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从列宁“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提出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这一历史过程,分析其继承和发展、改造和创新的关系,能使我们更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立的重大意义,以及邓小平在社会主义阶段论上的新贡献,从而更自觉地坚持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
目前,理论界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的讨论中,许多人都认为列宁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概念,并据此作了不少文章。其根据是《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第30卷第253页的这样一段话:“我们在剥夺了地主资本家以后,只获得了建设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但是这里还丝毫没有共产主义的东西。”《列宁选集》1972年中文版第4卷第142页上也有这段话。其实,这是误译,《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就改正了这处错误,把这句话译为:“我们在剥夺了地主和资本家以后,只获得了建立社会主义那些最初级形式的可能,……”(《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8卷第37页)但《列宁选集》在校译时,仍没更正。“建设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那些最初级形式”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列宁实际上并未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界毫无怀疑地接受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但是,在我看来,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用语。首先,这一提法没有内含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说不清我们所要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哪种类型的商品经济:是自然商品经济,自由商品经济,垄断商品经济,还是现代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4.
实践已证明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是社会主义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怎样使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吴敬琏在1992年8月4日《经济参考报》上撰文认为,要准确概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属性的明确提法,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时,有些同志提出,决议为什么没有再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为了便于读者探讨这个问题,今天本报特转载《理论动态》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正式提出通过“中间环节”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的设想快一百年了,正确认识和把握过渡的“中间环节”,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将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国家将直接掌握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被消除。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切实庄塞到十九世纪出现于西欧的合作社以及嚆来发晨包裹的合作工厂之炙的合作生产形式.一八八六年一月.旺格斯在《致奥·倍倍尔》的信中指出:“我的建议要求把合作社推行到现存的生产中去”,并且明确提出:“至于在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我们必须大规模地采用合作生产作为中间环节,这一点马克思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6页),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中间环节”是指“合作生产”,即有组织的联合劳动,但还是比较抽象的,只是原则地提出问题,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蕙 《瞭望》2005,(47)
新提法的内涵形成显示中共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完整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位列中共中央对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对这个在毛泽东时代就多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的名词,许多人在似曾相识之感中确信, 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其内涵已大大丰富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胡锦涛用这短短20个字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国内外观察家对此评论说,这不仅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图景, 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想象。参与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的一些人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则表示,这一提法的形成和最终提出,实际上表明了中共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放 《求知》2002,(7):29-30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论断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的由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提法的内涵形成显示中共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完整思路。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含义是什么,它同商品经济的关系如何? ○自从1984年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规范提法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从财富的社会存在形态来界定一个经济的性质的.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财富的社会存在形态,表明这种财富是进入市场交换的"商品",而不是自产自用的"产品",也不是无偿调拨的"产品".这一提法相对于传统的自然经济论、产品经济论,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历史进步.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使用过"商品经济"这个词.第一个使用"商品  相似文献   

11.
一、列宁“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工农革命进一步高涨,但这时的工人运动还是一种纯粹自发性的运动,其目的只是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正象列宁所说,当时工人“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列宁是否具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一再提出异议。有人认为列宁在世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相反,“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点是列宁的一贯思想。”有的论者还认为,在联共(布)中央的历次论争中,列宁和托洛茨基完全一致,而斯大林的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是对列宁主义的修正。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一列宁对于一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变化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内战和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忙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人们还无暇反思政权机构的改革、完善问题。1921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十大的讲话中,提出了官僚主义的存在和与它作斗争的必要性。1992年3——4月间,列宁作俄共  相似文献   

14.
赵宏 《科学社会主义》2007,3(4):153-157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就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建设进行了探索,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公社精神成为列宁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最初构想的最初原则。但由于俄国特殊的国情,公社的许多原则并不可行,并在实践中发生了演变,最终建立起初步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列宁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也没有具体答案可找,正如列宁说的,“这是一桩书本读不到的、历史上没有见过的新事业”(《列宁选集》第3卷第422页,以下只注卷数和页码)。列宁亲身经历了六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这期间,列宁领导苏维埃人民在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寻找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取得了尽管是初步的但又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列  相似文献   

16.
列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在他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短短七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体现出他对社会主义义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所做的重大贡献。列宁把文化建设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反复多次地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提出,布尔什维克党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把重心转移到文化建设方面”来。还强调说:“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列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国内战争结束后,随着镇压国内外反革命任务基本完成,及时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把经济建设提上工作日程。与此同时,列宁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革命”理论。列宁这一理论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和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为目标的。列宁把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培养大  相似文献   

18.
正在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破产的基础上,在英法德等国家兴起的工人阶级武装斗争的客观形势基础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哲学,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新哲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批判地继承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运动、革命,对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9.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如辛 《理论探讨》2006,2(1):29-32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列宁开创了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列宁根据世界历史出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客观现实,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相互斗争、并存和共处的科学理论,并对这一科学的理论进行了多视角的阐述,论证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并存和共处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其应坚持的原则,为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列宁的思想对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还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夕,列宁就开始探索在俄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很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挫折和失败,终于开创出一条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一过程包括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17年4月到1918年春。这一时期,列宁清醒地看到,要将如此落后的俄国,过渡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虽然有足够的政治条件,但必须经过迂回的过渡时期。他当时认为,在德国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经济条件,在俄国却具备了向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