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各个国家的事情应当由各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去管,任何外国无权干涉。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由来和主要依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各个国家的事情应当由各个国家的人民自己去管,任何外国无权干涉.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由来和主要依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信息速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深刻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性贡献和重大现实意义,强调中国将继续做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率,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传     
毛泽东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前后,中国政府在同西方国家逐步改善关系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同亚洲邻国的关系上,争取在新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这种新型平等关系,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国家外交纲领性政策。60年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并努力实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想,进一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适用范围推广到国内外乃至全球问题的解决,实现了这一原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14日至15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的100多位政界人士和资深学者,共同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7.
正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在当天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习近平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  相似文献   

8.
中国首先提出、不懈地倡导和一贯坚定地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世界多样性。其中, "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中华"和"文化的精髓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文化渊源。"协和万邦"、尊 重世界多样性是新千年的迫切需要,而西方的"文明冲突论"、"帝国论"、"新帝国论"等主张都不适合建 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尊重世界多样性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 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4,(13)
<正>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五项原则的历史贡献和重大意义,深刻阐述我国在新形势下丰富五项原则时代内涵、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同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政策主张。习主席重要讲话为我们继承和发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明了方向,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60年前,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领导人共同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了发展中国家捍卫国家独立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简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他在外交上的辉煌伟绩。这些原则是对旧国际秩序的彻底否定,开启了国际关系的新纪元。周总理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创者和忠实实践者,在中外国际关系史上树立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外交战略调整思想确立的基点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我国的外交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顺利实现。它的主要内容可以集中概括为: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是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长期国策,三是确立了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四项原则,四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从最初对西方秩序观的完全否定、对苏联秩序观的遵从,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同时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改革开放后,中国强调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又提出新安全观;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强调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同时推动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强调自身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做负责任大国等等。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也越来越务实,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常言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世界上没有适用一切社会的制度模式,符合自己国情和传统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各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决定的,应当由各个国家的人民说了算。  相似文献   

14.
从新中国成立到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对印度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有3次。其间,中印关系曾经友好发展、高潮迭起,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首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种举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受西藏因素、边界因素、国际形势等影响,中印关系也曾从友好走向疑惧、从论争走向战争、长期冷战对峙。为中印友好关系的开创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付出巨大努力的周恩来让人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15.
高玲 《廉政瞭望》2004,(12):30-30
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撰文说,和谐社会应当有三个标志:第一个标志是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只要是具备了某种能力,就应当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得到相应的社会位置。第二个标志是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符合人的利益驱动的本性,能够充分激发社会各个阶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1954年诞生至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它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今国际关系公认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且可以预见今后它还将得到更充分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1954年诞生至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它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今国际关系公认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且可以预见今后它还将得到更充分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回顾一个甲子的历程,可以鲜明地看出中国在确立及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所做的突出贡献。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早在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就指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就满怀信心地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70年来,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外交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外交层次和领域逐渐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世界风云际会中彰显新的作为和担当。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而急剧的调整之中,传统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和博弈更趋激  相似文献   

20.
妇女参政是实现人的基本权利以及政治决策民主化的产物,它包含两个彼此相关的方面,权利参与和民主参与。所谓权利参与是妇女进入国家及社会事务的各个管理阶层,进行决策与公共管理;所谓民主参与即妇女作为主体行使民主选举、建议等权利。我们关注妇女参政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应当保障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