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10月的北京,秋风送爽。值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之际,为促进中英法律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国间法律实践与进步的实际交流,便利两国法律界及法律机构之间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一项以此为宗旨的活动——“英国法律周”于10月7日在中国北京钓鱼台宾馆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1998年9月13日,英国外交联邦事务部人权政策司司长罗纳德·纳什应我国政府之邀率团到我国与我举行第二次人权对话。 人权问题,一直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围绕人权的斗争也日渐复杂,中国政府在此问题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原则性。我国曾于去年9月与英国就有关人权问题进行了对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英国政府在1998年上半年轮任欧盟主席期间,也积极推动欧盟放弃在人权会议上搞反华提案。所以,此次英国代表团访华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人权斗争中的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 ,在北京一间意大利餐厅里 ,中外学者济济一堂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与挪威驻华大使叶德宏先生等先后致辞 ,祝贺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的成果———《国际人权法教程》的诞生。他们称 ,这将在中国人权教育史上留下可书的一页。经过阅读和使用 ,笔者认为 ,该教程是一部中西合璧、匠心独具 ,既有较强的学术性 ,又有很高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教材精品。该项目是从 1 998年开始的 ,涉及“三方五国” ,即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挪威人权研究所三方以及中国、挪威、瑞典、丹麦和芬兰五…  相似文献   

4.
香港人权法案于1990年3月公布后,在香港社会各界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今年6月8日是该法案生效一周年,香港大学法律系高级讲师陈文敏博士特为本刊撰写了题为“香港人权法案生效首年的回顾”的论文,着重就香港人权法案是否违背“香港基本法”的问题,阐述了他的观点。全文由前言、人权法案的内容、人权法案在立法方面的影响、人权法案在司法方面的影响、人权法案对执法机关的影响和结论共六个部分组成,本刊这期先发表该文的前面三个部分,后三个部分将在本刊下期全部发完。  相似文献   

5.
<正> 铃木敬夫(1938——)教授是当代亚洲相对主义法学派和抵抗主义法学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亚洲法学界促进人权法思想学术交流的友好使者。他长期以来致力于在亚洲各国传播相对主义人权法思想,增进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地法学研究的交流。铃木敬夫的著述中所体现出的基本思想,是反对实证主义法学方法论,倡导相对主义的人权法观念。 一、相对主义与人权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权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人权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实质上是整个国际法与各国国内法的关系。正如英美普通法国家一般说来偏重对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际解决方法以及各国在这方面的实践一样,各国学者在讨论国际人权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时,往往重视其实践问题,即国内法院如何适用国际人权法规则的问题。在讨论国际人权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来简要说明国际人权的内涵。一 国际人权的涵义在国际社会中,人权具有不断变化与扩大的内涵。最先比较全面地规定人权内容的世界性文件当属联合国制定的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简称《宣言》)。《宣言》…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和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主办、加拿大大使馆国际开发署赞助的“联合国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2月10日和11日在北京召开。我国著名法学家陈光中教授以及加拿大知名学者桑德斯教授等80余位中外人士参加了会议。陈光中教授、加拿大大使馆国际开发署主任诺恒立先生以及中国法学会孙在雍副会长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桑德斯教授和杨诚博士介绍了人权公约在加拿大的贯彻情况以及国际人权标准与加拿大刑事司法等内容。英国专家米勒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国际人权公约在英国的批准与适用。中国…  相似文献   

8.
普遍定期审议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首个任满6年的人权理事会成员。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对各国人权状况的审议,发挥建设性作用,恰当运用赞扬、关切、声援与呼吁、询问、澄清、关切和建议等手段,积极开展人权交流、合作、对话与斗争;另一方面,中国也以认真、开放和坦诚地态度接受人权理事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审议。在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这一人权外交的重要舞台上,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应在坚持人权外交的基本立场,总结自身实践经验,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不断增强我国参加国际人权合作、对话的斗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今世界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的争议,日本著名国际法学者大沼保昭教授提出了将跨文明视角引入国际人权法领域,并主张各个文明在重新解释的基础上,进行跨文明的人权对话,建立跨文明人权观。这一观点作为寻求解决国际人权分歧的一种尝试,通过放弃对于自由权人权观的崇拜态度,破除欧美中心主义人权观的桎梏,倡导构建跨文明人权观。这一主张对于构建跨文明的人权合作机制有着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于1998年10月5日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下分别简称A约和B约)一起被称为“国际人权宪章”,是当代国际人权法基本文件。①拥有世界人口1/5的...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2日之前,随着英国全国范围内的人权法培训的结束,一些人对人权保护的期待值很高,也有人的期待值却相当低。许多著名的法官呼吁将欧洲人权公约纳入英国法,而同时有观点指出至少是一部分人将1998年的英国人权法看作是对英国法律的不必要的侵扰或者是属于一种复杂的产物。政府中的领袖们开始使用炙热的语言来评价这个新法:“这是自1689年权利宣言以来在英国国内法中关于人权的最重要的宣示”,这部法律必将“对裁判或作出裁判的过程产生明确的道德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政府发布的一些立法建议则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要全心全意地致力于…  相似文献   

12.
李立娟 《法人》2014,(12):56-57
正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随着英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国企业进入英国市场受到的保护和挑战力度都将进一步增大2014年自10月1日,英国新知识产权法案正式生效,该知识产权保护法案作为英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英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今年9月,英国知识产权大臣在访华的过程中,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涉及版权许可、中英专利审查高速公路以及减少电子商务网站侵权假冒产品交易等多个方面,目的在于吸引中国更多的企业到英国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 1 0月 2 6日 - 2 7日 ,“全球化与国际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北欧‘国际劳工标准与工人权利’和‘商业与人权’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举行。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主办 ,协办单位有武汉大学法学院、丹麦人权中心、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所以及瑞典隆德大学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来自国际劳工组织、瑞典、挪威、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爱尔兰、瑞士、美国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等国家、地区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学者、专业人士共 1 0 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向大会提交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并在1997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为公法与国际人权法的互动提供了有研究价值的一个个案。自1991年起,透过殖民地宪法文件的修订及立法方式,《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人权规范在香港开始具有宪法性效力,并且可为本地法院适用,作为违宪审查中审查立法及政府行为是否违宪的基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成立的新宪制下,香港法院继续行使这种违宪审查权。本文概述了香港法制中国际人权法规范的适用情况,透过香港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案例,阐明了公法和国际人权法在香港互动的情况。并试图在国际及全球性脉络中,探求香港个案的定位,为研究香港公法与国际人权法的互动和汇流建立一个概念架构。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残疾人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2009年5月12日至13日,第18次"中欧司法研讨会"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爱尔兰国立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共同承办,旨在为中国和欧盟的相关利益方之间有关人权问题的建设性讨论创造空间,从而通过人权学术研究与交流进一步增进中国和欧盟在司法与人权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并拓展中欧法律文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人权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施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强化,其标志是国际刑事司法制度的迅速发展,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建立,新的人权公约在实施监督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及非政府人权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促进、监督国际人权法实施方面作用的日益凸显。这种不断强化实施监督机制的立法倾向表明了国际社会愈来愈注重加强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的强制力和人权保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资讯台     
名刊扫描我走自己的路!——托尼·布莱尔的最后时刻布莱尔首相应该成为英国二战之后杰出政治家之一,即使不是最聪明的,也是最有能力的。但他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将在争议中结束——卷入伊拉克战争以及涉嫌财政丑闻,这真是个悲剧。布莱尔首相将离开唐宁街10号,回到起点——麦诺贝拉,这是1983年他当选为英国下院议员后买的第一栋房子。换上牛仔裤,53岁的英国首相眼神不再闪亮,头发灰白,脸上带着五年战争和十年权力的痕迹。四年多的伊拉克战争给布莱尔的打击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首脑都沉重,曾经的盟友遗弃了他,政敌们纠缠不休地调查他。然而,二战后除了撒切尔夫人以外,布莱尔的政治成就是无人可比的:他改变了英国的政局,重塑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后,国际人权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经历了面临世界范围内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对立,国际人权法开始推动普遍的人权价值。60年间,中国人权法制建设在国内法与国际法层面有着紧密的关联。中国加入国际人权公约是一个后发的、稳步向前的过程。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进入国际人权公约领域。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权法制建设重新起步,加入了人道法以及少数群体、特殊群体的国际人权公约;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中国的人权保障制度有了深刻的发展,并加快了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的进程。当前,中国在人权法制建设中致力于构建人权话语体系,寻求人权普遍性与地方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25日至26日,第三届亚洲法律学会年会在主办方华东政法学院的长宁校区交谊楼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的法律发展:趋同抑或歧异?”。参加本届年会的法学专家与学者共有23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韩国、印度、日本、美国、英国、南非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40余篇,重点讨论亚洲法律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具体内容则涉及法学研究与教育的各个方面。在两天的会期中,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参加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与习惯法权利”、“人权与人道主义法”、“宪法与行政法…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TRIPS协议和公共健康宣言》引起了在WTO范围内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人权保护之间关系的讨论,进而扩展到WTO法与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关系。贸易和人权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发展历史和实践中的联系却是不可忽视的。在现有的WTO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各自的利益,都在人权问题上向对方发难。人权迟早会被纳入WTO的考虑范围之内,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将其纳入WTO的范围。《多哈TRIPS宣言》是一种比较实际的方式,即就具体问题所涉及的人权达成具有国际法拘束力的协议,采用逐个、渐进的方式将人权纳入到WTO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