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玉燕 《法制与社会》2013,(28):190-191
“十一五”以来,南宁市支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各项措施得到较好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全市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文章依据国家、自治区相关计划、文件精神,结合南宁市实际,提出了南宁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的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娟 《法制与社会》2011,(6):192-193
随着艾滋病的传播,进城务工人员日渐成为这一疾病的脆弱群体,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能为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提供专业的需求评估方式和介入策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更好的防治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人物:高耀洁,女,山东曹县人,生于1927年。多年来共花费近百万元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生法制》2013,(1):42-42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一、疫情情况  相似文献   

5.
司法部举办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2008年11月30日,司法部在广东省南丰劳教所举办了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司法部副部长陈训秋在出席活动并讲话,他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紧紧围绕"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做好监管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监管场所资源优势,狠抓制度落实,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府法制》2013,(15):I0002-I0002
山西省临汾市疾控中心从1990年开始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把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本单位的重要任务,在社会各界的协助下,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利用宣传专栏、折页、传单等载体宣传艾滋病知识:开展艾滋病知识“进社区、进工地、进家户”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清除艾滋病歧视,不仅要在科学上普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更要从社会道德层面为艾滋病“驱魅”。第二十二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我国发布首份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的一组数字令人关注:在知晓感染者身份后,1/4的医务工作者、超过1/3的政府官员和教师持有负面和歧视态度。  相似文献   

8.
日前,新疆监狱劳教系统艾滋病防治领导层开展中英策略支持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新疆监狱劳教系统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由过去单一的政府行为向多部门合作、国际组织合作相结合的新模式转变。这同时也是新疆监狱劳教系统在防治艾滋病上首次与国际组织进行的合作。2006年,新疆自治区司法厅、卫生厅通过对全区监狱劳教系统开展的艾滋病大筛查发现,监狱和劳教场所的在押服刑人员和劳教人员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艾滋病感染者。为加强监狱和劳教场所的艾滋病防治,保证服刑人员、劳教人员中的艾滋病感染者能及时得到救治,便于对他们进行改造和教育,保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过法律惩处卖淫嫖娼的效力几乎达到极限,这迫使我们反省自己的犯罪观,并采取务实的态度,打防并举,多管齐下.从本质看,"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两相权衡取其轻"的理性措施.实践证明,它可以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正常人群扩散.其体现的不是简单出于道德感情的冷冰冰的"报应观",而是政府在对艾滋病发展规律更深刻把握下制定的政策,从而更有效,更具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0.
高层声音     
《检察风云》2013,(24):6-6
习近平: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1.
李绍良 《中国司法》2005,(8):110-110
6月24日上午,全国劳教系统禁毒、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颁奖大会在北京市女子劳教所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2.
从实然的角度来看,现行<刑法>第360条第1款的"严重性病"的范围应包括艾滋病;对于不具有卖淫、嫖娼性质以外的性行为或其他方式传播性病的行为应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适用相关条款予以定罪量刑.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现行<刑法>第360条第1款予以完善,以为惩治司法实践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故意传播严重性病行为提供法律依据,进而促进司法的统一和公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艾滋病患者违法犯罪出现明显的上升势头,而且艾滋病感染者中发生犯罪行为的比率很高,严重威胁他人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本文列举了艾滋病犯罪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分析了艾滋病犯罪的原因,并对艾滋病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探索实施艾滋病感染者集中管理防治已近五年,五年来,在司法部和部劳教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断探索完善艾滋病感染者集中管理治疗制度,已累计集中管理艾滋病感染者近三千人,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探索之路、责任之路和奋斗之路。  相似文献   

15.
廉颖婷 《政府法制》2012,(15):34-3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其中规定,防治知识和政策掌握情况、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将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十二五”行动计划的前提是,当前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社会歧视广泛存在,局部地区和高危行为人群疫情严重。  相似文献   

16.
论艾滋病人的权利及其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一种会对他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且蔓延势头极为迅猛的传染病。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法律的进步有赖于医学科学的进步,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之一。对艾滋病人所采取的隔离措施有其法律根据,隔离行为本身具有合法性,但也是有条件的。中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的长远规划是,以为艾滋病人提供一个更为人道、更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环境,不使这一弱势群体脱离家庭、与世隔绝,而使他们得以在社会中过正常人的生活为目的。社会在要求艾滋病人承担起责任的同时,理应对他们因此而丧失的诸多利益进行补偿。艾滋病人应当在法律上享有与其他公民同样的权利,同时也与其他公民一样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关注艾滋病人的生存状态,关爱艾滋病人群体,反对将他们排斥在社会之外,对于防治艾滋病和遏制其蔓延,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关于防治艾滋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无一不体现出一种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关怀,而要将这些政策和法律文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温暖,还将走一段较长且艰难的道路。目前,汇集现有艾滋病防治的各种政策法律文件,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典——《艾滋病防治法》,已成为中国依法治国进程中一项重要且亟待着手进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王宝来  贾煒 《中外法学》1992,(5):63-68,62
<正> 美国防治艾滋病的立法提案目前还仅限于州和地方政府的范围。1984年以来,当艾滋病数年间连续夺去数千人的生命时,各州才开始重视运用法律控制艾滋病。1987年,在各州的立法会议上提出了550条与艾滋病有关的法案,比上年几乎增加一倍。近年来的立法提案涉及行政、刑事、民事、经济等部门法,不仅调整范围较广,而且内容十分详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这些法案,对于加强完善我国性病、艾滋病监测管理的立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输血后艾滋病的司法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i ZY  Gu XY  Wu J 《法医学杂志》2002,18(3):189-19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输血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强调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控制血液制品进口,采血部门严格筛查,供血单位规范生产,用血医院严把指征,以及受血病人知情理解是避免输血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法律纠纷的关键。阐述了输血后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发病的司法鉴定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对艾滋病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艾滋病的控制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由于对艾滋病的控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人们在坚持推行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的同时,开始寻找公共卫生措施以外的控制措施,如何发挥法律在艾滋病控制中的作用和确定什么样的立法思路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提出了艾滋病立法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是,处理好打击卖淫嫖娼、禁毒与采取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保护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与采取控制措施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如何利用我们以往所取得的控制传染病的经验的问题。本文对艾滋病的立法思路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建议在确定法律调整对象时应当考虑处理好“公权”与“私权”、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病”和“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市场主体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二是,在设定有关艾滋病法律制度时考虑运用适宜的疾病控制基本理论,如传染病控制中的“三环节,两因素”理论,疾病的三级预防理论和健康促进理论。三是,提出艾滋病立法中应当考虑的重点调整领域。四是,提出艾滋病立法应当充分考虑法的局限性, 分清楚哪些行为是可以通过法律规范来调整的,哪些行为应当由其他的社会规范去调整。作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不宜强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扎实推进反腐体制机制创新,让手握公权力者"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是当前反腐进入深水区的新要求,而廉政提醒制度为新时期反腐倡廉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当前各地的廉政提醒制度实践出发,分析了廉政提醒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完善廉政提醒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