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5年蒋经国上台执政,当时,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岛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巨变,蒋经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这成为台湾日后政治发展的基础.①本文对蒋经国执政时期革新保台政策做了简要梳理,以期对理解当今台湾现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摘与信息     
蒋氏父子在台湾(上、下) 本书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为主线,全面展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台湾40年的政治活动与生活。表现了国民党上层的权力斗争,为实现蒋家一统,清除异己,大批元老重臣被打入冷宫。详细描绘了台湾40年来,从混乱走向稳定,再趋动荡的历史。记录了全面改造、重建国民党,集兵保台,开展土地改革和发展经济的新战略以及台湾经济是如何起飞的。李松林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93年6月第一版。  相似文献   

3.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红梅  张龙秀 《党史文苑》2007,(4):35-36,45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蒋经国出任国民党主席,三年后又成为台湾地区的最高领导人。蒋经国作风务实,常深入民间,头脑也清醒,他上台后推出所谓“政治革新”,大力反腐倡廉,任用新人,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对社会矛盾采取相对温和的解决办法,并明确提出以“一步一步来”的渐进方式向民主与法制过渡。蒋经国生活朴素,深恶腐败,他要求自己的子女不得经商,规定各行政部门停建办公用房、严禁公款吃请、官员不得出入娱乐场所,并派警察到这些地方去检查。他还亲自过问一批经济犯罪的大案要案处理,惩办了“中央银行总裁”徐柏园、“高雄市长”杨金虎等人…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位外籍华人曾为力促两岸关系解冻进行了一次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带着大陆送给时任台湾"总统"蒋经国的一盘录像带,秘密来到台湾,并当面将录像带交给蒋经国。在会面中,两位神秘的信使亲  相似文献   

7.
刘新圣 《世纪桥》2012,(21):71-72
越南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86年以后越南开始推动"革新开放"战略。开始时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日渐突出,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历次党的代表大会讨论的重要议题。越南二十余年来的革新开放事业,在改革以往的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和进展。本文考察了越共六大以来越南共产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981年10月,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台湾当局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发表不久,叶剑英接见应邀由香港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的原蒋经国机要秘书沈诚。沈诚到京前专程去台湾请示蒋经国,蒋经国对沈诚此行“既不鼓励亦不禁止”,实际同意沈诚去北京,并嘱沈代他去溪口老家看看,“最好能拍一些现场照片”。叶剑英同沈诚探讨国共和谈的可能性,要沈诚向蒋经国转达中共的和谈诚意。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希望国民党“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8月17日,宋美龄在台北发表《给廖承志的公开信》,称第三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9.
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1986年9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菜士时这样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邓小平对美国记者讲的这三条理由,在当时,蒋经国对前两条不会持不同意见,对于第三条统一的方式,蒋经国并没有认为是不可能的。对于蒋经国,邓小平认为他最终是可以做爱国者的。邓小平说,“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称为社…  相似文献   

10.
唐为首 《世纪桥》2005,(8):48-49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在岛内和海外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对国民党僵化的大陆政策形成强大冲击。寥廓海天不归何待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他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很快,中共方面就作出了反应。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台湾的蒋经国发出公开信——《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信是用电报发往台北的,并刊发在7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的瞩目。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1.
反映蒋经国青年时期一段经历的话剧《溪口往事》于9月9日在杭州首演。这部由浙江话剧团排演的年度大戏,不仅是大陆方面首次将青年蒋经国形象搬上话剧舞台,而且有可能在台湾演  相似文献   

12.
翁元1930年出生于浙江寿昌县。中学肆业后,于1946年报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卫士。随从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先后担任蒋介石内勤侍卫、贴身侍从副官;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又任蒋经国贴身侍从副官,一直到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后退休。他为蒋家服务40余年,耗费了他大半生宝贵时间,他见证了蒋家在台湾由强势到衰微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政治环境是执政环境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反映执政党的政治价值目标,同时还向全体社会成员传递执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纲领及其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在深化执政规律的认识过程中,逐步改善执政的政治环境,努力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4.
执政环境是指执政党所处执政地位的周围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对执政环境的认识,关键是怎样正确审视和科学判断当地的执政环境;怎样从当地实际出发,做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工作。本文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克州领导干部的执政环境认知程度进行了调研,并就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剧烈调整、文化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网络政治的民主化趋势,这些执政环境的变化都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形成了严峻考验。只有科学认识并努力适应执政环境,积极改善并不断优化执政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育民主政治氛围,巩固根据地政权,中国共产党对创造民主执政的党内环境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探索对现时期优化党内执政环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育民主政治氛围,巩固根据地政权,中国共产党对创造民主执政的党内环境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探索对现时期优化党内执政环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媒具有传递及制造政治信息、引导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推动舆论监督与政治民主等政治功能,对党的执政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政治传媒化的发展使党的建设面临新环境、对党的执政合法性建设造成新考验、对党的执政方式创新提出新要求.为了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必须发挥传媒在维护执政安全中的积极功能,努力构建科学的传媒体制和政治传播机制,进一步提高党的传媒素养、传媒运用能力及创新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9.
黄道余 《党史纵览》2002,(12):24-26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在台湾“总统”大选中击败了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在野的民进党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完成了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但从那时起,台湾政坛动荡不安,财经形势迅速恶化,两岸关系停滞不前,民进党当局一度面临被罢免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执政成本的公共政策性质,突出研究了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及国际环境对其的制约与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