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71年林彪“九一三”事件之后,周恩来领导的批“极左”触痛了“四人帮”一伙人。毛泽东也不能容忍周恩来批到“文革”头上。因此,在江青等人多次告状下,毛泽东再一次出面干预,  相似文献   

2.
1950年我调到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从副中队长、中队长到副大队长……整整27年,尤其最后10年,我没有离开毛主席一步。我的具体工作是:带好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中队,在毛主席住地值班,随毛主席巡视。我遇到许多困难,不时有某种委曲或种种意想不到的危险,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九一三”事件。  相似文献   

3.
佚名 《现代领导》2014,(6):44-45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粟裕虽然上了“黑名单”,但这位开国大将却没有受到冲击。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这是他的机智沉着。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是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又是如何相处的?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利。到了“文革”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张云生到林彪身边工作时,正值中央作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他离开林办之时,恰好在震惊中外的“9·13事件”之前,也就是说他是处在近距离目睹了整个“文革”时期的林彪及林办鲜为人知内幕的知情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韩钢 《同舟共进》2013,(10):55-61
关于“九一三”事件,官方著述基本沿袭了事发之后不久下发的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这些文件包括:1971年9月18日中发【1971】57号,关于林彪出逃的《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0月613中发【1971】65号,《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1月14日中发【1971】74号,《中共中央通知》(印发《“571工程”纪要》和影印件至相关级别);1971年12月21日,中发【1971】77号,《中共中央通知》【《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等等。  相似文献   

6.
2010年的新闻路上,有三起“群体性事件”令记者再三沉思——  相似文献   

7.
因着杜修贤(晚年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与顾保孜合作的《红镜头》(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的畅销,由此还衍生出同一作者的诸如《聚焦红墙:1965—1989共和国红镜头》《共和国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镜头中的国事风云》《红镜头中的毛泽东》《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等一批畅销书,其中两则关于林彪的史料流传甚广。一说1971年“五一节”的天安门焰火晚会上,林彪竟姗姗来迟,让毛泽东虚席以待,入席后又视若无人,竟不与毛打招呼。不几分钟即离席一去不返。另一则说这年6月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访华,林彪在参与毛泽东会见并谈话的过程中,竞不顾外交礼仪,独自离席去外间大厅,枯坐一角,直至谈话结束,客人辞别,终未现身。这两则关于林彪的史料,皆因提供者“现场目击”的身份而似乎具有毋庸置疑的可信性。然而,人情世故的常识又不能不令读者生疑:这是真实的吗?1970年8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毛、林交恶是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当事者都是阅历深广的政治家,林彪作为弱势的一方,敢于如此不近情理乃至“嚣张”吗?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1,(4):92-92
刘闻佳在《长江论坛》2010年第4期撰文认为,备受关注的“富士康自杀事件”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心理现状的缩影和集中反映。从心理需求方面来说,与其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多的精神和情感诉求,渴望融入城市、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发生的"7.19"事件,暴露出当前基层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挑战。"7.19"事件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的善后处置工作以利益调整为核心,重视制度建设,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崔亚东 《公安研究》2010,(5):5-10,35
反思瓮安6.28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治安不好、黑恶势力猖獗、群众安全感低、瓮安不安是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瓮安6.28事件中,当地黑恶势力直接参与、推波助澜,极端地发泄对社会的仇恨,疯狂地进行打砸抢烧,致使事态迅速升级、恶化,造成严重危害,教训十分深刻。各级公安机关有必要在依法打击处理黑恶势力的同时,对黑恶势力犯罪的基本状况、犯罪特征和滋生坐大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有针对性地强化打黑除恶斗争。  相似文献   

11.
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处置教训给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了深刻的警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要深化对处置群体性事件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加强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2.
程琳 《公安研究》2014,(3):10-15
针对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和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将信息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做好国家信息网络安全顶层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总结现行互联网体系架构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建议我国应立足自主创新,创建新一代安全可控的互联网络;面对网络安全新挑战,全面排查安全风险,总结分析重点安全问题,认为近期应集中力量尽快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综合措施,有效应对当前信息威胁,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纪欣 《统一论坛》2006,(2):26-28
陈水扁在台湾主流民意强烈反对,美国频频劝阻的情况下,依旧于2月27日宣布了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尽管美国再三斩钉截铁地说“‘国统会’没有废除,随时可以恢复运作”,但众人都明白,依据“一中原则”建立的“国统会”不可能再运作,象征两岸终将统一的“国统纲领”被废止了。而就在“终统事件”余波荡漾之际,陈水扁的“新宪公投”工程已然展开,两岸关系面临空前考验。尤其是“终统事件”发生在两岸关系趋于缓和的2005年后,格外令人惊讶、扼腕,也值得吾人对于今后的反“独”促统工作进一步省思。“公投新宪”…  相似文献   

14.
1971年8月中旬至9月12日,毛主席巡视南方。一路上,他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谈话。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着力加强综合减灾的能力建设,这是新时期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支  相似文献   

16.
恐怖主义采取的恐怖行动目前主要针对民用设施和公众 ,给社会造成巨大破坏。对此 ,必须高度重视 ,采取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2010年188起中国“门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门事件”所涉对象在“平民化”与“大众化”的同时,也向“女性化”与“年轻化”转变;所涉内容最突出的是性爱与色情问题;“他人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传播效应平均放大24万倍,越往中西部地区放大效应越大.文章通过揭示“门事件”的传播特征与规律,力图为社会及政府的引导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三菱事件”看产品缺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 0 1年 2月 9日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出紧急公告 :由于三菱帕杰罗 V31 ,V33越野车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 ,吊销日本三菱公司进出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并禁止其进口 ,经检验检疫部门认定 :上述两种车型因设计不当 ,固定在后车轴上的自动油管和固定在车身的制动感载阀在行驶中碰撞和摩擦 ,从而导致自动油管磨损穿孔 ,制动液外漏 ,造成制动失效。据统计我国进口的 V31 、V33有 7.2万辆。[1 ] 据调查 ,三菱公司在长时间里一直对日本运输省隐瞒三菱汽车发动机、刹车和油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用户请求索赔的大部分情况。[2 ]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20.
<正>“群体性事件”的称谓不一,如2000年4月5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中,称为“群体性治安事件”;2004年11月8日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