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扬 《现代领导》2004,(4):19-19
熊德明获得央视年度社会公益奖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一个家住重庆云阳县的普通农村妇女,虽然没有做过什么一般的社会公益的事,但她敢于向温总理讲了一句实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为民工讨回欠薪的浪潮。据报道,仅春节前短短一段时间,就讨得欠薪200多亿元,不仅使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进城民工总数在六千五百万到八千万左右。进城民工在为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新的城市问题。诸如公共交通拥挤,用水负担加重,计划生育失控等等。尤其是民工的犯罪率急剧上升,据《上海法制报》报道,1996年外来民工作案率占该市刑事治安案件的11.3%,一些人士发出了民工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亟需引导的呼吁。  相似文献   

3.
吸纳民工加入工会:切实保障民工合法权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岁末,一场由中央最高领导层发动的“为民工讨薪的战役”已初战告捷,多数民工讨回了当年的全部或部分工钱。但是去年的欠薪解决了,今年还会欠薪吗?除了欠薪问题,民工的其他合法利益如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是否也要政府发动什么“战役”来解决呢?应当肯定,政府出面维护民工的利益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仅靠政府的干预并不是解决民工问题的长久之策。依笔者之见,将民工组织起来——在民工中组建民工工会或在现有的工会组织中吸纳民工参加,是从整体上和长远上维护民工合法利益的根本之策。将民工吸纳进工会是…  相似文献   

4.
市长为民工送行 2003年1月24日上午10时许,当郑州市市长陈义初、副市长姚待献轻车简从来到位于郑州市货栈街东段的紫云小区建设工地时,近百名即将返乡的河南省太康县马厂乡的民工睁大了惊喜的眼睛。 23日晚,这批民工被告知,第二天上午,郑州交通运输总公司将组织4  相似文献   

5.
张莉 《求索》2011,(3):242-245
为加强国防力量,抗战前期国民政府急需征调民工赶修国防工程。作为大后方重心的四川省政府,奉国民政府有关机构的命令,征调大量民工短期内构筑亟需的国防工程。为如期完工而配合战局,在征调民工机制方面,国民政府规范机构和程序、改进原则和方法、加强组织和编制。虽然征调民工的机制在实施中存在弊端,但总体上符合了时局所需,从而保障了战时劳动力的供给,为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晓夏 《今日浙江》2001,(23):38-3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民工进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民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城市经济和建设,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民工进城也给城市带来不堪重负的压力,由于民工大都  相似文献   

7.
读罢《“民工”该不该叫?》(《中国保安》2004年第8期)一文,颇有感触,也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根据文中所叙,不难看出作者的意愿:因为“民工”二字是带有歧视性的字眼,所以笔者希望,“当再次见诸报端时,媒体对他们使用的称谓不再是民工,也许是合同工,也许是工人,因为他们太需要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称谓了。”乍一听,这敢情好,民工从此以后改叫合同工之类的“人性化”称谓,看谁还会像过去一样歧视民工,民工再也不必为自己的称谓而感到自卑了,从此一律平等了。可是,反过来想:这不对啊!到底是“民工”二字的词意导致了歧视民工,还是因为歧视…  相似文献   

8.
<正> 农村民工进城,在近几年一直是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加大“改革力度”的思想指导下,民工浪潮可能更加汹涌澎湃。 1989年初,百万民工席卷全国,受这股浪潮冲击最甚的广州市和海口市曾向国务院及邻省发出急电,求援平息“民工浪潮”。对此,社会各界反映不一。有赞同的,也有指责的。由于进城农民确实在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商品供应、劳动就业等方面造成极大压力,致使有关地区的社会治安、市容、环境卫生等比较混乱、于是,民工浪潮为盲流的说法不日而起。时隔一年,1990年第一季度,新的民工浪潮再度掀起。1991年初,民工进城乃至南北流动有增无减。为什么在改革开放期间,会屡屡掀起大量农村民工进城的浪潮?产生这种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深层  相似文献   

9.
智敏 《民主与法制》2008,(21):46-47
不久前,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非婚遗腹子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情况下讨得8万多元抚养费的索赔案。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学1999年寒假进行的社会调查,采用个案调查和问卷填写相结合的手段,共获得了151例进城民工的翔实资料。笔者就其中49例青年民工(20岁至28岁)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了解青年民工的“去留愿望”及影响这种愿望的相关因素。 图1和图2显示了当前青年民工的自我身份定位和留居愿望,可以看出,只有30%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农村人,同时有48%的人表示,如果可能,自己想在目前的打工地留居下来,做个城里人。  相似文献   

11.
自1954年12月前山西省人民政府以(54)省交高字第273号命令颁布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民工建勤养护公路的暂行规定"执行以来,对我省公路养护工作起了很大作用。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国务院于1955年12月20日(55)国六交字第153号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指示,对民工建勤养护道路问题,作了新的指示并责由各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省交通厅根据国务院指示,制定的"山西省交通厅关于改进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的实施办法",业经我们审查批准,现随文颁发,自文到之日起施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民工建勤养护公路的暂行规定"同时作废。  相似文献   

12.
年初,一要求解决欠薪问题的民工到某劳动监察大队要求解决欠薪问题,得到的答复是,现在不能解决,必须到年终才能解决。该民工不禁问道,为什么解决问题必须到年终呢?按说,年终解决民工欠薪问题意义重大。为使广大民工朋友们欢欢喜喜过个年,各职能部门按照总理指示,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不少工作,解决了大批欠薪问题,维护了广大民工的权益。但是,仅在年终解决问题是不够的。按照哲学的观点,事物变化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祸患常积于忽微”,“小洞不补,大了受苦”。平时不解决,积少成多;零  相似文献   

13.
兹将「江西省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实施细则」随文颁发,希遵照执行。江西省民工建勤养护公路和修建地方道路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发扬我省人民修桥补路的优良传统,贯彻依靠群众,节约民力,管好、养好和修建地方道路的方针,使公路运输事业更好的为生产服务。兹遵照国务院1955年11月29日(55)国六交字第153号「关于改进民工建勤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05年,四川省洪雅县劳动保障部门已为数千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80多万元,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100%。2005年,洪雅县成立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专项检查组,对全县所有使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用人单位和建设工地逐个进行检查,有效防止了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案件的发生。2月,乐山市峨边县的廖德方带领30多个民工到洪雅县某工地干活3个多月。工程完工后,廖德方多次向老板催讨工资无果,遂向洪雅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监察大队调查取证后,让老板兑现了所欠民工工资款。四川洪雅为农民工追回欠薪280万@姚永亮 @葛仲洪…  相似文献   

15.
来沪民工在上海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他们已成为上海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是缓解上海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和促进海派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多年来,上海市针对来沪民工做了许多工作,包括:改善生活条件、增加受教育机会、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维护合法权益等。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来沪民工思想负担重、合法权益受侵犯、文化素质不高等。相应的,应采取一些办法加以解决,如:提高对来沪民工的认识、制定和执行维护来沪民工合法权益的法规、用培训等方式提高来沪民工的文化素质等。  相似文献   

16.
民工权益受损、保障缺失与企业主素质太差、法律意识不强有一定的关系。保障民工权益要从维权上下功夫,从制度上做文章,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的能力相关、与企业的成长相关。我国目前民工权益受损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的成长受阻。劳动合同是体现民工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直接关系到民工权益的实现。文章以义乌市私营企业合同签订与履行状况为例,从企业的经济行为和企业的成长环境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困境。认为,切实保障民工权益就要努力促使企业成长。否则,即使加强维权力度,民工权益的实现仍然是低水平的。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2004,(1)
民工年底讨薪上演悲剧 尽管今年总理曾亲自为农民讨工资。然而,一些悲剧总不能避免。12月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120多位农民工在哈尔滨市永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了3年.工钱也被拖欠了3年,大楼眼看就要竣工了也没拿到工钱。12月4日.前去讨薪的民工竟被打手追杀,一位叫徐殿彬的民工身受重伤,手筋也被砍断。12月12日.烟台开发区一建筑工地民工从九米多高的钢架上纵身跳下,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去世.在自杀前,他声嘶力竭的呼喊着:老板不给工钱.我怎么回家?  相似文献   

18.
工会组织利益表达和权益意识■项飚权益是民工问题讨论中的“热点”。政府为保护民工权益,制定了各种规章和作种种努力,但如果不知道民工自身对权益的基本态度,一厢情愿的努力恐怕是得不到实效的。工会组织工会组织在民工中的履盖面极小。尽管东市外经委已有规定,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统一战线》2012,(11):55-56
据悉,民办全国首家民工学校一杭州中庆建筑文化技术学校.建校十三年来,免费培训民工6万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群众》1998,(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常州市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暂住人口达43.6万人。进城民工为常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如何教育和管理的难题。随着城市就业矛盾的日益突出,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对待进城民工,如何加强进城民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一个新的重大社会课题。我们从端正思想认识入手,提出要以宽阔的胸襟善待民工,以务实的态度帮助民工,着重讲明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