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飞  王维  张莹 《世纪桥》2023,(8):60-6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教师思维要新,要善于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以武昌首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立足于“纲要”课程的建设情况,梳理积极心理学所探讨的“积极力量”“积极体验”和“积极人格”的重要观点,并围绕营造课堂教学的积极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延展学生受教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课程获得感;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目标,强化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三维角度,探究“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华民族发展史与原有“四史”内容同时并列“,四史”教育扩展为“五史”教育。将“五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程,是新时代对思政课课程建设提出的创新要求。二者的教育目的有一致性,教学内容有共同性,具备融入的实践基础。“五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程教学要时刻牢记政治性、务必牢记整体性、密切关注时效性;内容设计上,以“五史”为纲,精心提炼汇总,进行专题化教学;方法主要有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课程内与课程外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高校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决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评价反馈和持续跟进不及时,影响和制约了课堂教学评价目的的实现。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明确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重构了“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化反馈机制,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胡悦 《山西青年》2023,(5):25-27
在高职教育改革进程中,高职教育课堂革命是重要内容,能够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本文主要对课堂革命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价值进行分析,结合高职教育课堂革命的发展要素,即教师、课程、教学。提出运用思想革命推动教育观念创新、结合方法革命实现课堂全面改革、通过质量革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会计“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会计专业学科教学远离生活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会计专业学科的课堂学习生活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根源,意识到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重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生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据此笔者提出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中要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课堂已成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向。基于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的相关政策背景,以当前教育信息化助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从智慧课堂构建的基础理论阐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设计、针对高职会计专业相关课程中智慧课堂的具体实践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深入研究高职会计专业智慧课堂探索建设、智慧教育的应用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要用战略思维认识新形势下党校教学工作,即从“主阵地”的高度、从“熔炉”的高度、从“学风”的高度认识和做好教学工作;二、要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三、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做好新形势下的校、院的教学工作,即从教学体系问题上、从公务员培训和行政学院的教学、科研问题上、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问题上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开创校、院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过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课前准备、课堂导入、新课、强化巩固、总结拓展五个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融合,其本质是课堂教学环节由“静”转变为“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厚重感,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教材体系,从“时代新人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思维教育”七个方面探求“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切入点,基本形成了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思路结构。  相似文献   

10.
张东升 《世纪桥》2009,(19):140-140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和深入,其内容和形式都在发展、变化和完善。根据教育教学理论新动态,结合教育教学新理念,立足我校对高效课堂的实践,提出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新发展,认为评价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是课堂教学评价新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中,强调要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的“两课”教学则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释了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要义,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指导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师德素养;要着力培养民族高校教师的改革意识和世界眼光;要着力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唐晓红 《世纪桥》2024,(5):70-72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大思政”概念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向,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移动”思政课堂构建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水平、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出发,从而全面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构建高职院校“移动”思政课堂的有效路径是: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过程管理、优化评价体系。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4.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契合点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内容融入、教学方式创新改革的重要抓手。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着必然联系,二者融合是弘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的主阵地及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时,加强加深理论高度,在理论学习中了解党史并产生共鸣,二者互相提升,彰显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持久性。党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提升育人实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育科研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可靠保证。宜都市陆城一小着眼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立足课题实验研究,改革课堂教学与评价,优化育人过程,促进师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8):30-30
去年以来,广西钟山县委组织部以打造“模范部门”和“标兵队伍”为目标,努力打造“公道型”的组工队伍,为组织工作筑牢“生命线”。一是强化党性修养。组织开展了“三色教育”(即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红色教育”、监狱犯人现身说法的“黑色教育”,结对扶贫我先行的“绿色教育”),要求组工干部在服务大局中锤炼党性,在推进工作中有所作为;二是强化履职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党建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主课堂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要求。在两者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点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机制保障,坚持精准细实、抓好思政元素,深入研究学情、顺应学生需求。在实践路径上应注重强化师资建设,建强党员教师“排头兵”;抓好施教过程,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课程建设,筑牢教育教学“主阵地”。  相似文献   

18.
宋容 《探索》2005,(3):166-168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两课”教育面临新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高校“两课”教育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形势的变化、教育的需要而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努力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迎接信息化的新机遇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 “文化大革命”刚爆发时,李先念认为: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在这场革命中,是需要发动群众,对某些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的干部进行教育和挽救的;这场运动是分阶段、分步骤、有领导地进行的;有动乱的地方,由中央派工作组去,就会很快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罗平汉 《党史文苑》2014,(10):27-34
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所谓“教育革命”。这年的“教育革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开展红专大辩论,用当时流行的“插红旗”“拔白旗”的方式.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同时,组织学生编教材、编讲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