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体注意!出发!"2019年12月25日下午16时45分,一师医院35名医务民兵随着纪委书记王丁勤的号令,整装齐发,喊着嘹亮的口号、踏着整齐的步伐,前往一师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开始为期两天的徒步行军、宿营、医疗救护展示等科目。26日清晨7时30分,一师医院的医务民兵们已开始队形队列跑早操训练了;大家吃过早餐,便开始了历时3小时约12公里的徒步行军、医疗救护展示等。  相似文献   

2.
从黎平到兴义,79个日夜,近2000公里的行军,行经7个市和自治州(除铜仁和六盘水),穿过无数个镇子或者村庄……这就是央视大型电视行动暨公益行动《我的长征》在贵州的征程。四渡赤水难甚雪山草地在贵州境内行军期间,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四渡赤水。8月18日队伍离开遵义市,开始长达46天的四渡赤水。一渡赤水在土城泅渡,二渡赤水在太平渡搭建浮桥渡河,而三渡四渡则是从茅台镇水陆并进赶往二郎滩,陆路队员连续22小时30分钟行军86.7公里,而水路队员则经过船翻人落水的险境奋力抵达。那两日的行军,最大化地凸现出《我的长征》队员团结一致、英勇拼搏的…  相似文献   

3.
朱世忠 《共产党人》2010,(16):53-55
没有昆仑山雄伟,没有积石山险峻,但日月山肯定是天下最神奇的山。日月山是青海湖的天然堤坝。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造山运动,使日月山异峰突起,截断了古黄河流水,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日月山下有"众水皆东,此独西  相似文献   

4.
正从主力中央红军出发之日算起,到长征胜利结束之日为止,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计算,总共用了1年零10天,计375天。其中,夜间行军18天,驻足休整51天,打仗71天。如果按1936年10月22日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计算,应该是2年13天,总计743天。红二方面军1935年11月19日开始长征,实际时间是339天。红四方面军1936年7月5日开始北进,到会宁用了108天。红25军长征历时10个月。  相似文献   

5.
前卫部队——铁的红十二师,均有为阶级最后牺牲之决心,在激昂的口号声和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勇气万倍地向着黄安出发了。 师长陈赓和师政委甘元景站在路边看着行军队伍。陈赓一看见这些由大别山农民组成的部队,就觉着浑身汹涌着一股不能遏止的力量。他们对党忠诚,知道为谁而战,因而作战时非常勇敢。他觉得手下每个红军战士都是顶天立地的巨人,都是翻天覆地的英雄。  相似文献   

6.
两个红辣椒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3000多人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向闽西挺进。初春的夜晚,寒气袭人。红军指战员们衣着单薄,又冷又饿。队伍翻过了武夷山的杉木岭,天就黑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崎岖山路上行军。不少人的脚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3,(3):73-74
主持人:在美国,每年的8月3日是“世界枕头大战日”。在这一天大家纷纷离开办公桌,来到室外,用枕头作为武器彼此对打。在2012年的“枕头大战日”,全球有超过130个城市同时举办活动。枕头大战如此风靡,正是因为现代人负面情绪的释放渠道少。科学实验表明,身体的不良情绪,可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那么,大家面对不良情绪有些什么困惑,又应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8.
1942年12月17日,日军分14路疯狂“扫荡”大悟山,到处腥风血雨、弹痕遍地。敌人的飞机、大炮、机枪、手榴弹怒吼了一天的大悟山,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就连凛冽的寒风也收敛了以往的呼啸,一切都静得出奇。在两山夹持的一条崎岖坎坷、布满荆棘的山沟里,一支新四军伤病员队伍在艰难地跋涉着。寂静的黑夜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如同铅块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上。大家都有一种愿望,但愿能继续这样静下去,好顺利地通过封锁线,把伤病员安全地送出去。  相似文献   

9.
像火箭穿过太行山, 锣鼓惊天寒敌胆, 像骏马驰骋漳河岸. 歌声动地奏凯旋. 坚毅、勇敢, 这支雄壮的队伍, 挥动艺术的刀剑. 名字为太行山剧团. 太行山剧团,是抗战时期活跃在华北太行根据地一个著名的文艺团体.它先后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中共晋冀豫区党委、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文联领导.从1938年5月成立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止,共创作和演出节目148个.  相似文献   

10.
1935年8月7日,在永(修)、靖(安)、安(义)等县交界处的云居山区,一支红军队伍在隐蔽行动。这支队伍仅有三四百人左右,身穿灰布军装,但个个衣衫褴褛,炎热的天气使他们汗流浃背,身上没有一根干纱。他们是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第四十六团的官兵。山上荆棘丛生,连条小路都没有,他们不时用枪托拨开、用砍刀劈开前面的路障,艰难地向真如寺方向行进。走在队伍中段的是曾饮誉井冈山、威震湘鄂赣的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六师师长徐彦刚,连日的行军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6,(6)
正1935年8月,红一、红四方面军混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8月21日,红军右路军开始过草地。正在病中的周恩来随彭德怀率领的第三军(原红三军团)行动。兵站运输部部长杨立三也在这支队伍中。此时的周恩来身体极为虚弱,从10多天前起就经常昏迷,由于连续发高烧,已有五六天没吃什么东西。看着周恩来这个样子,杨立三心里非常难过。长征以来,周恩来一直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之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6)
正初春的安徽泾县古镇茂林,乍暖还寒,勤劳的人们开始春耕。和煦春光中的田野里,呈现欣欣向荣的美景。寻淮洲烈士墓,矗立在蚂蚊山青松翠柏之中,一抹斜阳透过树林照射下来,把墓碑装扮得斑驳陆离。春风掠过树林,发出了阵阵声响,仿佛可以听到烈士在呐喊:"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1934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6,(4):60
正1935年1月24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占土城。由于路途顺利,军委纵队抵达的时间比较早。大家吃过饭,夜晚的篝火燃起,将人们征途劳顿的面容映红时,休养连指导员李坚真情不自禁地先唱起来:"滔滔乌江急又深,手拉手来心连心。阶级姐妹团结紧,不怕敌人百万兵。"她的歌声刚落,在大家的喝彩声中,"凤阳花鼓"唱得特别好又特别会编词的危拱之又接着唱:"咚咚锵……红军强,红军强,千难万险无阻挡,行军路上揍老蒋,北上抗日打东洋……"  相似文献   

14.
长征途中的有关数字红军长征途中,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路上共走了368天,其中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在总长约8110公里的长征途中,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12)
正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经57岁了,但他年纪大不畏苦,职位高不自矜,处处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徐特立每天背上8斤炒麦子干粮,拿着一根自己做的竹杖,和大家一同行军,衣服破了自己补,草鞋坏了自己编。到了宿营地,主动打水、做饭,没有房子住宿,就同战士们一道在野外露营。行军中看见因病掉队的战士时,徐特立一定会停住脚步用湖南口音鼓劲  相似文献   

16.
1958年7月23日,我接到中央通知,定于8月13日在北戴河开会,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和中央各部委负责人参加,要求8月12日报到。过了几天,8月1日,又接通知,为了给各大协作区留出时间再开一次会议,北戴河会议推迟三天举行,改在8月16日开始,8月15日报到。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中央红军1934年10月10日离开江西瑞金开始战略转移,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陕甘苏区胜利会师,长征共历时两年。红军部队长征途中共转战十几个省份,其中,中央红军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渡过的主要江河有22条,翻越的主要大山有20座,攻占县城100余座。长征中,红军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在中央红军368天的行军途中,15个整天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15,(2):35
抗战初期,唱歌在延安成为一种盛极一时的风气。学校里唱歌,部队里唱歌,工厂、机关里也唱歌。每逢开会,各单位、各部门的队伍,总是踏着歌声走来,踏着歌声回去。开会之前唱歌,中间休息的时候也唱歌。在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会上,指挥者先伸出右手向前一指,给一首歌的第一个音节定下调子,然后便率领大家用同一种音调唱起来。开会前各路队伍的互相"拉歌",更是一场集  相似文献   

19.
日月山     
正千里青海高原,重岗复岭,跬步皆山。去年盛夏时节,烈日杲杲,万山叠翠。我与友人登临日月山。远处双亭伫立,于山巅之间互相凝望,脚下绿草如茵,倾吐千年泥土芬芳。日月山,这座尽显塞外雄姿的高山,在熏风与烈日中,竟也有如江南女子明净清澈的柔美。坐落在青海湖东侧的日月山以其动人的传说及厚重的历史而独树一帜,冠盖群  相似文献   

20.
名人轶事     
《湘潮》1989,(12)
毛泽东为许世友改名 1935年8月的一天,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许世友在草地行军途中,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紧紧握着许的手问:“我经常听到你的名字,没看见过你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