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在我国,由于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故而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频发,约占全部交通事故发生数的30%.如行人在机动车道上行走,或不顾信号,横穿马路等造成的事故. 行人交通事故由于是运动着的汽车作用于人体,故常常会造成行人损伤,损伤的严重程度一方面取决于汽车的速度、类型以及汽车撞击人体的部位,另一方面也与行人被撞击的部位、撞击时身体的姿势、行进方向及所穿的衣服有关.有资料表明汽车撞击行人时最常见的部位是汽车头部作用于人体,约占汽车撞击行人案例的84%,而且汽车左前翼撞击行人比右前翼撞击行人多见.本文就实际工作中遇及的行人交通事故损伤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4,(15):32-32
4月9日,是北京市对行人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开罚一周年。为了使行人能够文明出行,这天上午,由全国劳模、大学生、中学生和外国友人自发组成的百余位志愿者在朝阳区大望路四个路口,举办“我承诺不闯红灯”的公益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1999年《沈阳市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 5种情况下行人违章引起交通事故由行人承担全部责任 ,一些媒体将其称作“撞了白撞”规则 ,并在广大公众中引起强烈地反响。由于新的处理办法也加快了交通事故的处理进程 ,亦受到交警部门的欢迎。基于以上原因 ,上海、乌鲁木齐、郑州等十几个城市也相继颁布了类似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引人注目的是 ,上海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 1 8种情况由违章行人或非机动车使用人对其违章行为所引发的交通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简称“1 8条”)。但是最近上海法院对一大学数学教授违章横穿马路被汽…  相似文献   

4.
话题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颁布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该法第七十六条第二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临近开学,陕西省安康市公路管理部门在县城周边各学校门口以醒目的颜色设置人行横道和路面震荡标线,预防校门口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汽车经过人行横道要礼让行人,这是常识.有人将其视为一种文明驾驶礼仪,却未意识到礼让行人是法律规定,不按规定礼让行人须受相应罚则.例如,海南省海口市公安交警启动了“机动车不避让行人”的专项整治活动,利用电子警察抓拍机动车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标准为罚款100元,并记3分.  相似文献   

6.
杨海波 《证据科学》1999,6(4):184-185
在交通肇事案的检验实践中,我们发现平头汽车(包括大货车、小货车、客货车、大客车以及"面的"等)撞击行人时,行人损伤都有其比较稳定的特点,据此可以判断肇事逃逸汽车的车型及行人受伤当时的姿势及行走方向,从而为侦缉逃逸案件提供有力的线索,为今后处理疑难事故取得科学的证据.目前专门对平头汽车撞击行人所致损伤的分析较少报道,现将我们近年来所受理的52例重大事故中,受害行人的损伤及其特点总结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记者近日从温州市交警部门获悉,温州市开罚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违法行为,各辖区交警大队统一处罚力度———罚款5元。5元罚款属试水性处罚3月初,温州市交警部门发布消息称,将对行人闯红灯、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等八类严重影响交通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整治。  相似文献   

8.
顾应欣 《刑警与科技》2013,(23):207-210
面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普遍存在的右转车辆与行人之间通行权的冲突问题,本文首先对机动车不避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给出清晰的界定,分析作为交通违法处罚记录所必须的关键取证信息;然后研究系统的总体架构、路侧系统的功能组成,并简单分析了行人目标视频检测技术的实现方法。该系统的研究对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的驾驶行为,缓解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通行权冲突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全省每年因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造成死亡事故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2010年,笔者所在大队辖区G1513温丽高速公路温州段共46公里,全年交通事故死亡12人,因行人上高速公路引发的交通事故就死亡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33%,且均发生在春运期间。如何治理行人上高速公路的顽疾,保障高速公路平安畅通成为我们高速交警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沈阳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行人有本条例规定的五种违章行为之一,发生交通事故,而司机没有违章者,由行人承担全部责任,此次条例一经颁布,便在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时一年有余,但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从“强者对弱势群体的侵害“,乃至“侵犯行人通行权“、“漠视生命“等等,相关评论令笔者热血沸腾,然而“热切的心情,冷静的思考“,借助经济学工具对此条例进行剖析,却发现表面上不尽合理的规定背后蕴涵理性的因子。“撞了白撞“之争的法理阐释的实质是在交通事故中对司机的归责原则采取严格责任主  相似文献   

11.
自《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以来,最有争议的莫过于第76条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的规定。 该规定引起社会强烈关注表现之一是许多记者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表现之二是网友们在网上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指责第76条无限夸大了对弱者的保护,不分事故责任,全部由机动车负责。这样的规定有悖法律的公平原则,纵容了弱势群体的违章行为。是立法的失误。在大多数人看来,第76条实质上是“行人违章,司机买单”的霸王条款。  相似文献   

12.
失主追贼,贼撞行人,行人丧生,死者家属状告失主,一连串离奇的巧合引出了一个离奇的官司。  相似文献   

13.
《刑警与科技》2008,(20):50-50
日前,上海市首台“行人违章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在浦东佳林路、金高路口投入使用。据了解,一旦有行人闯红灯,“行人电子警察”就会在电子显示屏上即时播放行人违法的抓拍图。这套系统可以24d、时全天候监控、记录、统计和分析,为公安部门对违章行为进行曝光和行政处罚提供依据,这项新技术在国内还属首创。  相似文献   

14.
近日,武汉汉阳城管部门采取“文明接力”的方式对违规行人进行处罚,如市容监督员发现行人闯红灯过马路,该行人就必须在原地替市容监督员“值班”,提醒市民看灯通行,直到抓到下一个违规过马路的行人才可“下岗”。据悉,该方法实行一周以来,违规行人较此前下降五成(6月2日《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15.
事故重建、数据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是行人安全防护研究的三个重要手段。行人运动机理的研究对于揭示人-车交通事故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一起真实案例为基础,运用MADYMO仿真分析探讨真实交通事故中行人的运动机理。并以真实的交通事故数据作为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坠车损伤及与火车撞击损伤鉴别。方法对行人被撞23例和铁路客车坠车23例死者损伤的部位、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有两处以上损伤部位的分别累计计算,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躯干部与身体纵轴方向一致的擦伤是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手部损伤伤是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下肢损伤不能作为铁路客车坠车区别于行人被撞主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案例1某日,本辖区一辆平头货车左前侧撞击一女性行人,并致其当场死亡。经调查及尸体检验后证实,该平头货车从行人身后撞击。尸体检验:双侧裤管背侧等高位置各有一条状灰色加层痕迹,右侧腹股沟处有一伸展创(图1)。1.2案例2某日,某辖区一辆长头商务车左前侧撞击一女性行人,致其当场死亡。经调查及尸体检验后证实,该长头类商务车从行人右侧撞击。尸体检验:死者右侧胸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87-189
目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行人四肢损伤的特征。方法收集本区2016年至2018年交通事故行人死亡资料,对四肢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1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案例中,死者以男性居多;机动车(不包含摩托车)、摩托车所致行人体表损伤以擦挫伤(包括擦伤、擦挫伤)为主,电动车所致体表损伤以皮下出血(挫伤)为主,占体表损伤71.8%(P <0.05);机动车骨折率最高(35.5%,P <0.05),电动车骨折率极低(3.7%,P <0.05),四肢多发骨折好发于机动车,四肢骨折好发于左侧。结论通过对行人四肢损伤特征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无目击者或肇事逃逸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柯云路 《政府法制》2009,(7X):47-47
<正>2007年,我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访问留学。我所在的城市不大,车流不多,但是许多十字路口都有红绿灯,而且配备一种指示行人过路的装置。行人走到路口,只要按一下这个装置,过一会儿就会听到提示语:"Walksigns!"(现在显示行走标志!)这时红灯亮起,汽车会主动停下来,行人就可以安全通过了。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每年约有5900名行人因交通意外而丧命,这就意味着全美平均每天都有16名行人死于交通事故:此外,美国每年还有约8.5万名行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249名美国人在走路的时候被过往车辆撞伤。对于仅有3亿多人口的美国来说,这组数据是足够让人瞠目结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