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专利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种垄断促进了技术的显著创新,从而加强了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视;另一方面,如果专利人不正确地行使这一项合法权利,则这种滥用行为必然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尽力保护专利权的同时,也必须深刻认识到专利权滥用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其带给社会的危害。现阶段,我国对专利权使用不当的现象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问题,还没有从立法体系上对专利权滥用的问题进行全面地约束。所以,为了努力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构建一个完整的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法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论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苹 《法学论坛》2005,20(2):78-8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贸易量的加大 ,专利权滥用行为的问题日益突出。专利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其被滥用同样会损害他人及公共的利益 ,构成对专利法等民事法律立法宗旨的违背和对反垄断法的违反。本文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理论进行了一般分析 ,并对世界主要国家与我国专利权滥用控制法律制度作了比较研究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我国专利权滥用行为反垄断法控制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滥用专利权的内涵及其制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论述在我国建立制止滥用专利权体系的必要性,围绕滥用专利权行为的内涵以及制止滥用专利权行为的措施这两个核心问题,介绍了《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的有关规定以及美国制止滥用专利权行为的实际做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反垄断法和专利法有关规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对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绝大多数国家依靠反垄断法,而美国采取的是以专利法和反垄断法双轨规制.在ITC飞利浦光盘案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飞利浦6项专利的专利权强制性一揽子许可构成专利权滥用而不具执行力.美国以判例法发展出较为成熟合理的"专利权滥用抗辩"原则,在专利法框架内规制专利权滥用行为,值得我国借鉴.本文由ITC飞利浦光盘案引出专利权滥用抗辩原则,分析该原则与反垄断法的关系以及专利权滥用的各种类型,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对专利权滥用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开始认识到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保护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当中,经常遇到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滥用的情况。保护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专利权的经济分析、专利权为什么会容易滥用、专利权滥用的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专利制度的滥用不同于专利权的滥用,前者是专利制度的缺陷导致的,后者是权利人行使合法有效的权利超越了权利的范围或者违反了专利法以及竞争法的强制规定而发生的.因此,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法律并不能解决"问题专利"以及专利制度滥用的问题.对专利制度的滥用只能通过完善专利制度本身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滥用问题专利的司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滥用问题专利的主观状态不仅包括故意,也包括重大过失。在法律属性上,滥用问题专利不仅是对抗侵权指控的抗辩,也是一种独立的侵权行为。滥用问题专利造成他人损失的,受害人可以援引关于侵权行为的规定要求滥用人赔偿损失。对于滥用问题专利的案件,如果专利权存在重大瑕疵,法院不必等待该专利效力确定,可以直接对是否构成滥用做出裁决。  相似文献   

8.
专利制度通过给予专利权人一定期限的垄断权,达到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但专利权的行使不能超越合法的界限,否则即构成专利权的滥用,则应受到法律的规制。本文通过介绍专利权滥用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其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标准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重要的竞争工具,标准与专利的结合使专利权能够借助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得到更广泛的实现;同时也使某些技术标准借助专利权的保护实现了在事实上的垄断。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滥用专利权的行为和技术标准许可过程中的不合理限制措施及技术标准拒绝许可等行为。本文从标准等相关概念出发,分析标准中专利权滥用的多种形式,并分析了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张吉豫 《现代法学》2013,35(4):93-103
专利权滥用指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却违反了专利权设置之目的的行为。禁止专利权滥用原则可以弥补成文法的不足,对消减专利权的外在范围设置与专利制度推动科技发展的内在价值追求之间的冲突,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但禁止专利权滥用一般性原则的不当使用可能造成对权利的"滥限"。对该原则的制度化应从不断完善法律规范对专利权范围界定以及确立禁止专利权滥用一般条款适用的程序这两方面展开,以保障禁止专利权滥用原则更好地实现其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专利泛化与专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利权得到了扩张和强化,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专利竞赛、专利申请和授权膨胀、问题专利增多、专利丛林等专利泛化现象.对专利权的过度保护打破了原有的专利政策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增加了对创新的阻碍作用,走向了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政策目标的反面.虽然经济分析到目前还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专利保护正确与否的基础,但它为专利制度的各种成分是应当更多还是更少提供了牢固的基石.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正是对其中一些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Patent law     
  相似文献   

13.
张玲 《知识产权》2007,17(3):62-66
日本再生墨盒案使人们的学术目光再次聚集在专利产品的修理与专利侵权的问题上。专利产品在被合法投放到市场后,所有权人对专利产品进行的修理行为,到什么程度就成为违法的再造,该案一、二审判决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笔者主张:应在全面把握权利用尽、制造等专业术语的法律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争议行为是否有利于相关产业的自由竞争、保护生态环境等因素,从宽认定修理。  相似文献   

14.
专利间接侵权包括诱导、怂恿、教唆别人实施他人专利;为他人实施或者准备实施侵权行为提供条件。如果间接行为与直接行为并发,可直接依照《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定。如果间接行为单独存在,尚处于侵权的准备状态,完全可以按照专利侵权判定规则,依照《专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确定的“全面覆盖原则”来判定。因此,现有法律框架足以解决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我国目前不宜将准备行为定性为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15.
16.
专利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而随着日本企业运用专利战略的成功,专利开始进入企业战略层面,又使得专利的应用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型的专利价值视角,专利模糊性理论使得相关方对专利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从专利模糊性的含义出发,对专利模糊性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专利申请的爆炸性增长和反向支付行为做出解释,指出专利模糊性理论对法律制度、企业行为、新生行业、社会福利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搭建起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桥梁,有效的促进了专利的运用.专利权终止或无效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效力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时期专利政策的价值取向.司法实践中,应在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维护市场秩序以及激励技术创新、传播等因素,并区别专利权失效的各种法定事由,赋予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不同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专利法>的修改往往不都是回应专利司法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其中另有原因.但专利法修改会吸收一些成熟的司法经验,会给司法带来一些挑战,也会带来一些未预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