文探讨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精神与和谐——基于精神动力学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精神动力学的层面考察,社会主义精神应该是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反相成,是以社会整体发展和文明全面进步为价值本位,目标是追求和谐。社会主义精神包含的元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追求社会财富公正占有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力倡民主与平等;发达生产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只有不断追求总体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精神,并且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代替总体的、不和谐的资本主义精神,完成文明历史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0.
王凤珍 《桂海论丛》2007,23(5):43-45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而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正确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新时期要更加注重公平,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天然具有公平正义的基因,代表了人类对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中也位于最高层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以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的巨大成功,接连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探索出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产生、发展、成熟蕴含着科学、合理、严谨的内在逻辑。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刘琳 《群众》1999,(10)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包含着深刻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伦理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性竞争和社会协作精神及社会主义的义利观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的思想中有两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部分先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新中国在建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受平均主义传统经济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共同贫穷。由于各个劳动者的先后天能力存在差异,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说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搞两极分化,而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发展的不均衡性是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的带动、扶植贫穷的,逐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但是,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就会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既定价值目标。邓小平关于“先富共富”的论述和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是我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实现共富之路的两个重要成果。前者针对初级阶段的国情.提出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构想:后者不仅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先富带后富”的实现途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富之路因此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5.
肖祥 《理论月刊》2023,(1):15-25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仅为实现社会正义奠定了物质经济基础,其对符合伦理应当的经济效用分配的追求更体现了社会正义的实质。共同富裕的实践体现了社会正义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落实:对国家而言彰显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对社会而言实现了“美好生活的普遍促进”,对个人而言则增进了主体的福利、尊严、自由与德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启示在于它不仅为消解世界贫富分化带来的不公平、不正义问题提供了借鉴,也担负着辨析当代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使命,其展现的对人类发展的正义关切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利益认同和价值认同路向。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其历史进路与现实逻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是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奋斗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须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凸显个人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劳动正义是对劳动活动及其关系的正义性检阅,是共同富裕社会实现的必然要求和价值根基。劳动的前提正义、结果正义和过程正义论证了共同富裕社会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共同富裕社会思想在马克思劳动正义理论的浸润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实践守正出新,系统回答了百年来党领导中国如何保障社会公平公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问题。新时代,共同富裕社会的实现更应坚持勤劳创新致富、优化生产关系的前提逻辑,落实维护劳动尊严、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逻辑,保障坚持共享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结果逻辑。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表征着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劳动幸福也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对于人的本质的进一步确证,表征着人的属人性的丰富程度。两者具有深刻的辩证关系,劳动幸福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营造了公平正义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自由的发展环境,共同富裕是劳动幸福的价值旨归,其所表征的劳动解放、人的解放和人类联合也是劳动幸福的追求目标,劳动幸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进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以劳动幸福为价值指引,提升劳动内生动力、保障劳动公平正义、坚持劳动幸福和劳动自由。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社科室王诚安、白琳,元德保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性》来稿中谈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决定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因此,领导和帮助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既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否则可能会导致共同贫穷;也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否则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善于把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是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键所在。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并…  相似文献   

20.
王国新  黄亚如 《创造》2023,(11):44-48
<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共同富裕成为迈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必须从多层面深刻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不断探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多种途径,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