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宁 《新视野》2023,(5):64-73
中国当下的国货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折射了社会结构的不同方面。为了深化对国货消费的认识,有必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国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从全球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国货消费可以区分为“冲突国”有涉的国货消费和“冲突国”无涉的国货消费。与此同时,国货消费有四个不同的维度:政治的、社会(社会心理)的、文化(时尚、国潮、习俗)的和经济(经济传统主义)的维度。这些维度彼此有联系,但也存在区别。人们选择哪一个维度的国货消费,与社会阶层结构有某种联系。从国货消费现象可以看出,消费是一种认同施行,而认同施行涉及认同梯级、认同光谱和认同成本,可以成为消费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赵雪  郑海岳 《理论建设》2020,36(2):103-108
近年来,"隐形贫困人口"一词成为网络流行语并受到部分城市青年群体的认同,该部分青年群体将其作为自己的身份标签以自嘲消费与收入之间巨大落差。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将其产生的原因归结为非理性消费,事实上,我们更应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城市隐形贫困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阶段性现象,其在动机、方式、心态方面均表现出双重属性,这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费文化价值观缺陷,也反映我国社会优化整合功能不充分的消费困境。因此,解决城市隐形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需要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消费文化,实现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3.
消费领域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商业欺诈等不和谐因素,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其根本原因是销售者面临着由功利主义过盛引发的道德危机、诚信缺失问题以及社会责任迷失等问题。为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必须有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缓解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要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社会监督作用,细化消费法规与政策,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4.
郑佳斯 《世纪桥》2012,(5):63-64
王宁的《消费社会学》从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符号角度来解读消费现象,认为消费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本文正是以消费符号为基点,认为对消费符号的追求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必然趋势,消费符号一方面会带来新的社会认同,增强社会结构的流动性,让人们获得新的身份证明和更大的自由,但另一方面也会滋生人们的不满足感和焦虑感,对人造成异化,破坏社会整合度。  相似文献   

5.
如何引导文化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发展很快,文化消费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情况。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开拓文化消费市场,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6.
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消费倡导消费者选择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实现形式和内在动力,是实现循环经济"源头消减"的重要途径。促进绿色消费,需要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经营者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论观念消费     
宁一非 《探索》2003,(4):63-65
观念是精神的、无形的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上也是一种消费的对象与目的。观念消费的依据在于人的消费、产品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原因 ,其特点反映为无形性与对象性、社会性与历史性、无意识性与有意识性、相互作用性与不确定性等等 ,并且它又与消费观念、与精神文化消费有明确的区别。对它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拓展对消费的认识与研究 ,提高消费者素质与能力和开拓消费与生产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消费教育核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消费教育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近一些年来推动力度的加大,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消费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未被重视,出现了将消费教育的内容片面化,甚至误导消费教育的方向等等问题。因此对消费教育应从确定消费教育核心的重要性、消费教育核心的选择原则、以绿色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为核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朱晨曦 《世纪桥》2009,(13):108-109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生每天都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并深受其影响。一些占据校园生活很大比例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是通过文化消费的方式来实现其文化价值的。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那么大学生如何对待这些文化消费,怎样培育文明健康的大学生文化消费,以及大学生文化消费采用何种方式,选择何种内容,如何控制消费量,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10.
王艳 《党史文苑》2009,(11):58-60
文化消费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主题。广义的文化消费自古有之,文化消费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们通过文化消费,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文化消费领域中,文化商品既具有商品性也具有文化性的基本特征,文化消费市场则既具有市场性也具有艺术性,文化消费者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他们是文化消费活动中活泼的要素,文化商品的制作人和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常常有意识地去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人们通过文化消费,可以实现改变生活方式、获得快感和幸福感并拥有个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韩秋红  李百玲 《唯实》2003,(1):9-12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全球化的产物 ,已经在我国有所表现。在消费活动中 ,消费者表现出一系列消费异化的现象。这种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 ,在于消费者消费价值观的异化以及消费传媒功能的异化。所以 ,避免及克服这种人被异化到消费品上的物化状态 ,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 ,就成为新发展观应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市的条件和优势,把重庆打造成“宜居之都”、“购物之都”、“美食之都”、“活力之都”和“养身之都”,既能为促进本地居民消费制造热点,又能树立起对外消费的五大品牌,吸引更多的国内消费者来我市消费,使重庆成为未来的消费天堂。  相似文献   

13.
严婷 《当代党员》2009,(3):17-18
打造消费天堂,培育消费热点是前提。“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消费是一条河,那源头就是一个个能够吸引消费者掏腰包的产品、项目、点子……特别是最能激发消费者欲望的消费热点。重庆要致力于打造消费型城市,培育消费热点是前提。既要巩固传统消费热点,又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热点,引进和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创新他们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4.
消费知识化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知识化是当代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引起了消费文化内部结构的变化,在消费知识化及其共享性、参与性和增殖性推动下,消费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多元化并有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李丽 《学习论坛》2007,23(2):15-18
消费文化是与西方现代社会共生的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消费文化特指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在创造一个物质丰盛的时代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精神的迷失和心灵的无寄托感。对消费文化的哲学批判应伴随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的批判而展开,以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文化自觉为目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生、节制、怡情的特点,我们可以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弊端进行整合和矫正,以实现人类消费文化心理从盲从到自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及侵害消费者 权益的行为也泛滥成灾,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几乎每时每刻都 有消费风险存在。所以,对消费者进行消费风险教育就十分必 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闫方洁 《唯实》2012,(4):87-90
随着西方的消费文化逐步在中国蔓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表现出与西方消费社会的极大相似性,各种文化、社会危机开始显现。基于此,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对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进行批判。由于导致中国目前消费文化形成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要综合使用包括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在内的多重手段,建构健康、有序、和谐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8.
继去年的“明明白白消费”年之后,中国消费者协会把今年的消费主题定为“绿色消费”。这是广大消费者的一件大喜事。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名称,而且将消费者的消费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起点,带入一个全新的消费境界,意义重大。在此,笔者就绿色消费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何为绿色消费对于绿色消费的内涵,国内外有许多界定,其本身的内容也非常宽泛。国内的一些专家认为,作为环境问题的改变者,每个人应该做到5“R”(每个要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文化的多元快速发展,给新时代青年学生创造了追求个性、时尚的舞台,但是过度追求涌现出来的“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从实地调研的数据来深入剖析当前学生消费时尚的发展现状,并从紧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提出几项措施来引导青年健康成长,从而为青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林洁 《唯实》2008,(1):49-52
治理公务消费是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关键点之一。通过对形形色色的公务消费的现象透视,从观念、文化、制度、监督、法律几方面深入分析了公务消费奢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靠观念“立”、文化“疏”、制度“导”、监督“防”、法律“制”来规范和改革公务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