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龙”起源的传统说法,是闻一多先生提出的“原始图腾崇拜说”。他认为龙是一种由部落兼并所产生的、由许多图腾糅合成的混合图腾。当代有学者提出龙的主体不是由蛇,而是由鳄鱼或晰蜴或马等动物演变而来的,实际上也是“原始混合图腾说”的进一步演绎。   文物专家周崇发认为,“原始混合图腾说”很难站住脚。氏族在联合兼并中,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容忍改变本氏族的图腾、亵渎祖先的行为。中华龙的真正起源是原始农业保护神。农业生产需要风调雨顺,需要抵御自然灾害,于是先民们把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日、月、风雨、雷…  相似文献   

2.
陈创生 《岭南学刊》2002,(5):95-98,32
图腾来自于原始初民的所谓“集体表象” ,最初的原始图腾是一种禁忌的生殖图腾 ,后来逐渐被赋予丰富的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 ,具有图腾符号的一般象征意义 ,但突出地体现出一种权力意识和政治权威的象征意义 ,最后演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 ,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传机制和审美意识 ,体现出一种审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说文》对“乳、孔”二字的解释涉及到玄鸟,近年来学者们对之作了图腾主义的解释。本文针对玄鸟“图腾说”所依据的文献证据、图腾理论、考古学证据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学者的论据存在问题,他们对《说文》所见玄鸟作图腾主义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语totem ,意思是“他的亲属” ,“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① 在英国著名学者弗雷泽看来 ,图腾既是亲属 ,又是祖先。②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杨说 :“图腾是一种动物或植物或无物 ,部落的各群体把图腾作为自己的祖先。”③“图腾就是人们相信某种动植物为集团之祖先 ,或与之有血缘关系”。④ 以上种种说明 :图腾亲属观念是人类早期的宗教意识 ;图腾祖先意识是最早的祖先观念 ;最早的神是图腾神 ;图腾名称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名称 ;图腾标志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 ,总之 ,就思想文化体系而言 ,是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中西方民族学资料,指出法的起源与图腾禁忌习惯密切相关。原始社会存在着法律,图腾禁忌是法律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图腾信仰又称图腾主义或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形态。它产生在早期氏族制度时代。那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劳动未曾充分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依赖性特别大。对自然界的软弱无力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因此,他们错误地认为,某一人类集团(如氏族)与某一种动物或某一种植物或某一种无生物或某一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血统亲属关系;他们把其中的某种东西称作自己氏族的图腾,而且以它来作为自己集团的名称和标记,禁止食用或杀害它。他们把它的形象常常雕刻在自己的住处或自己的身上,而且崇拜它,相信  相似文献   

7.
有关“狼图腾”的争议,是因一本名叫《狼图腾》的书而生的。对于该书及其争议,我在一篇题为《自然·文化·人性与社会历史观——兼谈“狼文化”以及有关它的争议》(见《上海文化》2005年第6期)的文章中,已经详加论述,毋须再赘。这里要着重说的,是对“图腾”这种原始文化现象所持有的两种不同甚至完全对立,但又都是非科学的思想观点。一种看法认为,图腾尤其是狼图腾,不仅在远古时代就已有之,而且绵延不绝,直至当今乃至未来,都应该世代崇奉。另一种看法则大不以为然,不仅反对狼的图腾崇拜,而且压根儿否定有过狼图腾,就连对是否存在过图腾现象…  相似文献   

8.
陈立浩  于苏光 《新东方》2009,(11):12-17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图腾“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图腾是原始人早期与自然联系的产物,是早期的自然环境在人类主观意识上的反映。图腾信仰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图腾信仰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图腾不是形式上某一动植物或虚拟生物的简单存在,而是原始先民作为维系某一氏族群体血缘亲属关系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从哈尼族的创始歌谣、神话传说故事和日常谚语中,可以看到哈尼人对动植物图腾的崇拜、亲近和爱护。图腾最初被哈尼人当作祖先崇拜,被认作保护神,延伸而来的图腾禁忌成为哈尼族地区的无形法律。哈尼图腾的原始宗教性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些社会性的实用功能,各种图腾文化日渐同哈尼族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哈尼族图腾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民族聚合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 19世纪末,西方人类学界在研究宗教起源的问题时,有一种“原始一神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宗教最初起源于“原始至上神”(Primitive supreme being)观念。较早持此观点者是苏格兰学者A·兰格(1844~1912年)。他根据当时的民族志资料,在其《宗教的形成》(1898年)一书中指出,在澳洲东南部的土著、菲律宾丛林中的小黑人、马来半岛的塞芒人、印度洋的南安达曼人、亚洲东北部的爱努人以及非洲腹地身材矮小的人种当中,皆信奉一位造物主的至上天神,而且这类天神具有明显的道德属性。它们不是从基督教世界传来的上帝,也不同万物有灵或祖灵观念发生联系,因为在这些原始民族中既没有发现外来基督教的因素,也没有发现对万物之灵魂的精灵和祖先亡魂的崇拜现象。他称这种唯一被崇信的天神为“原始至上神”。他的所谓“原始一神论”的观点能否成立,可以探讨,但被他指出原始民族信奉一位至上的天神这一现象,确是事实。他认为原始至上神的观念非常古老亦颇高级,它不是从进化论学者所主张的万物有灵或祖灵等观念演进而来的,也不是低级神发展的产物,而是有其独立的来源,即原始民族有制造东西的观念。他们将这类观念投射到一位具有非凡力量的世界造物者身上,并赋予它们原始伦理道德的种种属性。他说:“人类最早的宗教  相似文献   

11.
《协商论坛》2009,(8):36-36
图腾,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而在今天,人们对“图腾”的理解在于精神层面,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试论铜仁地区土家族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到今天,不少地区、民族都仍保留着各自不同的禁忌习俗。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禁忌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原始民族对于“魔鬼力量”信仰的表现和延伸。他们认为,禁忌可以防止任何释放出这种力量和命令的物体产生作用(因为它具有隔离作用)。如果禁忌遭到破坏,而这种破坏不管是有意的或者是无意的,将会遭到魔鬼力量的报复,则必须加以躲避或转移。在我们今天看来,禁忌是一种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迷信的东西。可是,对于那些在此统治下的人们来说,则成为当然的事情。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改变,禁忌  相似文献   

13.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 tem",意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原始人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某种动物、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还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试论黔东南苗族图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苗学研究的日渐深入,许多苗学专家和史学前辈纷纷发表了不少关于苗族的图腾、苗族和蚩尤的关系及炎、黄、蚩尤是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等问题的见仁见智的文章,形成了苗学研究及“三祖文化”研究的热点。为了揭示苗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本文就黔东南苗族的图腾及图腾崇拜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图腾及图腾崇拜 本文要讨论的是黔东南苗族的图腾崇拜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以前,我们简要地概述一下什么是图腾、什么是图腾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特点等问题。 “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意思是他的“亲属”和“标记”。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许多诸如地震、旱涝等天灾产生的原因,只好把自然界的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于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在安排,因而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由于每个氏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不尽相同,有的氏族较多地接触这种生物,有的氏族成天和那种生物打交道,每个氏族都和那种他们长期接触的生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认为他们与这一自然物有着一种特殊的“亲缘”关系,进而认为这种自然物是他们的“亲属”,是他们的朋友、帮手、祖先和保护神,并把这一自然物视为他们氏族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论禁忌     
什么叫禁忌?禁忌一词在《辞海》中作如下解释:“禁忌,见塔布。英文taboo或tabu的音译,意译为‘禁忌’。原字起源于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指禁止同‘神圣’的东西或‘不洁’的人们、事物等接近,否则即会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惩罚。在许多原始民族中都有类似观念”。问题是这种禁忌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它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旧的禁忌消失了,还会不会产生新的禁忌?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一条释文中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它说得一清二楚。本文拟围绕着这些问题作些探索。这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今天,也许并不是没有意义吧。  相似文献   

16.
儒家道德教育及其现代启示沈怀灵王卫东一、原始禁忌与道德的产生道德源于原始禁忌。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意识地追求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优化,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动物凭遗传的专门化器官适应其所在环境求得生存,它与环境之间的生存关系是自然的,直接的。人类...  相似文献   

17.
大约产生于远古狩猎和采集时代的图腾神话,是整个神话系列中最早的一类。它包含着原始先民最早的审美观念和其它各种观念意识。同各种原始的造型装饰艺术一样,它是打开人类童年时代审美活动这个迷宫的钥匙之一。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直至解放前夕,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痕迹,所以图腾神话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有流传。本文试图从这些图腾神话入手,就人类早期审美活动的特征,作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神话一旦被创造加工出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受到人类其它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它里面有宗教的内容,有历史的影子,也有哲学的因素,甚至里面也包含着原始科学的萌芽等等。今天的神话学者们,宗教学者们,历史学者们,哲学家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需要去利用它们,去解释它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我们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神话首先是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学艺术而存在。它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学艺术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法治思想肇始于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不朽名著《政治学》中最先提出了法治的内涵。他认为,“法治应包括两层含义,即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①。这就是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法治公式。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思想之后,引起许多学者、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特别是近代以后,他们提出了许多法治内涵或标准的观点,例如,英国学者戴赛的三标准说②,美国法学家郎·富勒的八标准说③,美国学者罗贝托·昂格尔的二标准说④,德国的M·韦伯的六特征说⑤,1959年印度新…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史籍对于活动在江、淮地区的蛮人,都说是“槃瓠蛮”。史学界基本上一致同意“槃瓢蛮”是古代对于苗、瑶集团的称谓。槃瓠是个图腾传说问题。原始人类在不同氏族中各有不同的图腾信仰,以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作为祖先或保护神,同时作为氏族的徽号、标志和象征,甚至作为崇拜的实体。图腾是与母系氏族同时产生的,并且随着氏族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母系氏族社会被称为图腾的时代。当一个氏族发展为两个以上的氏族时,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