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六师军户农场是一个和谐的民族团结大家庭,那里由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萨拉等15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占64%。50多年来,各族职工群众情同手足,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人们都将自身命运与兄弟民族同胞命运紧紧连结在了一起。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四连退休职工秦胜新,连续16年为红十字会捐助善款,究其根源,老人感慨地回忆道:1998年,他孙子患了喉部肿瘤,急需手术,当时因家里拮据凑不齐手术费用,连队清真寺阿訇冶存新闻讯后,当即动员80多名信教群众捐助了1600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到卡汉,就被他身上那少数民族特有的气质所打动:深邃的目光中透着坚韧和执着,亲切的交谈中流露着淳朴和善良. 在卡汉整洁而简陋的家里,几乎找不到什么值钱的家当,墙上挂着的一把冬不拉是他的最爱.在冬不拉的旁边悬挂着几条鲜红的绶带格外抢眼,绶带上分别写着"兵团矛盾纠纷排查先进个人"、"兵团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等字样,这里面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年49岁的卡汉,在六师红旗农场一一○七社区工作已有20个年头,是一名哈萨克族党员干部.在综治、统战、民政等工作岗位上,他真心实意地为各族职工群众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誉.他常对家人说: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我愿意一辈子做民族团结的忠诚卫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5月1日下午,在四师七十团九连,笔者看到哈萨克族职工司马依正在给牛、羊添草,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司马依告诉笔者:"如果没有我的汉族兄弟徐伊农的帮助,我哪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司马依家有九个孩子,他在家中排行老大,在他十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又体弱多病,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到了他的身上。可当时家里承  相似文献   

4.
正他的名字,或冠于教学楼,或冠以实验室,或冠之图书馆。甚至,他的名字直接用于命名学校,"田家炳中学""田家炳小学"的名称屡见不鲜。这个数量有多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捐助教育事业以来,截至去年6月,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及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他是鼎鼎有名的慈善家,虽然他的捐赠数额不是最多,但他的捐赠  相似文献   

5.
当企业资金周转不过来时,他把给女儿准备的陪嫁钱拿来发放职工工资;他把连续两年获得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奖金用于捐助贫困大学生上学;每年夏天,他为农民兄弟、机关干部送去解暑药品……  相似文献   

6.
作为村党支书的单清源本应处处为群众着想,不料他竞不动声色地侵吞他人捐助的"春节慰问金"1.5万余元.最近,河南省息县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相似文献   

7.
马义军是农十二师西山农场蔬菜站的一个回族职工。1991年蔬菜站刚开始成立,他们一家人响应农场号召,由农场畜牧队搬迁到蔬菜站,从事大棚蔬菜生产。如今,他已是老蔬菜种植户了,可是他从不摆老资格,与周围的邻里职工,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同志都相处得很融洽,只要有人求教于他,他都会毫无保留地把生产技术传授给别人。2002年他与本站汉族职工合作,尝试了彩色辣椒的种植,获得了成功;2003年他又与本站汉族职工辛增峰合作,进行食用仙人掌的种植,市场销路十分好;2004年他又积极推广春桃、圣女果等新品种的种植,为本站职工增收拓宽了思路。马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维吾尔族人民的杰出代表包尔汉同志,生前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他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各族人民都不会忘记他。  相似文献   

9.
正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的汉族职工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少数民族职工帮助汉族职工发展畜牧业,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连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收入也年年上台阶,他还在团部购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多次被团连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在走上致富和获得荣誉的同时,他越来越感觉  相似文献   

10.
他和他领导的企业两度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中华慈善奖,在国内企业中绝无仅有。他所领导的企业以慈善为荣,以奉献社会为使命,历年来慈善捐助累计超过9亿元,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名列第一。他就是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相似文献   

11.
今年38岁的维吾尔族青年艾山江,是农四师六十二团十连的一名无业青年.从小一直跟着父亲养牛,对牛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都很娴熟.他过惯了春季随牛群上山,秋季再跟牛群下山回连队住的生活,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到了该入学的年龄,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显然不能满足孩子受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党建文汇》2007,(6):2-3
在一些人眼里,袁隆平似乎很有钱,但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持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此外他还出资捐助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3.
作为村党支书的单清源本应处处为群众着想,不料他竞不动声色地侵吞他人捐助的“春节慰问金”1.5万余元。最近,河南省息县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相似文献   

14.
1998年2月25日联合国广播电台在纽约采访了关景文教授,并将这一抗癌喜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球!1995年,湖北黄陂县一位姓蔡的病人患脑胶质瘤,伽玛刀手术后病情稳定半年后复发,病情急剧恶化,视力减退,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且骨瘦如柴.医生对患者家属说:“他最多还能活半个月.”被他捐助过的村小学的校长一天无意中看到一则广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0月25日,呼伦贝尔盟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0名乡人民代表,代表全乡528名各族人民,选举中共敖乡党委副书记古新军同志为新一届敖乡政府乡长。古新军同志1965年出生于原额尔古纳右旗奇乾鄂温克族乡,1982年在敖乡应征入伍,1986年1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0月,古新军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部队,到敖乡政府工作,担任司法助理职务。1996年古新军当选民族乡乡长以后,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思路在他脑海里逐步形成。上任伊使,古新军就提出…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奋斗》2008,(2):57-57
张新德.一个受人捐助才能上学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却突然出现在捐助者的行列。这个大男孩出生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平阳镇敬老院里.13岁就成为孤儿.靠敬老院里30多位老人省吃俭用供养到高中毕业。幸运的张新德能够于去年跨进大学的校门.全靠省希望工程帮助他从一对夫妇和一家公司获得了每年资助的9000元钱。就是这么一个需要别人捐助才能上大学的张新德.  相似文献   

17.
当得知农四师六十二团八连职工张洪江获得2001年度霍城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消息后,不少民族职工都竖起了大拇指,异口同声地夸他亚克西。多年来,张洪江用他金子般的心,温暖着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的心;用无私的爱心与维吾尔族职工群众结下了浓浓的友情,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近几年,张洪江靠团场的富民政策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租赁承包了2000余亩地,走综合开发之路,成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在莱芜有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他的头上有一系列耀眼的光环,先后获得全国诚信企业家、全国爱心捐助奖、全国敬老爱老奖、山东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他就是莱芜市金来建筑公司党委书记、茶业口镇南嵬石村党支部书记韩金来。  相似文献   

19.
<正>在地处阿勒泰地区的兵团第十师有许多民族团结感人的故事,他就是其中之一的一八三团第十作业站党支部书记王刚,周边的少数民族同志提起他都竖拇指,开口称赞:"王刚是我们的好兄弟。"乐于助人的好心人王刚出生在青河,周围多数是少数民族居民,在他的幼时的记忆中至今难忘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老阿妈端上的热滕滕的奶茶和香喷喷的手抓肉。后来他随父母迁到一八三团十三连,那里与阿勒泰市红墩乡锡别特村仅有一渠之隔,多年来,两地的各  相似文献   

20.
政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在内外政策上是维护主权独立、造福于民,还是投靠外敌、谋私害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西哈努克在被朗诺政变集团废黜国家元首以后,中国同意他留驻北京,决不是给他一个偏安之地,做一个流亡国君,而是为他提供一个继续战斗的基地,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国家元首,以便实现抗美救国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