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目前业已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国防、军工、科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由于计算机系统处理和储存着大量完整的国家秘密信息,因而成为当今窃密者的重要目标和间谍分子活跃的新领域,围绕着计算机领域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日趋尖锐,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保密工作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泄密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并从技术性措施、行政管理措施以及安全立法方面提出了加强计算机系统中的保密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某单位一名新工人,曾偷过一辆自行车,一直未被发现。在单位开展“以信任交换信任”的活动中,他主动向车间领导交待了此事,并交出了赃款。有的同志认为,应该让他作“浪子回头”的典型,使大家从中受到教益。车间大部分领导坚持不张扬此事,不对他做任何处理。这名青工和他的家属都十分感动,直到现在,达名青工工作一直很出色。这件事很能给人一些启发。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中国敞开了大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过,问题还有另外一面——保密。 关于保密的话题,近年来较少见诸报端。但频繁的泄密事件,已引起中国有关方面的密切关注。现在,到了应向社会敲响警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保密法制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行政公开已成为现代行政趋势之今日 ,保密法制建设面监着诸多问题 ,涉及保密的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 ,应重新思考构筑一种新型的保密法制建设体系 ,实现行政权的有效行使和公民权的保护之间、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行政公开和保密之间以及保密与行政实效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孙颖 《行政论坛》2005,(5):59-61
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行政权侵犯公民隐私权益的事件,因而如何在行政法的视野内保护公民的这一权益就有探讨的必要了。行政法领域中的隐私保密权概念,是从对隐私、隐私权的解析中得出的。在对隐私保密权与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行政主体的公权力之间的关系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他们之间利益冲突的措施,即: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应把握“比例原则”和行政相对人可行使程序对抗权制衡不法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面前,有一道天然的难题一一如何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在20年前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的时候,社会各界对于信息公开还没有形成如今日一般的共识,因此保密法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档案法、统计法等法律在立法宗旨上就缺乏公开的概念。在条例实施后,划出信息公开和保密之间的红线,便成为实际操作中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保密审查机制是红线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制定实质就是利益的平衡与分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如何妥善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正确界定公开与不公开的范围,是各国立法的一个难点。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冲突源于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的各利益主体对利益的追求。这些冲突包括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冲突直接表现为信息主体因权利享有和限制不同而导致相应各方利益的冲突。在信息公开制度中,对不同的利益进行平衡,主要依据的原则和方法是:权利平衡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和正当程序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是一个理论和现实层面的紧要命题。在政府信息公开中,中英两国例外信息的界定方式、保密审查规制、保密内容甄别、审查工作流程和救济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提升信息公开立法层次,构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采用列举方式界定例外信息,有效约束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设立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红 《理论导刊》2000,(3):40-42
律师保密义务是指律师所负的不得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商业秘密和隐私的责任。 1990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这一法律文件 ,明确规定了律师职务秘密原则。《基本原则》第 8条规定 :“遭逮捕、拘留或监禁的一切个人应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 ,毫无迟延地在不被窃听、不经检查和完全保密情况下接受律师来访和与律师联系协商。这种协商可在执法人员能看得见但听不见的范围内进行”。第 2 2条进一步规定 :“各国政府应确认和尊重律师及委托人之间在其专业关系内所有联络和磋商均属保密性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媒介的日益增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为模式的信息采集、管理、使用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在信息大众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安全保密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巨量信息的交汇、交融和交锋使得信息安全保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与新挑战。军队院校作为我军作战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咨询、科技开发的基地。  相似文献   

11.
12.
《学理论》2015,(36)
保密文化价值的实用性是指保密文化对保密主体的有用性,即应用于保密工作、服务于保密实践、忠诚于保密事业;保密文化思维的创新性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保密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拿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刘义昆 《民主》2010,(9):50-5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该规定明确要求.县处级副职以上f含县处级副职)的官员个人财产、婚姻变化、子女移居国(境)外等事项。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21,(8)
正【提案背景】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60家商事仲裁机构,年仲裁案件近50万件,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非常重要的途径。商事仲裁的保密性常常被认为是仲裁相对于诉讼的优势,保密性也成为许多当事人选择仲裁而非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因。坚持商事仲裁的保密性原则,一是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自身形象。现代社会,商事主体的外在形象维护十分重要,在秘密状态下解决纠纷,的确有利于维护其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5.
由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涉及不同利益的冲突,要维持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必须确立法的明确性原则、利益衡量原则、有限行政自由裁量原则、可分割性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建立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利益平衡机制,需要完善立法保障、行政规制、司法救济以及社会监督,才能使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各方利益保持相对平衡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公开与保密的平衡:美国政务公开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信息公开立法相对完善的美国为研究对象,回顾了美国政务公开立法的历程,探讨了政治因素、社会需求对公开与保密之平衡的影响,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梳理了美国法律关于行政信息公开与保密平衡的制度设计,最终探究制度设计背后的宪政基础,从中获致对我国政务信息公开立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不会讲话,四时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人当与时俱进,物当与日俱增。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落叶,虽然令人伤感,但是那川流不息的长江却让人鼓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落,虽然无奈,但是似曾相识的春燕归来,却让人兴奋。人的感情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总之,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要摆脱贫穷,挣脱积弱,疗治百年沉疴,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富裕,民族更加兴旺。与时俱进,对个人来说,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贫穷就要挨饿,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即使手中有钱,手里有权,成  相似文献   

20.
京九铁路是大工程,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将为沿线地区经济带来大发展的机遇,读一读来自河南、安徽、江西的报道,真是热气腾腾,今人振奋。过去囿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迟缓地区的百姓,急于摆脱贫困的心情,急如火燎。现在有了京九铁路,真有如虎添翼之感。搞经济建设,需要有这种紧迫的劲头。 但是,经济的发展有内在的规律。符合客观规律,事半而功倍;不符合客观规律,徒劳而无功。因此,愈是机遇在前,愈要冷静思考。何者可行,何者难行,何者当急,何者当缓,要有通盘考虑,要有全局的规划,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将热与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就是本组专题报道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