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農曆元旦,是我國各族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因為這時正值春季的開始,所以稱作春節。人口最多的漢族人民過春節,不論南方、北方,風俗習慣相差不多。而五十多個少數民族人民過春節,却有許多饒有風趣的習俗。共度‘友好節’不少民族過春節,有一些显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習俗。佤族人在大年初一總要相互拜年祝賀,特別要向寨子裏的長者祝贺。拜年時賓主互贈芭蕉、糯米,表示團結和睦。白族人在除夕清晨相互祝福、贈送禮物後,各自回家杀猪過年。所有殺猪的人家需拿出一些猪肉放在一起,煮熟後全村每人一份。未殺猪的人除  相似文献   

2.
泰山为媒     
把旅遊事業與發展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是中國實行開放政策之後的事。而發展旅遊的手段如此之多,更是前所未有。單就山東省而言,就有濰坊市的風箏節、煙台市的葡萄酒節、濟寧市的荷花節、濟南市的藝術節、淄博市的元宵燈會;其他如嶧縣的石榴、曹州的牡丹、青島的啤酒等等,也成了各地吸引遊客的資源優勢@正好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話:靠山吃山,  相似文献   

3.
臨近傳統的春節,與其他鄉鎮一樣,暖泉鎮的節日氣氛十分濃厚?颖笔∥悼h的這個鄉村,地處偏僻,至今保持着歡度春節的傳統習俗。春節指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約西曆一、二月間,今年是二月十五曰),預示寒冬將過,春天即臨,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作爲中國人民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它已有四千年的歷史。有一萬六千三百人的暖泉鎮,以種植蔬菜和各種農作物爲生。農民們辛勞一年換來秋天的豐收,入冬仍有些農活。他們忙碌之後,都盼望在春節之際熱鬧地歡聚、娛樂一番,所以剛入農曆臘月(十二月),人們便開始準備春節年貨了。每逢二、五、八趕集之日,買者如雲,賣者如潮。小鎮上有四五十家學鋈馐澈投寡u品的家庭作坊,這時施展出渾身解數,多增加花色品種,以滿足鎮上人們過節的需求。暖泉鎮的五香豆腐乾遠近聞名,豆腐約二寸長一寸寬,壓得瓷瓷實實,  相似文献   

4.
帷幕拉開,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和炎帝,在霧氣蒸騰的神秘氣氛中從升降台上冉冉升起。一人身披獸皮,一人身著蔴片,手持木棒和石器,在下屬部落成員的簇擁下,跳起了粗犷的舞蹈。他們身上披掛着的貝殼、木塊和骨頭,不斷發出節奏鮮明的打擊聲。接着中國數千年悠久歷史中的典型人物:老子、西施、屈原、秦始皇、王羲之、唐明皇與楊貴妃、岳飛與岳母、忽必烈、李時珍等等形象以及眾多的配角,按照朝代順序,在各自特定的時空場景中,忽前忽後,忽上忽下,翩翮起舞。這是上海市為’92中國友好觀光年推出的賓館藝術劇《五千年風  相似文献   

5.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是個多民族的省份,在二九○一萬人口中,百分之二十六分屬苗、布依、侗、水等十一個少數民族。地形多變的貴州擁有千姿百態的山,動靜相生的水,以及許多神奇的溶洞。山川的阻隔使少數民族能保持並發展自己悠久的文化,獨特的習俗,多彩的風情,豐富的歌舞。每年各民族的節日集會多達四百四十八次,在節日集會上他們演出繁多的民間歌舞與體育競技項目。  相似文献   

6.
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山西平定县有一種獨特的風俗,即不論城鎮農村,都還習慣於壘砌焚燒古老的“塔火”。它以独特的造型、神奇的傳說、熱烈的光彩,同現代燈火爭奇鬥艷,被中外遊人稱為“上元一絕”。“塔火”又名“棒槌火”。先用磚石和泥土砌抹成圓型塔狀,高約一米五六,通常留有五十六個窟窿;然後以當地盛產的煤炭作燃料,於正月十四點燃。一經點燃燒旺,火苗便透孔而出,紅彤彤,金燦燦,如數十颗明珠放光彩。在夜色漆黑或大雪紛飛的寒  相似文献   

7.
每年舊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燈節,到時家家戶戶要掛彩燈@個風俗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誰也說不清。至於為什麼要掛燈,說法也不一致。黄河下游山東省有一個叫淄博的城市,這里的人們自有他們自己的傳說:正月十五掛燈,到了夏天便不會有蚊蟲蛇蝎作亂,一家人可以太太平平。當地還传说,很久以前那裏掛的燈是用紅蘿蔔削成的:一個蘿蔔齊腰斬斷,中心挖空,削去紅皮,做成一個燈碗,倒入棉籽油,插上可供点燃的燈芯草,削得薄  相似文献   

8.
“月當空,耳邊箭鼓叮咚。彩架間,安排花架,一年年花樣不同?殴饷?莊嚴燦爛,樓閣玲瓏。怪怪奇奇,形形色色,番僧巧奪天工。”這裹描述的是青海塔爾寺正月十五賞玩酥油花燈的情形。據一六七四年的《西寧府志》載:“西寧府所屬各寺院,每當元宵節,皆燃酥油花燈,其中燈最高而花樣最奇者莫若塔爾寺。”塔爾寺距青海省會二十五公里,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〇年)。酥油花與繪畫和堆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農曆正月十五日是傳统的元宵節或稱燈節(一般在公曆一、二月份之間,今年是二月八日),是各地人民歌舞百戲、彩燈競放的傳統的集會日子。在大地囘春的時節,人們一般藉這種聚會,以慶祝過去一歲的收穫,祈望来年的好年景。  相似文献   

10.
清明     
中國古代人們以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將一年平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清明是其中之一,時為春分後十五日,約公曆四月五日前後。此時風和日暖,天朗氣清,正是耕耘播種的大好時節,農諺中素有‘清明前后,種瓜点豆’、‘種樹造林,莫過清明’等描述。清明成為節日,始於春秋時代(公元前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民在春節之前的「掃塵」習慣,是羣衆中一種愛清潔講衛生的好風俗,而且流傳很久很广。如果我們有組織地再加以领導和宣傳教育,來進行一次清潔大、、  相似文献   

12.
清明節     
每年四月五日前後的清明,既是我國節氣之一,又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清明作為標誌着開始春耕春種的一個節氣,早在周朝(公元前一○六六——前二五六年)就已經流行了,但它成為祭祀的節日,却是在唐朝(六一八  相似文献   

13.
能在今年九、十月份來北京參加或觀看亞運會的篗馊耸?將都是來華旅遊的幸運者。届時,中國在北京、上?蛷V州,將爲他們推出最精彩的旅遊節目,向他們展示文物的精華和五十六個民族的豐富多彩的藝術和風情,並爲他們提供最理想的購物機會。北京——迷人的城九、十月份,北京將沉浸在歡快的節日氣氛之中乱蝗照抵袊膰鴳c節,北京的六大公園將擧行國慶遊園會露⑷找归g,海外遊客可以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由彩燈映襯出的高大建築羣和古老京城的夜景,或到北海公園和圓明園公園度過火樹銀花不夜天,觀赏中國傅  相似文献   

14.
中醫藥學在老年人的養老健身方面,不僅有精深的理論基礎,而且有植根於人民羣衆之中的豐富的實踐方法。 養老健身觀 在中國古代的哲學看來,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隸,而是大自然的朋友,人要參與大自然的養育造化萬物的活動。人與大自然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的觀念,也反映在中醫的養老健身中。中醫認為人應順應自然氣候和環境,並利用自然氣候和環境增進健康、協助治療。比如《黄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論》中說:春三月是發生的季節,萬物都有發展的趨勢,此時人要晚睡早  相似文献   

15.
黑龍江省,夏季風和日麗,氣候凉爽宜人,是避暑度假的好去處;冬季冰期長達五至六個月,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各種人工雕鑿的冰雪藝術應時而出。近些年來,到那裏去的旅遊人數逐年上升。冰雪藝術冬季,黑龍江省氣溫降到零下三十攝氏度左右,境內的松花江、嫩江、黑龍江等河流結冰均有一米多厚。這種冰由流水凍結而成,透明得像水晶一樣,是製作冰燈的極佳材料。從前,每年的春節和元宵節(二者均在農曆  相似文献   

16.
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給景色秀麗的四川樂山增添了无比的魅力亿s到樂山的岷江畔時,馬上就感到了濃烈的節日氣氛航瓋砂睹芗挪势臁⒉蕵恰⒉逝铩馇?以及身穿五顏六色鮮妍服裝的人羣,其中還有不少外國旅遊者。一座六米多高、腰佩寶劍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塑像屹立在歡騰雀躍的人海  相似文献   

17.
很早以前,我便聽說在中國的西北地區生活着一些特殊的村民。他們有着自己的習俗、語言和信仰,並且不與外界通婚。他們習慣於奔波流浪,為人算命卜卦,与小亞細亞及印度一帶的吉普賽人很相似,因此有人稱他們為「中國的吉普賽人」。我懷着濃厚的興趣,先後六次走訪了這些「吉普賽人」的聚居地,並同他們一起歡度節日,對他們富於神秘色彩的生活習俗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些特殊村民主要聚居在甘肅省古浪縣的磨石沟、永登縣的薛家灣,以及天祝藏族自治縣的西大灘一帶,人口約兩千五百人左右。其中距永登縣城東南四公里的薛家灣村,是一處最為集中的聚居地。整個村落包括一百零九戶人家,五百一十一口人,大部分都屬劉、柳、高、何四個姓氏,彼此相稱為「本支子」。村裹非「本支子」的外來戶只有少數幾家。薛家湾人有着外出流浪為人算命卜卦的習慣,其中又以女性居多。他們大都有一副黑紅的脸膛和  相似文献   

18.
風味小吃     
中國的風味小吃究竟有多少種,眞是難以計數,而且源遠流長。多源於民間的小販,或走街串巷,或沿街擺攤所出售的一些簡便食品。由於各地人文地理,氣候條件和民族習俗的不同,風味小吃極具地方特色。隨着歷史的演變,文化的交流,具有濃郁鄕土氣息的風味小吃被達官貴人所賞識,也登上了大宴之席。這種融合使得有些  相似文献   

19.
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水鄉流行着《咸水歌》、《高棠歌》、《龙舟》、《擇錦》等民間歌謠。當地人民每逢端午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都要舉行水上歌會。他們搭起歌台,進行對歌,歌詞圍繞特定的內容,隨口唱出,優者獲獎。 這種風俗已流傳了幾十年。歌會氣氛熱烈,往往唱到三更二鼓才收場。有時是男女雙方通過對歌互相交心和瞭解,情投意合者則結成姻緣。沙田地區的民歌婉轉動人,極富鄉土氣息,是水鄉群衆的流行曲調。或休憩田頭、或傍晚納凉,或插秧、車水……唱上幾句,疲勞盡消,倍增幹勁。每逢舉行水上歌會,從十來歲的小學生到年過半百的老歌手,均爭相登台。去年中秋節,我們應邀到斗門縣六鄉區南澳鄉觀賞了一次水上歌會。南澳鄉北靠竹篙嶺,三面環水。這裏河涌縱橫,葵林、魚塘、蔗基、藕塘星羅棋佈,河涌兩岸小樓房一座座、一排排,好一片沙田錦鏽。 對歌台設在村頭水閘的古榕樹下。這棵古榕濃蔭似傘,盤枝掛髯,覆蓋面有半畝地之大,是  相似文献   

20.
一、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一九五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公佈的‘關於加强高等學校與中等技術學校學生生產實習工作的决定’,制訂本暫行規程。二、為了貫徹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教學方針,印證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各高等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必须嚴格按照教學計劃,組織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各接受實習的廠礦、企業、農場、醫院、研究機關等實習單位,應保證與學校共同完成組織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的任務. 三、生產實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共性質、時間與次數,應根據各專業的性質不同與學習年限長短不同,由教學計劃具體規定之。生產實習大體上可分為三種類型進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