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而且也能提高专业教学质量。OBE教育理念在采矿工程教学中应用广泛,该理念的核心在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效果,通过开设多种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围绕OBE教育理念设计了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提出持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以期对采矿工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光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5G技术的成熟及量子通信的提出,使通信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通信技术在今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中将占有更重要地位。而通信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们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基于自主学习的通信技术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阐述自主学习在通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建立自主学习机制、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三个方面对通信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该模式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创新性、兴趣推动力等方面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超 《山西青年》2023,(20):46-48
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等专业的选修课。该课程可以为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农业、信息技术等众多应用领域提供技术实现。本文针对人工智能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特点,以及人工智能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需求,通过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热情,利用知识和实际应用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技术仅重视理论信息的解释,极易导致学生对内容失去兴趣而放弃对课程材料的深入调查和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兴趣驱动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联系起来,为学生日后工作和创新做好准备,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宋林锋 《世纪桥》2014,(5):89-90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以理工专业学生为例,首先分析了高校理工专业教育中不利于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现象;然后阐述了数学建模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性的培养上的意义,即它可以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升学生的辅助设备使用能力;最后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团队建设以及学分制度五个方面探索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职业院校各专业都在深入落实“1+X”证书制度,本文以广西某高职汽车专业为例,对照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汽车转向悬挂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模块的工作任务,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实施对象,从课程教学内容、企业用人需求、评价方式、师资建设方面实施教学改革,践行“课证融通”,提升了学生岗位技能工作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时代发展已经使人才资源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具有其他资源所无法超越的独特属性,成为第一资源,因此,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新时期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是: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为主题,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运用操作能力为基础,强化技能人才建设;以提高致富能力为目的,推动新农村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蓬勃发展,工科学生是新工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是科技人才的重要力量,提升工科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是促进新工科建设发展的关键途径。工业发展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强化了传统工科发展的导向需求,推动了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本文以石油工程专业为例,探索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改革实现学科发展与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化趋势的融合,满足社会对石油领域技术和教育的需求,促进国家工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鹏  吴素芹 《山西青年》2023,(1):127-129
提升本科人才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任和使命。立足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目标”的“三学”教学理念,提出“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出以专业基础知识为根基、科学研究为导向、学科竞赛为途径的“学、研、赛”一体化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和路径,同时高校应从顶层进行制度设计,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张智研 《山西青年》2023,(5):184-186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得到了改进与创新,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也应融入先进性思想和理念,从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管理创新,以此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水平,这对优秀人才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学校管理者应了解以往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缺陷,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将产业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效益,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他们今后良好就业奠定基础。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保证管理措施的完善性,从多方面入手促进职业教育工作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持续转型升级,高质量人才供给是保障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通过分析现有专业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的“专创融合”改革及创新工作坊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反复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往往显人才容易引起重视,而潜人才往往被忽视甚至歧视;但在历史上,许多自主创新成果出自于潜人才,潜人才自主创新的欲望更加强烈,潜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重视潜人才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所以,要重视潜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2.
建立并完善研究生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是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石油与天然气研究生教育认证工作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建立了由专门行业学会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认证机制,建立了规范的认证标准和认证体系。专业实验室建设是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载体,以探索研究生教育认证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提高专业实验室建设水平,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性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对研究生培养的推动作用,推进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研究生教育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亟需高技能人才,这对高职院校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和发展型的高技能人才,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一大新课题。本文对湖北某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和问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改进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大学自2003年开始实行以有限条件下自主选课制(指将全部本科课程向全体本科生开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跨专业跨年级选修学校开设的所有本科生课程)和学业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育运行体系,这一新的教学体系的实行符合了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有利于提高和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曹立达 《山西青年》2023,(5):139-141
“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完全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式,本质上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相融合,是以提升职业实践技能、满足各行各业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创新途径。本文以铁道车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例,以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课程建设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三个方面,开展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从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至为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中医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分析,构建中医学专业的"一模式,二课堂,二实践,三考核"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体系是以提升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高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实习环节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跨界整合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以唐山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实习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从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考核方式、改进开展模式、建设实习基地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期提升实习环节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省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助力,为同类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反复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往往显人才容易引起重视,而潜人才往往被忽视甚至歧视;但在历史上,许多自主创新成果出自于潜人才,潜人才自主创新的欲望更加强烈,潜人才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重视潜人才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所以,要重视潜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李宇 《山西青年》2023,(20):28-30
随着新工科等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这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改革已成必然。同时,《逆向工程》作为机械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更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能力。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在技能大赛的背景下所反映出的职业教育课程问题,探讨了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现状,围绕《逆向工程》课程改革融合技能大赛的改革策略,具体涉及优化《逆向工程》课程体系、创新《逆向工程》教育方法、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培养、加强《逆向工程》实训教学等内容,希望相关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使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类专业的发展受到了新的挑战,当今社会对环境类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为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对环境类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针对目前环境类专业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创新性不足、应用性不强、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的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并做到专业实验内容的理工融合,达到多层次、强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同时具备研究创新及工程应用的能力,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