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朋辈心理互助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辅导模式,是对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补充与创新。通过朋辈心理互助,高校的心理辅导模式由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转变为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高校朋辈心理互助还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工作制度不规范、载体单一等问题,需要在构建互助组织体系、完善互助工作制度、更新互助载体、寻求互助新方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高校朋辈辅导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朋辈辅导中既能够帮助他人实现心理解围纾困,又能够提升自身阅历,丰富人生经验,防止陷入心理问题的困囿。本文在立德树人视阈下针对高校朋辈辅导的工作特点,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后喻文化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朋辈辅导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为高校朋辈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价值启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寓的朋辈互助模式,要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实现共同成长为目标,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助人自助这两个工作理念,采取创建良好的朋辈互助工作环境、组建强大的朋辈互助工作队伍、开展有效的朋辈互助实践活动这三项措施,把握好以积极心态为本、以发展辅导为纲、以实践砥砺为主、以自主成功为重这四个要点,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贴近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网络为朋辈辅导提供了新的载体,网络朋辈辅导可以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群体激励、心理辅导、自我矫正等作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养成。但是过于虚拟的辅导环境、过于隐蔽的传播途径也给网络朋辈辅导带来了诸多弊端,需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杨帆  胡秋实 《山西青年》2022,(5):99-101
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已被国内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应用于学生健康教育,但团队建设问题却长期制约其功能效度的充分发挥。而从学生、学校、社会层面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特点,校园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充分履行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决朋辈常见成长问题、预警干预校园心理危机的岗位职责,高职高专院校则应力争在组建分工、选拔培养、督导奖惩等方面有所改进,以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朋辈心理辅导团队。  相似文献   

6.
新生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朋辈辅导是大学生新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开展朋辈辅导具有其优势作用。本文以党员朋辈辅导实践活动的反馈调查为参考。分析学生党员朋辈辅导在新生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强新生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困扰的高风险人群。虽然很多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进行了心理辅导中心的设计,但是心理辅导中心设计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心理辅导是否起到积极地辅助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持续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更要关注于心理辅导中心的设计从侧面带给来访者的心理感受。本篇文章先对高校心理辅导中心设计基本要素进行讲解,最后探讨了高校心理辅导中心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拓宽工作平台,建立平等互助的工作氛围,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将互助朋辈辅导的理念运用到土建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立体化、品牌化、阵地化的互助朋辈辅导有助于解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大多停留在障碍性或适应性心理辅导水平上,开展发展性视角的心理辅导将成为各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发展性视角阐述了高校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并从发展性视角讨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模式,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任静 《世纪桥》2009,(23):94-95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及心理问题,提出了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辅导员具备心理辅导能力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论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静 《世纪桥》2009,(21):94-95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及心理问题,提出了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辅导员具备心理辅导能力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辈教育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以导生为主体的朋辈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高校如何来构建完善的朋辈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高校推进朋辈教育要结合青年的特点,要坚持政治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要坚持指导性与选择性相结合,要重视创新工作途径。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队伍心理辅导职业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心理辅导职业化顺应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是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客观要求。心理辅导职业化,对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整体工作效率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就其定位来看,心理辅导作为一门新型的职业,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心理辅导员与受辅导的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双向互动;心理辅导强调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侧重于工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李灿 《世纪桥》2014,(12):53-54
高校朋辈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本文对比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朋辈心理咨询的开展情况,提出了高校朋辈心理咨询的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以及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某高校网络游戏成癌大学生进行初步矫治实验,结果表明,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最有效,其次是心理辅导,再次是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非常关注的问题。当前,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一些想法。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即"目标管理机制、朋辈辅导引领机制、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科学创新实践机制",是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方案设计与实践是实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功能与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增强大学生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效果的原则,对高校从事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操作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航院校飞行大学生由于职业特殊性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品质,团体心理辅导近年来作为一种在团体情境下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具有诸多优势,近几年在高校大学生日常团建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应用广泛[1].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形式,实际操作,分析结果.试图寻找民航院校飞行大学生工作的新方式和新路径,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在帮助提高民...  相似文献   

19.
秦晓晶 《世纪桥》2013,(3):57-58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团体心理辅导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共同分享生活经验,提高对自我的接纳,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梁虹 《山西青年》2023,(2):184-186
高校新生心理约谈是高校针对入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测中显示异常的学生开展的访谈。动机式访谈法的简短访谈模式符合心理约谈对简短心理评估及干预的需求。将动机式访谈法引入高校新生心理约谈机制中,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