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刘恒  吴旭阳 《山西青年》2023,(8):148-150
为适应地方高校人才市场需求,助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转型发展,河南城建学院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试点,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灵活设置专业目标、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等改革措施,进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分析了“3+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管理类专业作为应用本科院校的重要专业,以新时代人才需求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撑。文章先分析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之后在探讨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对策,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管理专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崔蓝幻 《山西青年》2023,(6):141-14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将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学生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本文以职业本科快速发展为背景,为工科院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研究专业群科学合理的“艺术与技术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本科艺术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时杨 《山西青年》2023,(6):122-124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本科高校需要顺应社会发展形势,了解发展需求,建设兼具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为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认知、渠道、机制、资金四个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提出了认知深化、渠道拓展、机制完善、资金扶持四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措施,旨在通过团队建设路径的科学探索,推动民办本科高校的定位转型,将其打造成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寇思蕊 《山西青年》2023,(8):126-128
“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建设在高校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不强、外在推动力不足等情况。改变此现状首先需要明确“双师型”外语教师培养的必要性,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分析“双师型”外语教师的能力结构特点,探索从上到下、内外联动的“双师型”外语教师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坚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必须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本文通过对教学服务型高校人才培养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其在培养人才方面尚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教学服务型高校应当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促进培育基地的建设,设立培育基金,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探索出以“打基础、建基地、设基金”为核心的“三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郑君礼 《前线》2012,(1):49-50
近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的战略定位,积极尝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首都“双轮驱动”发展的人才支撑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性人才培养视角,探讨应用型财经院校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指出其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必要性,分析考试内容与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最后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并结合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考试改革的经验和不足,以此为应用型财经院校的考试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朱琼琳 《山西青年》2023,(1):145-147
为推进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加强职业教育的意义,明确深化专业结构改革的方向,找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提出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沟通企业人才需求、优化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队伍、提升学生能力等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朋飞  叶婷  田方  王宁 《山西青年》2023,(9):133-135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满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进行了高水平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改革和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精准对接无人机产业链岗位群和区域经济发展,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岗课赛证、教学资源和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升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无人机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海口经济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突出"两根主线"、推进"三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蕴育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拥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学团  相似文献   

12.
“十五”以来,兴海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大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基础上,以建设一支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一手抓智力引进,一手抓人才培养,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引人、选人、用人体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是,在具体运用中,关于“度”的把握却是各专业教学及教学改革中的难点,也是关键所在。武汉航海技术学院船舶轮机工程专业是航海类专业,是专门培养船上轮机设备操作与管理高级人才的,是针对性很强的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改革试点专业建设中,如何全面而正确地理解“够用度”,准确地把握这个“度”,是改革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方案的关键。下面就轮机工程专业试点建设中如何理解和准确把握“理…  相似文献   

14.
刘鑫 《山西青年》2023,(6):77-79
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金课”对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基于OBE理念的指导,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创新性构建起“一二三四”持续改进的《酒店管理概论》“金课”教学模式,对学习成果、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创新设计,以期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双循环新格局下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不谋而合。SPOC作为后MOOC时代兴起的网络课堂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融“学做教考”为一体,对于持续推进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文章首先阐明了双循环新格局下地方应用型高校SPOC资源库建设的目标,然后从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两个维度全面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SPOC资源库建设的具体内容,对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校SPOC资源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本杰 《山西青年》2023,(8):157-159
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的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一门实践强、应用范围广,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程。在教育部高教司提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打造“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教学改革要求下,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对本门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实验训练四个方面进行重新设计,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双创”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本文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梳理当前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现状,从基本原则、建设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章琼 《山西青年》2023,(2):153-15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技工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其中,教学资源库构建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突破之一。近年来,“工学商一体化”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得到众多技工院校的关注,并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提供了新路径。在本文的研究中,对“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从构建背景和构建目标、内容设计、课程体系设计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出发,详细分析这一模式下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9.
白静静  王林艳  翟燕 《山西青年》2023,(20):138-140
聚焦课程教学痛点问题“基础理论多,实践应用少,应用型人才不强”,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知识重构,包括应用型闭环教学,生活、生产、前沿领域应用型案例库建设以及科研反哺教学。从多维度强化课程知识的实践应用性,让学生深感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驱动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彭胜喜  刘足 《山西青年》2023,(4):139-141
“1+X”证书制度的推出,揭开了我国职业教育新改革的序幕,是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分析该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基于“1+X”证书制度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具综合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